气动式pH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647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式pH胶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pH胶囊需要医生多次操作、易误操作的问题。本气动式pH胶囊,包括连接座体和设于连接座体前部的胶囊本体,连接座体内设有吸附腔以及与吸附腔连通的第一吸附孔,吸附腔的内壁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钩爪,连接座体内还设有位于容纳槽靠近吸附腔底部一侧的导向腔以及与导向腔的一端连通的第二吸附孔,导向腔内设有与导向腔密封配合的气动活塞,当第二吸附孔内的负压值达到设定值时所述的气动活塞向导向腔与第二吸附孔连通的一端运动,钩爪通过连接组件与气动活塞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负压条件下可自动完成穿刺与脱落,减少医生的操作次数,降低误操作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式pH胶囊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气动式pH胶囊。
技术介绍
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目前对于胃食管反流的检测方式是在受检者食道的指定位置挂一颗无线pH胶囊,在规定时间内采集食道的pH值,以确定受检者是否出现胃酸反流的现象,以及反流现象的严重程度,为医生诊断提供数据支撑。现有pH胶囊的操作过程为通过导向装置引导胶囊进入人体的指定部位,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将部分粘膜吸入至胶囊内,通过胶囊内的穿刺器刺入粘膜,达到将胶囊挂到食道壁的目的。目前的无线pH胶囊由制造商直接装配于导向装置上,导向装置有刻度标记,指引目标位置深度。当插入受检者食道指定位置后,医生启动负压吸引装置,待负压达到指定数值,医生操作导向装置手柄上的数个拉扣,顺序完成穿刺食道壁粘膜、胶囊脱离导向装置的动作。该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医生完成的操作较多,容易出现误操作,导致的结果是在粘膜还未被吸附到胶囊之前穿刺器已完成了穿刺动作,由于该穿刺动作不可逆转,造成该套pH胶囊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负压条件下可自动完成穿刺、脱落的气动式pH胶囊。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气动式pH胶囊,包括连接座体和设于连接座体前部的胶囊本体,所述的连接座体内设有吸附腔以及与吸附腔连通的第一吸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的内壁设有容纳槽,所述的容纳槽内设有钩爪,所述的连接座体内还设有位于容纳槽靠近吸附腔底部一侧的导向腔以及与导向腔的一端连通的第二吸附孔,所述的导向腔内设有与导向腔密封配合的气动活塞,当第二吸附孔内的负压值达到设定值时所述的气动活塞向导向腔与第二吸附孔连通的一端运动,所述的钩爪通过连接组件与气动活塞连接。连接座体具有后侧面、前侧面、顶面和底面。其中,连接座体的顶面向下凹入形成吸附腔,第一吸附孔的一端位于吸附腔的内壁或底部,其另一端位于连接座体的后侧面上。钩爪的一端为尖端,用于刺入被吸附至吸附腔内的粘膜。导向腔呈长条状,当气动活塞未动作时,钩爪位于容纳槽内,不会对粘膜的吸入造成影响。第二吸附孔远离导向腔的一端位于连接座体的后侧面上,当第二吸附孔内的负压达到设定值时,气动活塞向导向腔与第二吸附孔连通的一端运动,带动钩爪一同运动,钩爪在运动的过程中,刺入粘膜,刺入后在粘膜的作用下不会退回。气动活塞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向腔密封配合,气动活塞由弹性材料如橡胶、硅胶等制成。在上述的气动式pH胶囊中,所述的导向腔呈弧形,所述的钩爪呈弧形,当所述的气动活塞向导向腔与第二吸附孔连通的一端运动时钩爪伸入吸附腔。当气动活塞处于初始位置时,钩爪位于容纳槽内,不会对粘膜的吸入造成影响。当气动活塞运动时,钩爪同步动作,钩爪由容纳槽逐渐伸入吸附腔,钩爪的尖端逐渐刺入粘膜内。在上述的气动式pH胶囊中,所述的气动活塞呈弧形,所述的气动活塞将导向腔分割成与第二吸附孔连通的第一腔体和密闭的第二腔体,所述容纳槽的下侧面开设有用于连通容纳槽与导向腔的开口,上述的连接组件设于开口内。在上述的气动式pH胶囊中,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下端固连在气动活塞上的连杆,所述的连杆远离气动活塞的一端与钩爪固连。当气动活塞处于初始状态时,连杆位于开口的一侧;当气动活塞向导向腔与第二吸附孔连通的一端运动并运动到位后,连杆位于开口的另一侧。在气动活塞的运动过程中,第二腔体始终处于密闭状态,第二腔体的体积增大,第一腔体的体积减小。在上述的气动式pH胶囊中,所述导向腔的侧部具有限位槽,所述的气动活塞上连接有伸入限位槽内的限位块,当第一腔体内的负压值达到设定值时限位块与气动活塞断开连接。限位块的延伸方向与气动活塞的运动方向垂直,且限位块与气动活塞之间具有脆弱的相连部位,当第一腔体内的负压值达到设定值时气动活塞受第二腔体内空气的压力及第一腔体内的负压吸引力达到最大,限位块易与气动活塞断开。在上述的气动式pH胶囊中,所述连接座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导向腔的底面为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吸附孔的底面为底板的上表面。