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368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距离测量装置。该距离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包括基板以及自基板延伸得到的侧壁;挡板,与基板相对设置;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均转动地安装于基座;连接件,绕设于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用于在第一传动轮转动时,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传动轮转动;侧壁至少部分围设在第一传动轮的外周,挡板贴合于侧壁围设在第一传动轮外周的部分,基板、挡板、侧壁以及第二传动轮共同围成一安装室,第一传动轮收容于安装室。则,杂物极难进入上述安装室并缠绕在第一传动轮,从而避免了主动轮被杂物直接缠绕卡死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距离测量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距离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其能够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为使扫地机器人能够在一未知环境内高效合理地进行清扫工作,行业内普遍采用在扫地机器人内置一距离测量装置的方案,一般地,该距离测量装置为激光雷达,扫地机器人通过该距离测量装置能够实现扫地机器人自身的定位及导航,从而按照合理的路径进行清扫。上述的距离测量装置一般包括基板、转动安装于基板的主动轮及从动轮、绕设于主动轮及从动轮的皮带、安装于从动轮的镜头及激光发生器等测距器件,以及安装于基板且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上述距离测量装置安装于扫地机器人时,主动轮一般处于裸露的状态,当扫地机器人从地面吸入毛发等杂物后,该杂物极易在扫地机器人内部风压的作用下缠绕在主动轮上,进而导致主动轮和/或从动轮卡死,从而导致距离测量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距离测量装置,以解决外部杂物容易卷入主动轮导致距离测量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距离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包括基板以及自所述基板延伸得到的侧壁;挡板,与所述基板相对设置,并且盖罩部分所述基板;第一传动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第二传动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连接件,绕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及所述第二传动轮,用于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所述侧壁至少部分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周,所述挡板贴合于所述侧壁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周的部分,所述基板、所述挡板、所述侧壁以及第二传动轮共同围成一安装室,所述第一传动轮收容于所述安装室。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侧壁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的外周,所述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侧壁的另一端向所述挡板延伸,所述侧壁与所述基板围成一收容槽;所述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均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轮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且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挡板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侧壁之间的间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沿平行于所述第一传动轮指向第二传动轮的方向,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一端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形相适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的一端与所述基板及所述挡板中的一个固定,所述限位筋的另一端与所述基板及所述挡板中的另一个抵接,以使所述限位筋支撑所述挡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卡接固定;或者,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卡钩,所述卡钩包括连接部及卡扣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向所述基板延伸,所述卡扣部设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所述卡扣部穿过所述基板并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挡板的一面抵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挡板于与所述侧壁贴合处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侧壁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或者,所述挡板于与所述侧壁贴合处设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侧壁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固定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挡板的一端,所述挡板于对应所述定位筋处设有与所述定位筋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筋插入所述定位槽,所述定位筋及所述侧壁共同配合以阻止所述挡板于平行于所述基板的平面内运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轮为第一带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为第二带轮,所述连接件为皮带,所述皮带绕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或者所述第一传动轮为第一链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为第二链轮,所述连接件为链条,所述链条绕设于所述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本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距离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包括基板以及自所述基板延伸得到的侧壁;挡板,与所述基板相对设置,并且盖罩部分所述基板;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侧壁至少部分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周,所述挡板贴合于所述侧壁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周的部分,所述基板、所述挡板以及所述侧壁共同包围所述第一传动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连接件,绕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及所述第二传动轮,用于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所述侧壁至少部分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周,所述挡板贴合于所述侧壁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周的部分,沿平行于所述第一传动轮指向所述第二传动轮的方向,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一端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形相适配,所述基板、所述挡板、所述侧壁以及第二传动轮共同围成一安装室,所述第一传动轮收容于所述安装室。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侧壁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的外周,所述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侧壁的另一端向所述挡板延伸,所述侧壁与所述基板围成一收容槽;所述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均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轮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且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挡板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侧壁之间的间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沿平行于所述第一传动轮指向第二传动轮的方向,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一端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形相适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的一端与所述基板及所述挡板中的一个固定,所述限位筋的另一端与所述基板及所述挡板中的另一个抵接,以使所述限位筋支撑所述挡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卡接固定;或者,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卡钩,所述卡钩包括连接部及卡扣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向所述基板延伸,所述卡扣部设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所述卡扣部穿过所述基板并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挡板的一面抵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挡板于与所述侧壁贴合处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侧壁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或者,所述挡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距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包括基板以及自所述基板延伸得到的侧壁;/n挡板,与所述基板相对设置,并且盖罩部分所述基板;/n第一传动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n第二传动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n连接件,绕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及所述第二传动轮,用于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以及/n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n所述侧壁至少部分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周,所述挡板贴合于所述侧壁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周的部分,所述基板、所述挡板、所述侧壁以及第二传动轮共同围成一安装室,所述第一传动轮收容于所述安装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距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包括基板以及自所述基板延伸得到的侧壁;
挡板,与所述基板相对设置,并且盖罩部分所述基板;
第一传动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
第二传动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
连接件,绕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及所述第二传动轮,用于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以及
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
所述侧壁至少部分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周,所述挡板贴合于所述侧壁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周的部分,所述基板、所述挡板、所述侧壁以及第二传动轮共同围成一安装室,所述第一传动轮收容于所述安装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围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的外周,所述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侧壁的另一端向所述挡板延伸,所述侧壁与所述基板围成一收容槽;所述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均收容于所述收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距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轮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且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挡板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侧壁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第一传动轮指向第二传动轮的方向,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一端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形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的一端与所述基板及所述挡板中的一个固定,所述限位筋的另一端与所述基板及所述挡板中的另一个抵接,以使所述限位筋支撑所述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距离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密方周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欢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