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太东专利>正文

酶标板甩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971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酶标板甩干器,具有截倒棱锥体结构的筐体,在筐体的每个侧面内侧设置试剂盒插入的卡槽,筐体底部设置固定筐体用的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酶联免疫法诊断试剂盒的酶标板的甩干,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消除了击打拍干洗液飞溅造成的隐患。(*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在医学上涉及酶标板用甩干器。
技术介绍
目前,酶联免疫法诊断试剂盒在各级医院得到广泛应用,可用于乙肝五项指标、丙肝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及抗核抗体的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所需标本量少、结果易于观察的优点,但在检测过程中洗板后还需要拍干,现有拍干方式是将试剂盒中的酶标板扣在吸水纸上用手直接击打,这种方式一是会因拍干不彻底影响检测结果,二是容易使洗液因击打而四处飞溅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酶标板甩干器,它既能有效地克服手工拍干酶标板因拍干不彻底影响检测结果的弊端,又能有效地克服手工拍干因击打而四处飞溅带来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酶标板甩干器,具有截倒棱锥体结构的筐体,在筐体的每个侧面内侧设置试剂盒插入的卡槽,筐体底部设置固定筐体用的固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截倒棱锥体结构的筐体为截倒六棱锥结构。本技术由于采用了截倒棱锥体结构的筐体且在筐体每个侧面设置了试剂盒插入的卡槽,因而使筐体在被固定在离心机上后可方便地实现对酶标板的甩干,取代了拍干程序,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消除了击打拍干洗液飞溅造成的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酶标板甩干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酶标板甩干器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技术酶标板甩干器的主视图位置的结构,图2示出了本技术酶标板甩干器俯视图位置的结构,筐体1为截倒棱锥体结构,优先选用截倒六棱锥结构,筐体1的每个侧面内侧设置试剂盒插入的卡槽2,筐体1底部设置固定筐体1用的固定孔3。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用螺母通过固定孔3将筐体1固定在离心机转轴上,将带有洗板后的酶标板的试剂盒插入筐体1的每个内侧面的卡槽2内,酶标板中的杯口面朝外并在其上覆盖吸水纸,启动离心机即可实现对酶标板内各杯的甩干。将本技术设计为截倒六棱锥体结构时,可与现有80-2型离心机配套使用,在筐体1的六个内侧面可分别插入6块48孔型带酶标板的诊断试剂盒,启动离心机,使转速在3000-4000转/分状态下转动2-3分钟完成甩干程序。权利要求1.一种酶标板甩干器,其特征是具有截倒棱锥体结构的筐体(1),在筐体(1)的每个侧面内侧设置试剂盒插入的卡槽(2),筐体(1)底部设置固定筐体(1)用的固定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标板甩干器,其特征是所述截倒棱锥体结构的筐体(1)为截倒六棱锥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酶标板甩干器,具有截倒棱锥体结构的筐体,在筐体的每个侧面内侧设置试剂盒插入的卡槽,筐体底部设置固定筐体用的固定孔。本技术适用于酶联免疫法诊断试剂盒的酶标板的甩干,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消除了击打拍干洗液飞溅造成的隐患。文档编号G01N33/543GK2836010SQ200520087908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王太东, 刘永, 刘保华 申请人:王太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酶标板甩干器,其特征是:具有截倒棱锥体结构的筐体(1),在筐体(1)的每个侧面内侧设置试剂盒插入的卡槽(2),筐体(1)底部设置固定筐体(1)用的固定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太东刘永刘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太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