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变频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18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音变频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的壳体总成,在下壳体内设置有发动机,在发动机两侧分布设置有消声器和带有冷却风扇的定转子组件;在壳体总成内设置有导风罩和导流罩,导风罩包围所述定转子组件,导流罩包围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消声器;在壳体总成内还设置有油箱、燃油输送单元和逆变器单元,油箱和燃油输送单元设置于发动机一侧并远离所述逆变器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巧妙、使用可靠的优点,它能够在不增加整机的尺寸的同时增大油箱容积,保证发电机的散热性能,此外,有效地降低了由于燃油管路破损,燃油泄露导致的火灾风险;并且,由于上、下壳体一体成型的独特设置方式还减少了制造和装配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音变频发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特别是一种静音变频发电机。
技术介绍
由于物质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小型发电机产品的要求不再限于满足简单的用电需求,人们在发电机外观、尺寸、重量、安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些需求,市场上现有的小型发电机通常不得不在这些方面做出一些妥协,如减小发电机内部空间,但带来的可能是发电机散热效果差,这种设计会导致在长期高负载使用后影响发电机的使用寿命,或者减小燃油箱容量以减小发电机尺寸,然而这会导致用户在用电需求较大时,需要频繁加注燃油或在夜间加注燃油,给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受限于空间原因,部分发电机的油箱与消声器或带电部件间隔距离较近,虽有一些措施来解决此类问题,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成本增加或火灾风险等问题。对于一些发电机组采用的油箱上置、发动机/发电机下置的结构布局,这种结构存在油箱易受到发动机热量的影响,不利于油箱的蒸发排放控制。此外,在现有小型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壳体设计中,通常采用的底罩加组合罩的方式或底罩加上壳体的方式形成壳体总成,这种结构会导致壳体模具成本高、装配方式复杂等问题。如CN209119951U公开了名为“一种手提式变频发电机”的技术专利;它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由缸头盖、缸头、箱盖、排气消声器和带曲轴的曲轴箱体构成的发动机本体,在发动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发动机本体连接的带叶轮的定转子组件;在壳体内还设置有罩体和启动风扇罩总成,所述罩体通过螺栓装配于曲轴箱体上,且形成空间包围发动机本体、带叶轮的定转子组件和连接在缸头上的排气消声器;所述启动风扇罩总成用于包覆转子组件;所述启动风扇罩总成与罩体、曲轴箱体、发动机缸头紧密配合形成冷却风道。该结构是在所述发动机本体上方设置油箱,油箱的两端分别与壳体连接且油箱通过油箱锁紧螺母固定在壳体上。对于此种结构,发电机在长时间运行或高负载运行停机后,发动机的热量会辐射到油箱上,导致油箱内燃油温度上升,加速燃油的蒸发,从而加剧对环境的污染。在CN2695650Y公开了名为“引擎式发电机”的技术专利;该引擎式发电机能很容易地配置油箱,而且也容易组装、分解发电机,并且能减少部件数量,同时该油箱和控制器不易受到热影响。在该引擎式发电机的隔音罩内收容有:发电体;驱动发电体的发动机;控制它们用的控制器;将燃料供给到发动机的油箱,隔音罩具有底罩和配置在该底罩上侧的组合罩,将上述油箱直接载置在上述底罩上,同时,上述控制器位于该油箱的附近、直接载置地配置于上述底罩上。从该专利可以看出,其壳体结构采用组合罩的设计,不利于发电机的装配,且生产制造成本高昂,此外由于油箱和逆变器的位置间隔较近,在出现油箱破裂泄露时,燃油可能直接接触带电部件,造成火灾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散热性能好以及利于蒸发排放控制的静音变频发电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静音变频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的壳体总成,在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发动机,在发动机两侧分布设置有消声器和带有冷却风扇的定转子组件;在所述壳体总成内设置有导风罩和导流罩,所述导风罩包围所述定转子组件,所述导流罩包围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消声器;在所述壳体总成内还设置有油箱、燃油输送单元和逆变器单元,所述油箱和燃油输送单元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一侧并远离所述逆变器单元。为了简化壳体总成的装配方式和降低壳体总成的模具成本,所述下壳体支撑所述上壳体,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均为一体成型。其中,为避免所述消声器的热量辐射到所述油箱上,所述油箱连接所述燃油输送单元并竖直设置于所述定转子组件一侧,且所述油箱至少由所述下壳体支撑。进一步,为形成油路与电路的分离设计、降低由于燃油管路破损,燃油泄露导致的火灾风险,所述燃油输送单元与所述逆变器单元相对设置于所述油箱端且位于发动机两侧的壳体总成内。为保证所述发电机的进气和内部散热需求,在所述下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窗A和进气窗B,所述进气窗A对应竖直设置的逆变器单元;所述进气窗B的内壁对应油箱。