位于便于对导向腔、第二吸附孔和限位槽的加工,以及方便对气动活塞和限位块的安装,在连接座体的下表面上加工出导向槽和吸附槽,当底板与连接座体密封扣合后,导向槽构成了导向腔,吸附槽构成了第二吸附孔。在上述的气动式pH胶囊中,所述的底板内穿设有伸入吸附腔的连接线,所述的连接线伸入吸附腔的一端与吸附腔的顶面固连,所述的气动活塞上设有切刀,当所述的气动活塞向导向腔与第二吸附孔连通的一端运动一段距离后所述的切刀将连接线切断。制造时,将连接座体通过连接线固定在导向装置的前端,此时位于导向装置内的负压通道与连接座体上的第一吸附孔和第二吸附孔密封连通。医生使用时,将气动式pH胶囊由导向装置输送至体内的目标位置后,启动负压装置,若吸附腔的开口与食管内壁贴合则会形成负压,若没有贴合则不会形成负压。形成负压后,食管内壁的粘膜会被吸附腔吸附,当负压达到一定值时,并保持一段时间,则可判定为粘膜已充满吸附腔。当达到目标负压值时,限位块与气动活塞断开,气动活塞在负压的作用下以一个较大的加速度向导向腔与第二吸附孔连通的一端运动,带动钩爪伸出,完成穿刺在食管粘膜上的动作。设于气动活塞上的切刀将连接线切断,连接座体与导向装置的前端断开连接。医生再保持一段时间,待pH胶囊的位置状态稳定后,即可拔出导向装置,完成pH胶囊的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气动式pH胶囊具有以下优点:完全取消了传统pH胶囊上的三级拉扣,医生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判断pH胶囊是否到达目标位置及是否达到目标负压值即可,无需其他动作,胶囊即可完成固定于食管壁和脱离导向装置的动作;当达到目标负压值时,说明粘膜已被吸附到吸附腔,此时限位块才与气动活塞断开,气动活塞再带动钩爪完成穿刺动作,保证了钩爪能百分百刺入粘膜,不会出现因误操作后导致pH胶囊无法再使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气动式pH胶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气动式pH胶囊与导向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气动式pH胶囊与导向装置组装时的剖切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导向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座体的纵向剖切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座体的又一纵向剖切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座体的横向剖切示意图。图中,1、连接座体;2、胶囊本体;3、吸附腔;4、第一吸附孔;5、容纳槽;6、钩爪;7、导向腔;71、第一腔体;72、第二腔体;8、第二吸附孔;9、气动活塞;10、开口;11、连杆;12、限位块;13、底板;14、连接线;15、切刀;16、导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图4所示的导向装置16包括位于后端的手柄部分、位于中部的呈管状的负压通道和导向部分以及位于前端的夹持部分。手柄供医生握持,其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式pH胶囊,包括连接座体(1)和设于连接座体(1)前部的胶囊本体(2),所述的连接座体(1)内设有吸附腔(3)以及与吸附腔(3)连通的第一吸附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3)的内壁设有容纳槽(5),所述的容纳槽(5)内设有钩爪(6),所述的连接座体(1)内还设有位于容纳槽(5)靠近吸附腔(3)底部一侧的导向腔(7)以及与导向腔(7)的一端连通的第二吸附孔(8),所述的导向腔(7)内设有与导向腔(7)密封配合的气动活塞(9),当第二吸附孔(8)内的负压值达到设定值时所述的气动活塞(9)向导向腔(7)与第二吸附孔(8)连通的一端运动,所述的钩爪(6)通过连接组件与气动活塞(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式pH胶囊,包括连接座体(1)和设于连接座体(1)前部的胶囊本体(2),所述的连接座体(1)内设有吸附腔(3)以及与吸附腔(3)连通的第一吸附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3)的内壁设有容纳槽(5),所述的容纳槽(5)内设有钩爪(6),所述的连接座体(1)内还设有位于容纳槽(5)靠近吸附腔(3)底部一侧的导向腔(7)以及与导向腔(7)的一端连通的第二吸附孔(8),所述的导向腔(7)内设有与导向腔(7)密封配合的气动活塞(9),当第二吸附孔(8)内的负压值达到设定值时所述的气动活塞(9)向导向腔(7)与第二吸附孔(8)连通的一端运动,所述的钩爪(6)通过连接组件与气动活塞(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式pH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活塞(9)将导向腔(7)分割成与第二吸附孔(8)连通的第一腔体(71)和密闭的第二腔体(72),所述容纳槽(5)的下侧面开设有用于连通容纳槽(5)与导向腔(7)的开口(10),上述的连接组件设于开口(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式pH胶囊,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章杰罗江庆胡人友覃浪肖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