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97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8
提供马达,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具有包围所述中心轴线并沿周向扩展的铁芯外周面;以及绝缘件,其固定于所述定子铁芯。所述绝缘件具有比所述定子铁芯向轴向一侧延伸并包围所述中心轴线的筒部。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筒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面为多边形状。所述电路板的一对板面朝向轴向,所述电路板从轴向一侧与所述端面接触。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电路板的基板外周缘为多边形状。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的外周部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基板角部。所述第二壳体部具有从轴向一侧与所述电路板接触的基板按压部。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基板按压部与所述基板角部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
技术介绍
马达具备转子、定子、电路板以及马达壳体。专利文献1的电路板通过螺钉紧固而被固定。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0520号公报在用螺钉固定电路板的情况下,螺钉等贯通比电路板的外缘部靠内侧的位置。由此,螺钉的周围产生无法布线的空间,因此布线图案的自由度可能变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提高电路板的布线图案的自由度,并且能够稳定地固定基板的马达。本专利技术的马达的一个方式具备:转子,其被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旋转;定子,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转子;电路板,其与所述定子电连接;以及马达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电路板。所述马达壳体具有:有底筒状的第一壳体部,其至少收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以及有顶筒状的第二壳体部,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连结,该第二壳体部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开口对置。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具有包围所述中心轴线并沿周向扩展的铁芯外周面;以及绝缘件,其固定于所述定子铁芯。所述绝缘件具有比所述定子铁芯向轴向一侧延伸并包围所述中心轴线的筒部。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筒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面为多边形状。所述电路板的一对板面朝向轴向,所述电路板从轴向一侧与所述端面接触。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电路板的基板外周缘为多边形状。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的外周部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基板角部。所述第二壳体部具有从轴向一侧与所述电路板接触的基板按压部。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基板按压部与所述基板角部重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马达,能够提高电路板的布线图案的自由度,并且能够稳定地固定基板。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纵剖视图。图3是示出图2的III-III截面的横剖视图,其中省略了线圈的图示。图4是示出图2的IV-IV截面的横剖视图,其中省略了电路板和线圈的图示。图5是示出图2的V-V截面的横剖视图。标号说明1:马达;2:转子;3:定子;5:电路板;5a、5b:板面;5c:轴孔;5d:第一基板角部;5e:第二基板角部;5f:基板凹部;5g:销收纳部;10:马达壳体;11:第一壳体部;11a:周壁部;11c:壳体平面部;11d:铁芯支承部;11e:第一止转部;11f:第二止转部;12:第二壳体部;12d:基板按压部;31:定子铁芯;31c:铁芯外周面;31d:第一槽部;32:绝缘件;33:线圈;34:筒部;34a:端面;34b:绝缘件平面部;35:第二槽部;36、36a:销;360:宽幅部40:加热部;J:中心轴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例如是对冰箱或冷冻库等的风扇进行驱动的马达。马达1例如是8极8槽的单相马达。马达1具有中心轴线J。在各图中,中心轴线J沿Z轴方向延伸。Z轴方向在组装马达1时例如是铅直方向,但在将马达1设置于装置而使用时,Z轴方向可以是铅直方向,也可以是水平方向,还可以是除此以外的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在径向中,将接近中心轴线J的方向称为径向内侧,将远离中心轴线J的方向称为径向外侧。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即绕中心轴线J的方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行的方向”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包含大致垂直的方向。如图1~图5所示,马达1具备被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的转子2、多个轴承24、25、定子3、电路板5、马达壳体10、多个紧固螺钉7以及布线部件9。定子3的轴向位置与电路板5的轴向位置彼此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向中,将从定子3朝向电路板5的方向称为轴向一侧(+Z侧),将从电路板5朝向定子3的方向称为轴向另一侧(-Z侧)。转子2具有轴21、转子铁芯22以及磁铁(省略图示)。轴21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沿轴向延伸。轴21被设置于马达壳体10的多个轴承24、25支承为绕中心轴线J旋转自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24、25在轴向上相互分开地设置有一对。轴承24、25例如是球轴承等。转子铁芯2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铁芯22为筒状。转子铁芯22配置于轴21的径向外侧。转子铁芯22的内周面与轴21的外周面固定。转子铁芯22与轴21一起绕中心轴线J旋转。虽然省略了图示,磁铁配置于转子铁芯22的外周面。磁铁沿周向排列并设置有多个。另外,磁铁也可以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的环形磁铁。定子3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定子3从径向外侧在周向的整周范围内包围转子铁芯22。