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02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轴机构及转轴机构,该转轴机构包括主轴组件及支撑组件,其中,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并均可相对主轴组件转动。还包括阻尼块及第一弧形臂及第二弧形臂;第一弧形臂及第二弧形臂相对主轴组件层叠设置,阻尼块与第一弧形臂及第二弧形臂相邻设置,第一弧形臂、第二弧形臂及阻尼块相临的表面设置有配合的凸面以及凹面。通过弧形臂与阻尼块的配合,给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提供扭矩,并在具体设置时,由于采用弧形臂结构,主轴组件可以做的很薄,并在阻尼块抵接于第一弧形臂及第二弧形臂时,第一弧形臂及第二弧形臂可以获取较大的扭矩,实现了采用较薄的机构提供较大扭矩的效果。改善了电子设备的折叠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到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柔性屏技术的发展,柔性屏应用逐渐增多,但是柔性屏本身还是比较脆弱,在弯折过程中不能产生大的拉扯力(避免损坏),在展平时无法保持完全平整。同时,柔性屏在弯折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内部张力,严重影响折叠手感。故需要借助转轴机构提供辅助扭矩。现有的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使用凹凸轮结构作为阻尼组件提供扭矩。如图1所示,该阻尼组件包括凹凸轮结构2,以及与凹凸轮结构2连接的两个支撑板1,两个支撑板1分别与电子设备的两个壳体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在折叠时,通过凹凸轮结构2中的两个凹凸轮3的配合来提供壳体折叠所需的辅助力。但是图1中,凹凸轮结构2的旋转轴心与产品设备的转动轴心重合,这就造成要想获得较大的扭矩时,需要较大的凹凸轮3直径和较大的弹性结构件4提供两个凹凸轮3的压力。这就导致整个转轴机构占用空间较大,导致可折叠产品无法做得轻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用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折叠效果。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轴机构,该转轴机构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两个壳体,两个壳体分别与转轴机构连接,并通过转轴机构实现两个壳体的展开及折叠。该转轴机构包括主轴组件及支撑组件,其中,主轴组件作为转轴机构的支撑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其中第一支撑件与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连接,第二支撑件与电子设备的第二壳体连接;此外,第一支撑件与主轴组件连接,并可相对主轴组件转动;第二支撑件与主轴组件连接,并可相对该主轴组件转动。在设置阻尼块时,阻尼块设置于主轴组件,阻尼块与弧形臂沿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相邻设置;其中,弧形臂包括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第一弧形臂与第二弧形臂相对该主轴组件层叠设置。在配合时,第一弧形臂相对主轴组件转动,第二弧形臂相对主轴组件转动;阻尼块包括第一端面,第一弧形臂包括第二端面,第二弧形臂包括第三端面;其中,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对设置,第一端面与第三端面相对设置。第一端面包括第一凸面、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第二端面包括第二凸面和第三凹面;第三端面包括第三凸面和第四凹面;当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时,第一凸面抵接第二凸面,第一凸面抵接第三凸面;当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相对主轴组件转动,使得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时,第一凹面抵接第三凹面,第二凹面抵接第四凹面;当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相对主轴组件转动,使得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三角度时,第一凹面与第三凹面间隙配合,第二凹面与第四凹面间隙配合,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第二角度大于第三角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弧形臂与阻尼块的配合,给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提供扭矩,并在具体设置时,由于采用弧形臂结构,主轴组件可以做的很薄,并在阻尼块抵接在第一弧形臂及第二弧形臂时,第一弧形臂及第二弧形臂可以获取较大的扭矩,实现了采用较薄的机构提供较大扭矩的效果。改善了电子设备的折叠效果。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主轴组件包括导向内轴以及层叠设置的导向外轴,所述弧形滑槽位于所述导向内轴及所述导向外轴之间。通过导向内轴与导向外轴配合形成弧形滑槽,方便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的装配。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导向内轴及所述导向外轴相对的两个面为同轴的弧形面,所述两个相对的弧形面围成所述弧形滑槽。通过弧形面围成滑槽。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臂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弧形臂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或,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所述第一弧形臂,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所述第二弧形臂。通过不同的方式设置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臂套设于所述主轴组件,所述第二弧形臂套设于所述主轴组件。具体套设在弧形滑槽中,通过将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设置在主轴组件内,改善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相对主轴组件转动的稳定性。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主轴组件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主轴组件的第一限位滑槽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限位滑槽转动;所述主轴组件设置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主轴组件的第二限位滑槽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二限位滑槽转动。通过限位滑槽限定支撑组件的转动距离,避免支撑组件与主轴组件脱离。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阻尼块沿所述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滑动。通过阻尼块与主轴组件的滑动配合,使得阻尼块可抵接在弧形臂上。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主轴组件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阻尼块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镂空结构,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定所述阻尼块沿所述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的滑动距离。通过限位块限定阻尼块的滑动距离,避免阻尼块过度挤压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阻尼块沿所述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时,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形变量为第一形变量;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时,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形变量为第二形变量;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三角度时,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形变量为第三形变量,所述第一形变量大于所述第二形变量,所述第二形变量大于所述第三形变量。通过弹性件提供阻尼块的滑动力。