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径摄影光学镜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397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孔径摄影光学镜头系统,其第一透镜为正弯月形透镜弯向物方,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构成一组弯月形负胶合镜,凸面弯向物方,由透镜组成系统的前组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构成一组弯月形负胶合透镜,凸面弯向像方,第七透镜为正弯月形透镜,凸面弯向像方,第八透镜为双凸透镜,由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组成系统的后组透镜,光阑设在后组透镜的焦点处,位于前组与后组透镜之间。第九透镜为正弯月透镜,通过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的相互组合搭配,使其具有较大视场、较大孔径、较大后工作距的特点,由于很好地校正了包括色球差在内的各种象差,使该光学系统在各个视场都有很好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孔径摄影光学镜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摄影光学镜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大孔径摄影光学镜头系统。
技术介绍
诸如数码相机、摄像机和可换镜头相机的摄影设备可使用固态成像装置,比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固态成像装置适用于结合进集成电路中,并相应地可放置在诸如移动电话的紧凑装置中。对于高性能摄影设备,在例如高分辨率或广角方面存在用户需求。而且,关于相机的用户意见持续增加。当摄影装置集成进日益变小的芯片中并能够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图画时,高分辨率和高性能摄影镜头是期望的。然而,难以实现较大孔径、较大后工作距的特点,且各种象差也难以克服,成像质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摄影光学镜头系统难以实现较大孔径、较大后工作距的特点,且各种象差也难以克服,成像质量较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大孔径摄影光学镜头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大孔径摄影光学镜头系统,包括一共九个透镜,分为二组双胶合透镜和其余五个镜片;所述二组胶合透镜之间设置光圈;进一步地,所述一组胶合透镜包括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另一组胶合透镜为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其余五个镜片为第一透镜、第四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进一步地,所述其第一透镜为正弯月形透镜弯向物方,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构成一组弯月形负胶合镜,凸面弯向物方,由透镜组成系统的前组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构成一组弯月形负胶合透镜,凸面弯向像方,第七透镜为正弯月形透镜,凸面弯向像方,第八透镜为双凸透镜,由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组成系统的后组透镜,光阑设在后组透镜的焦点处,位于前组与后组透镜之间。第九透镜为正弯月透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凹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胶合在一起为负焦度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凸凹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第六透镜胶合在一起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凹凸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双凸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为凸凹正光焦度透镜。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组合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组合的胶合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的焦距与整个镜头的焦距的比值满足以下条件:1.3<|f1/f|<1.01.6<|f56:f23|<1.41.53<|f7/f|<1.801.34<|f8/f|<0.97其中,f是整个镜头的焦距:f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3是所述第二、三透镜胶合后的焦距,f56是所述第五、六透镜胶合后的焦距,f7是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f8是所述第八透镜的焦距。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为一组胸胶合镜片,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为一组胸胶合镜片。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组合为G1镜片群,第九透镜为G2,所述G2不动,对焦的镜片运动方式为G1镜片群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的相互组合搭配,使其具有较大视场、较大孔径、较大后工作距的特点,由于很好地校正了包括色球差在内的各种象差,使该光学系统在各个视场都有很好的成像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大孔径摄影光学镜头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6、第六透镜;7、第七透镜;8、第八透镜;9、第九透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大孔径摄影光学镜头系统,包括一共九个透镜,分为二组双胶合透镜和其余五个镜片;所述二组胶合透镜之间设置光圈;优选地,所述一组胶合透镜包括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所述另一组胶合透镜为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所述其余五个镜片为第一透镜1、第四透镜4、第七透镜7、第八透镜8和第九透镜9。优选地,所述其第一透镜1为正弯月形透镜弯向物方,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构成一组弯月形负胶合镜,凸面弯向物方,由透镜组成系统的前组透镜,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构成一组弯月形负胶合透镜,凸面弯向像方,第七透镜7为正弯月形透镜,凸面弯向像方,第八透镜8为双凸透镜,由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第八透镜8组成系统的后组透镜,光阑设在后组透镜的焦点处,位于前组与后组透镜之间。第九透镜9为正弯月透镜。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1为凸凹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胶合在一起为负焦度透镜,所述第四透镜4为凸凹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胶合在一起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七透镜7为凹凸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八透镜8为双凸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九透镜9为凸凹正光焦度透镜。优选地,所述所述第一透镜1、所述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组合的胶合透镜,所述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组合的胶合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7、第八透镜8的焦距与整个镜头的焦距的比值满足以下条件:1.3<|f1/f|<1.01.6<|f56:f23|<1.41.53<|f7/f|<1.801.34<|f8/f|<0.97其中,f是整个镜头的焦距:f1是所述第一透镜1的焦距,f23是所述第二、三透镜胶合后的焦距,f56是所述第五、六透镜胶合后的焦距,f7是所述第七透镜7的焦距,f8是所述第八透镜8的焦距。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2与所述第三透镜3为一组胸胶合镜片,所述第五透镜5和所述第六透镜6为一组胸胶合镜片。优选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和第八透镜8组合为G1镜片群,第九透镜9为G2,所述G2不动,对焦的镜片运动方式为G1镜片群移动。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孔径摄影光学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共九个透镜,分为二组双胶合透镜和其余五个镜片;/n所述二组胶合透镜之间设置光圈;/n所述一组胶合透镜包括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另一组胶合透镜为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其余五个镜片为第一透镜、第四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n所述第一透镜为正弯月形透镜弯向物方,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构成一组弯月形负胶合镜,凸面弯向物方,由透镜组成系统的前组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构成一组弯月形负胶合透镜,凸面弯向像方,第七透镜为正弯月形透镜,凸面弯向像方,第八透镜为双凸透镜,由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组成系统的后组透镜,光阑设在后组透镜的焦点处,位于前组与后组透镜之间,第九透镜为正弯月透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孔径摄影光学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共九个透镜,分为二组双胶合透镜和其余五个镜片;
所述二组胶合透镜之间设置光圈;
所述一组胶合透镜包括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另一组胶合透镜为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其余五个镜片为第一透镜、第四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为正弯月形透镜弯向物方,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构成一组弯月形负胶合镜,凸面弯向物方,由透镜组成系统的前组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构成一组弯月形负胶合透镜,凸面弯向像方,第七透镜为正弯月形透镜,凸面弯向像方,第八透镜为双凸透镜,由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组成系统的后组透镜,光阑设在后组透镜的焦点处,位于前组与后组透镜之间,第九透镜为正弯月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孔径摄影光学镜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凹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胶合在一起为负焦度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凸凹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第六透镜胶合在一起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凹凸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双凸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为凸凹正光焦度透镜。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慧天影视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