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散热的远动通信屏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49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利于散热的远动通信屏柜涉及一种对现有远东通信柜进行大散热空间改装的通信柜,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远动通信屏柜热量散发效率极低的问题,包括柜体、多个插入式装置和支架,多个插入式装置通过支架由上至下排列固定于柜体中;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固定于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和柜体内顶壁之间,该过滤网完全遮盖插入式装置;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柜体内顶壁距离为400mm~450mm;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以上表面距离柜体内顶壁700mm~850mm的间隔设置于柜体内,令柜体内部于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的上方形成散热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散热的远动通信屏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柜,具体涉及一种对现有远东通信柜进行大散热空间改装的通信柜。
技术介绍
目前,变电站所应用的远动通信屏柜均存在散热效果差和静电吸附灰尘量较大的问题,通信装置无休息状态下连续运行,承载着大量的数据传输和交换业务,电子元件的高负荷状态运行状况下就容易造成电子设备的温升问题,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问题尤为明显,如果没有有效的散热手段或运行环境散热条件较差,就极易造成死机或数据延迟问题,远动设备是调度中心连接变电站的最为重要的数据交换管理设备,设备死机或数据延迟、拥堵都将影响调度对变电站端的控制。如图1~图3所示,而从现有的远动通信屏柜内装置及各附件的布局可以得出:1、为方便运维人员人机对话时的应用操作,保护(自动化)装置往往布置在利于人体结构的1700mm~1800mm的位置处,整个柜体的总高标准在2140mm,去掉屏柜顶端的挡板等附件厚度,所以装置上部空间仅剩余300mm~400mm的空间,变电站实际应用中为节约场地空间,往往存在一个柜体内多装置布置的情况这样装置距上部空间又将缩小100mm左右。根据热空气上升的物力原理可以知道在极为狭小的空间内,装置散发热量长时间积存在300mm*800mm*600mm的空间内,热量散发效率极低。2、屏柜上层为了增加散热效果设计了散热孔,这样虽然一部分提高了热量的排除,但同时也给平柜外空气中的漂浮物(灰尘)进入屏柜内部的通道。电子设备在工作中对周围的静电离子一定会产生静电作用,虽然空气中的漂浮物在重力和热空气上升的相互作用力几乎抵消的情况下,由于静电作用的效果就会同空气中的物质进行电荷传递,也就更多的将漂浮物(灰尘)吸附在装置的表面,这样大量的灰尘吸附装置表面就更不利于设备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远动通信屏柜热量散发效率极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于散热的远动通信屏柜。本技术的一种利于散热的远动通信屏柜,包括柜体、多个插入式装置和支架,多个插入式装置通过支架由上至下排列固定于柜体中;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固定于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和柜体内顶壁之间,该过滤网完全遮盖插入式装置;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柜体内顶壁距离为400mm~450mm;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以上表面距离柜体内顶壁700mm~850mm的间隔设置于柜体内,令柜体内部于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的上方形成散热空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远动通信屏柜内的布局结构,是在不影响远动通信装置本身功能基础上的针对使用寿命和散热效果提升的一次有效的改变,散热效果显著、灰尘吸附量小,对于信息交换、传输量极大的远动、交换、路由等装置的稳定运行和寿命周期延长有着极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远动通信屏柜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远动通信屏柜的后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远动通信屏柜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远动通信屏柜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远动通信屏柜的后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远动通信屏柜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远动通信屏柜中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远动通信屏柜中过滤网、卡槽和支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利于散热的远动通信屏柜,包括柜体1、多个插入式装置2和支架3,多个插入式装置2通过支架3由上至下排列固定于柜体1中;还包括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固定于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2和柜体1内顶壁之间,该过滤网4完全遮盖插入式装置2;所述过滤网4的上表面与柜体1内顶壁距离为400mm~450mm;所述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2以上表面距离柜体1内顶壁700mm~850mm的间隔设置于柜体1内,令柜体1内部于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2的上方形成散热空间。