为实现主要油、电部件的分离,所述燃油输送单元设置于所述进气窗A相对一侧的壳体内。进一步,为缩短与所述逆变器单元的电路连接,保证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在所述壳体总成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进气窗A的上方。为将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运行时的热量及时地导出去,所述壳体总成上还设置有排气窗,所述排气窗的内壁对应所述消声器。为提高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的便携性,所述发电机还包括可伸缩拉杆和行走轮,所述可伸缩拉杆横向设置于所述上壳体的上部,所述行走轮设置在靠近排气窗一侧的所述下壳体上。为方便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的火花塞和缸头维护,所述发电机还包括用于维护火花塞及缸头的火花塞维护门,所述火花塞维护门设置于所述上壳体的上端面。为方便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的空滤器和机油维护,所述发电机还包括维护窗,所述维护窗对应所述燃油输送单元。在本技术中,所述燃油输送单元包括燃油泵、燃油管、燃油开关和燃油过滤器,所述燃油泵通过燃油管和燃油过滤器与燃油开关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巧妙、使用可靠的优点,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增加整机的尺寸的同时增大了油箱容积,还保证了发电机的散热性能,此外,由于燃油输送单元与逆变器单元的设置方式有效地降低了由于燃油管路破损,燃油泄露导致的火灾风险;并且,由于上、下壳体一体成型的独特设置方式还减少了制造和装配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的油箱、控制面板以及逆变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燃油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3、4、5、6所示,一种静音变频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包括由上壳体1a和下壳体1b构成的壳体总成1,在所述下壳体1b内设置有发动机2,在发动机两侧分布设置有消声器4和带有冷却风扇的定转子组件3;在所述壳体总成1内设置有导风罩5和导流罩6,所述导风罩5包围所述定转子组件3,所述导流罩6包围所述发动机2与所述消声器4;在所述壳体总成1内还设置有油箱7、燃油输送单元8和逆变器单元9,所述油箱7和燃油输送单元8设置于所述发动机2一侧并远离所述逆变器单元9。在本技术中,导流罩6包围所述发动机2与所述消声器4,并结合所述导风罩5形成冷却所述定转子组件3、发动机2以及消声器4的冷却气流通道,在发电机运行时,包围在所述导风罩5内的冷却风扇形成强制冷却气流,以对各部件进行散热;油箱7和燃油输送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音变频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发电机包括由上壳体(1a)和下壳体(1b)构成的壳体总成(1),在所述下壳体(1b)内设置有发动机(2),在发动机两侧分布设置有消声器(4)和带有冷却风扇的定转子组件(3);在所述壳体总成(1)内设置有导风罩(5)和导流罩(6),所述导风罩(5)包围所述定转子组件(3),所述导流罩(6)包围所述发动机(2)与所述消声器(4);在所述壳体总成(1)内还设置有油箱(7)、燃油输送单元(8)和逆变器单元(9),所述油箱(7)和燃油输送单元(8)设置于所述发动机(2)一侧并远离所述逆变器单元(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变频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发电机包括由上壳体(1a)和下壳体(1b)构成的壳体总成(1),在所述下壳体(1b)内设置有发动机(2),在发动机两侧分布设置有消声器(4)和带有冷却风扇的定转子组件(3);在所述壳体总成(1)内设置有导风罩(5)和导流罩(6),所述导风罩(5)包围所述定转子组件(3),所述导流罩(6)包围所述发动机(2)与所述消声器(4);在所述壳体总成(1)内还设置有油箱(7)、燃油输送单元(8)和逆变器单元(9),所述油箱(7)和燃油输送单元(8)设置于所述发动机(2)一侧并远离所述逆变器单元(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静音变频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下壳体(1b)支撑所述上壳体(1a),且所述上壳体(1a)与所述下壳体(1b)均为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静音变频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7)连接所述燃油输送单元(8)并竖直设置于所述定转子组件(3)一侧,且所述油箱(7)至少由所述下壳体(1b)支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静音变频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燃油输送单元(8)与所述逆变器单元(9)相对设置于所述油箱(7)端且位于发动机(2)两侧的壳体总成(1)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静音变频发电机,其特征是:在所述下壳体(1b)上还设置有进气窗A(10)和进气窗B(11),所述进气窗A(10)对应竖直设置的逆变器单元(9);所述进气窗B(11)的内壁对应油箱(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青源王义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