定子3与转子2的磁铁在径向上隔开间隙地对置。即定子3与转子2在径向上对置。定子3具有定子铁芯31、绝缘件32以及多个线圈33。定子铁芯31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环状。定子铁芯31配置于转子2的径向外侧。定子铁芯31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定子铁芯31例如是沿轴向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构成的钢板层叠体。定子铁芯31具有铁芯背部31a、第一槽部31d以及多个齿31b。铁芯背部31a呈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铁芯背部31a为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在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横截面视图(以下,有时简称为“横截面视图”)中,铁芯背部31a的铁芯外周面31c为圆形。即,在横截面视图中,定子铁芯31的铁芯外周面31c包围中心轴线J,并沿周向扩展。第一槽部31d从铁芯外周面31c向径向内侧凹陷,并沿轴向延伸。第一槽部31d在铁芯外周面31c的轴向的整个长度范围内延伸。在从径向观察时,第一槽部31d与齿31b重叠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槽部31d在铁芯外周面31c沿周向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但并不限于此,第一槽部31d也可以在铁芯外周面31c仅设置有一个。齿31b从铁芯背部31a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延伸。多个齿31b在铁芯背部31a的内周面沿周向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齿31b与转子2在径向上对置。齿31b的径向内侧面从径向外侧隔开间隔地与转子2的磁铁对置。绝缘件32安装于定子铁芯31。绝缘件32以至少无法沿周向和径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定子铁芯31。绝缘件32固定于定子铁芯31。绝缘件32的材料例如是树脂等绝缘材料。绝缘件32具有覆盖多个齿31b的部分和筒部34。筒部34是绝缘件32中的位于最靠轴向一侧的位置的部分,并且是最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部分。筒部34比定子铁芯31向轴向一侧延伸。筒部34包围中心轴线J。筒部34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筒状。筒部34是沿轴向延伸的多边形筒状。筒部34是四边形以上的多边形筒状。即,在横截面视图中,筒部34的外周面具有四个以上的边和四个以上的角。在本实施方式中,筒部34为八边形筒状。在横截面视图中,筒部34的外周面具有八个边和八个角。在横截面视图中,筒部34的外周面为多边形状。在横截面视图中,筒部34的外周面的形状是六边形状、八边形状、九边形状、十边形状以及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其具备:/n转子,其被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旋转;/n定子,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转子;/n电路板,其与所述定子电连接;以及/n马达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电路板,/n所述马达壳体具有:/n有底筒状的第一壳体部,其至少收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以及/n有顶筒状的第二壳体部,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连结,该第二壳体部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开口对置,/n所述定子具有:/n定子铁芯,其具有包围所述中心轴线并沿周向扩展的铁芯外周面;以及/n绝缘件,其固定于所述定子铁芯,/n所述绝缘件具有比所述定子铁芯向轴向一侧延伸并包围所述中心轴线的筒部,/n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筒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面为多边形状,/n所述电路板的一对板面朝向轴向,所述电路板从轴向一侧与所述端面接触,/n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电路板的基板外周缘为多边形状,/n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的外周部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基板角部,/n所述第二壳体部具有从轴向一侧与所述电路板接触的基板按压部,/n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基板按压部与所述基板角部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5 JP 2019-0562541.一种马达,其具备:
转子,其被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旋转;
定子,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转子;
电路板,其与所述定子电连接;以及
马达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电路板,
所述马达壳体具有:
有底筒状的第一壳体部,其至少收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以及
有顶筒状的第二壳体部,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连结,该第二壳体部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开口对置,
所述定子具有:
定子铁芯,其具有包围所述中心轴线并沿周向扩展的铁芯外周面;以及
绝缘件,其固定于所述定子铁芯,
所述绝缘件具有比所述定子铁芯向轴向一侧延伸并包围所述中心轴线的筒部,
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筒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面为多边形状,
所述电路板的一对板面朝向轴向,所述电路板从轴向一侧与所述端面接触,
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电路板的基板外周缘为多边形状,
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的外周部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基板角部,
所述第二壳体部具有从轴向一侧与所述电路板接触的基板按压部,
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基板按压部与所述基板角部重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辽太郎水上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伺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