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蜜蜂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80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地蜜蜂房,其养蜂间的地平面修筑有若干处蜂箱台,养蜂间的墙体穿设通蜂口并且还安装有百叶窗,养蜂箱能够安置于室内,并通过百叶窗调节养蜂间内空气质量,为蜜蜂养殖提供一个友好栖息环境,有效保护蜜蜂不受伤害,从而提升蜂蜜质量和提升收蜜量,实现山地蜜蜂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适应山地复杂环境,便于集中管理,节约开支,降低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地蜜蜂房
本技术属于蜜蜂养殖建筑物,具体是涉及适于山地养殖蜜蜂的房屋
技术介绍
传统养蜂模式主要为自然放养,即是依靠山体地形,选取合适地块,零散放置蜂箱供养殖,存在规模小而散的特点,日常管理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更重要的是蜂箱暴露在野外,容易受到风雨、箱冻的侵袭,或是遭人为盗取,放蜂过程中还容易出现闷蜂、蜂病等不良因素,导致蜂蜜收成质量差且收成量不如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促进养殖质量、提升收蜜量、利于规模化管理的山地蜜蜂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山地蜜蜂房,包括养蜂间及其屋顶,养蜂间的地平面修筑有若干处蜂箱台,养蜂间的墙体穿设通蜂口并且还安装有百叶窗。进一步地,所述蜂箱台倚靠墙体。进一步地,所述通蜂口位于墙脚处。进一步地,所述通蜂口的墙体周围涂有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圈。进一步地,所述百叶窗位于蜂箱台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养蜂间连通操作间,操作间内配备有恒温调节器和/或恒湿调节器。进一步地,所述养蜂间与操作间之间具有隔墙,隔墙开设观察窗和/或传送门。实施本技术技术方案,由于在养蜂间修筑蜂箱台,使养蜂箱能够安置于室内,并通过百叶窗调节养蜂间内空气质量,为蜜蜂养殖提供一个友好栖息环境,有效保护蜜蜂不受伤害,从而提升蜂蜜质量和提升收蜜量,实现山地蜜蜂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适应山地复杂环境,便于集中管理,节约开支,降低劳动成本。本技术养蜂房起着产业基地的功能,能够收集周边环境数据,有利于后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智慧化养蜂的升级,实现产品溯源。附图说明图1为山地蜜蜂房的整体外形示意图。图2为拆除屋顶的山地蜜蜂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养蜂间的内部布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山地蜜蜂房主要由养蜂间1和操作间2组成,养蜂间1和操作间2均盖有屋顶3。山地蜜蜂房主体建设采用轻钢材料,整个搭建完全由人工完成,养蜂房墙体采用防潮保温材料,适应山地复杂地形的修建,实现高效养殖。养蜂间1的地平面靠墙体5两侧修筑高10cm的蜂箱台6,蜂箱台方便蜂箱摆放,且起防潮作用。养蜂间1的墙脚处留出通蜂口4,并采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蜜蜂靠不同的颜色区分回巢),即是通蜂口具有色圈。在墙体5的150cm高处,修筑百叶窗7,起通风作用以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在养蜂间1和操作间2之间的隔墙预留观察窗和传送门8,观察窗查看养蜂房状况,传送门在取蜜时方便蜂箱进出。操作间室内由硬质PVC板材装饰,抗菌防潮,主要用来取蜜、储蜜和监测。操作间内配备有恒温调节器和恒湿调节器,防止在取蜜过程中空气中的湿气影响成熟蜜的波美度值。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蜜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养蜂间及其屋顶,养蜂间的地平面修筑有若干处蜂箱台,养蜂间的墙体穿设通蜂口并且还安装有百叶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蜜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养蜂间及其屋顶,养蜂间的地平面修筑有若干处蜂箱台,养蜂间的墙体穿设通蜂口并且还安装有百叶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蜜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台倚靠墙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蜜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蜂口位于墙脚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蜜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蜂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如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