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臂的厚度为所述第二弧形臂厚度的1~2倍。从而使得第一弧形臂与第二弧形臂获取近似相同的扭矩。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转轴机构,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所述转轴机构包括:主轴组件、支撑组件、阻尼块、弹性件;其中,主轴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导向内轴及导向外轴,导向内轴及导向外轴之间具有弧形滑槽,该弧形滑槽的轴线平行于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其中,第一支撑件与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连接,第二支撑件与电子设备的第二壳体连接。本申请中的弧形臂包括第一弧形臂、第二弧形臂、第三弧形臂及第四弧形臂。其中,第一弧形臂及第三弧形臂与第一支撑件连接,第一弧形臂及第三弧形臂位于弧形滑槽内,并可绕弧形滑槽的轴线转动;第二弧形臂及第四弧形臂与第二支撑件连接,第二弧形臂及第四弧形臂位于弧形滑槽内,并可绕弧形滑槽的轴线转动;第一弧形臂与第二弧形臂层叠设置在弧形滑槽内;阻尼块滑动装配在弧形滑槽内并可沿轴线的长度方向滑动,阻尼块与层叠的第一弧形臂及第二弧形臂沿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相邻设置;弹性件与阻尼块沿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相邻设置,且弹性件抵接于阻尼块。其中,阻尼块包括第一端面,第一弧形臂包括第二端面,第二弧形臂包括第三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对设置,第一端面与第三端面相对设置;第一端面包括第一凸面、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第二端面包括第二凸面和第三凹面;第三端面包括第三凸面和第四凹面;当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时,第一凸面抵接第二凸面,第一凸面抵接第三凸面;弹性件的弹性变量为第一形变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轴机构,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包括:主轴组件、支撑组件、阻尼块、弧形臂;/n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壳体连接;/n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主轴组件转动;/n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主轴组件转动;/n所述阻尼块设置于所述主轴组件,所述阻尼块与所述弧形臂沿所述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相邻设置;/n所述弧形臂包括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n所述第一弧形臂与所述第二弧形臂相对所述主轴组件层叠设置;/n所述第一弧形臂相对所述主轴组件转动,所述第二弧形臂相对所述主轴组件转动;/n所述阻尼块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弧形臂包括第二端面,所述第二弧形臂包括第三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三端面相对设置;/n所述第一端面包括第一凸面、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n所述第二端面包括第二凸面和第三凹面;/n所述第三端面包括第三凸面和第四凹面;/n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凸面抵接所述第二凸面,所述第一凸面抵接所述第三凸面;/n当所述第一弧形臂和所述第二弧形臂相对所述主轴组件转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时,所述第一凹面抵接所述第三凹面,所述第二凹面抵接所述第四凹面;/n当所述第一弧形臂和所述第二弧形臂相对所述主轴组件转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三角度时,所述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三凹面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凹面与所述第四凹面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机构,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包括:主轴组件、支撑组件、阻尼块、弧形臂;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壳体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主轴组件转动;
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主轴组件转动;
所述阻尼块设置于所述主轴组件,所述阻尼块与所述弧形臂沿所述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相邻设置;
所述弧形臂包括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
所述第一弧形臂与所述第二弧形臂相对所述主轴组件层叠设置;
所述第一弧形臂相对所述主轴组件转动,所述第二弧形臂相对所述主轴组件转动;
所述阻尼块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弧形臂包括第二端面,所述第二弧形臂包括第三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三端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端面包括第一凸面、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
所述第二端面包括第二凸面和第三凹面;
所述第三端面包括第三凸面和第四凹面;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凸面抵接所述第二凸面,所述第一凸面抵接所述第三凸面;
当所述第一弧形臂和所述第二弧形臂相对所述主轴组件转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时,所述第一凹面抵接所述第三凹面,所述第二凹面抵接所述第四凹面;
当所述第一弧形臂和所述第二弧形臂相对所述主轴组件转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三角度时,所述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三凹面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凹面与所述第四凹面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臂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弧形臂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所述第一弧形臂,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所述第二弧形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臂套设于所述主轴组件,所述第二弧形臂套设于所述主轴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组件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滑槽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限位滑槽转动;
所述主轴组件设置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限位滑槽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二限位滑槽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块沿所述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组件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阻尼块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镂空结构,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定所述阻尼块沿所述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的滑动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7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阻尼块沿所述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当所述电子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军刘勇李中刘雨范文彭乐雄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