其中,结合说明书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根据图1~图3可以看出现有远动通信屏柜的结构布局,为方便运维人员人机对话时的应用操作,插入式装置2在远动通信屏柜中的布局更倾向于优先符合人体结构的人机操作方式,布置在1700mm~1800mm的位置处,整个远动通信屏柜的总高标准在2140mm,去掉远动通信屏柜顶端的挡板等附件厚度,所以插入式装置2上部空间仅剩余高度300mm~400mm的空间。而变电站实际应用中为节约场地空间,往往存在一个柜体内多插入式装置2布置的情况,这样插入式装置2距顶壁空间又将缩小100mm左右,散热空间小。根据热空气上升的物理原理可以知道在极为狭小的空间内,插入式装置2散发热量长时间积存在300mm*800mm*600mm左右的立体空间内,热量散发效率极低。并且由于静电吸附极易积攒灰尘,从而进一步影响装置的散热,影响插入式装置2稳定运行。上述的插入式装置2为远动通信装置、规约转换装置和时钟同步装置等保护或自动化装置。本技术是通过改变现有远动通信屏柜内的结构布局,将插入式装置2的安装位置下移400mm~450mm,即插入式装置2安装位置的上平面距离远动通信屏柜底部为1350mm~1400mm的位置,以增加插入式装置2上部的散热空间。如图4~图6所示,远动通信屏柜内将金属横担(支架3包括纵向部分和横向部分,横向部分垂直于纵向部分,能够承载并固定插入式装置2)及全部插入式装置2下移450mm。在下移插入式装置2过程中远动通信屏柜内支架3(金属支撑架)的硬度结构没有被改变,只是随着插入式装置2同时下移,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2上方的散热空间由原来的300mm*800mm*600mm增大到790*800mm*600mm。如图4~图6所示,三个插入式装置2的对地距离分别变为1350mm、1100mm和850mm,虽然人机对话时工作人员需要弯腰或蹲坐的方式进行,但是由于远动通信屏柜内部署的远动通信装置、规约转换装置及(卫星对时)时钟同步装置等每年的维护量极低,所以放弃这一方面对工作几乎没有影响。但是插入式装置2上方的散热空间是现有的两倍以上,有助于空气流通交换。同时,在距离原插入式装置2上方100mm左右的位置,即在距离远动通信屏柜内顶壁400mm左右的位置加装可拆卸的过滤网4,如图7所示,过滤网4的宽度为550mm、深度(长度)为320mm、高度为200mm。加装的过滤网4在不阻碍热空气上升的同时又能够将因静电作用而受力吸附的空气漂浮物吸附在过滤网表面,以隔离因静电作用被吸附到插入式装置2表面的灰尘,最终提高远动通信屏柜的散热效率。过滤网4与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2的上表面之间留有390mm左右的距离裕度又是考虑因过滤网因吸附漂浮物过多造成过滤网4透气性降低而对装置造成散热的不利影响而预留的自然散热空间。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4为纤维过滤网。具体地,为更利于透气,过滤网4采用2mm厚的纤维材料。由纤维材料制成的过滤网4用以隔离因静电作用被吸附到插入式装置2表面的灰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散热的远动通信屏柜,包括柜体(1)、多个插入式装置(2)和支架(3),多个插入式装置(2)通过支架(3)由上至下排列固定于柜体(1)中;/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4);/n所述过滤网(4)固定于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2)和柜体(1)内顶壁之间,该过滤网(4)完全遮盖插入式装置(2);/n所述过滤网(4)的上表面与柜体(1)内顶壁距离为400mm~450mm;/n所述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2)以上表面距离柜体(1)内顶壁700mm~850mm的间隔设置于柜体(1)内,令柜体(1)内部于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2)的上方形成散热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散热的远动通信屏柜,包括柜体(1)、多个插入式装置(2)和支架(3),多个插入式装置(2)通过支架(3)由上至下排列固定于柜体(1)中;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4);
所述过滤网(4)固定于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2)和柜体(1)内顶壁之间,该过滤网(4)完全遮盖插入式装置(2);
所述过滤网(4)的上表面与柜体(1)内顶壁距离为400mm~450mm;
所述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2)以上表面距离柜体(1)内顶壁700mm~850mm的间隔设置于柜体(1)内,令柜体(1)内部于最上层的插入式装置(2)的上方形成散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散热的远动通信屏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吴昊王新尧刘志军王海涛苏业超董鑫汪日东张祖天郭士昌曲佳楠李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绥化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