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05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梯笼,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包括围出长方体空间的围栏、设置在围栏内的平台以及梯子;梯子与平台按转角楼梯的样式组合;围栏包括设置在围栏四角的立柱,以及水平设置在相邻的围栏之间的横梁;横梁包括长横梁和短横梁,两根长横梁和两根短横梁围合成一个矩形框,横梁围合成的矩形框沿立柱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横梁与立柱固定连接;平台架设横梁围合成的矩形框上,并与矩形框可拆卸连接;梯子为伸缩梯,上下两端分别与伸缩梯上层的平台和伸缩梯下层的平台可拆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
本技术涉及一种梯笼,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
技术介绍
梯笼为带有围栏的钢质转角楼梯,用于基坑或高层施工中,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平台。使用时通常将多个梯笼摞起来,直至其顶部抵达工作面。单个梯笼的高度不可调节,工作面与基面的的间距需要恰好是单个梯笼高度的整数倍,因此现有梯笼通常需要根据工作面位置定制,这无疑拉长了工期;且不同工程所用的梯笼互不通用,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单个梯笼高度不可调节,造成工期延长,且不同工程所用的梯笼互不通用,浪费严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包括围出长方体空间的围栏;以及设置在围栏内的平台以及梯子;所述围栏包括设置在围栏四角的立柱,以及设置在相邻立柱之间的横梁;所述平台水平设置在围栏两个相对的侧立面上,沿围栏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围栏可拆卸连接;两个相对的侧立面上的平台上下交错设置;所述梯子为伸缩梯,设置在上下相邻层的两块平台间,上下两端分别与伸缩梯上层的平台和伸缩梯下层的平台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横梁包括长横梁和短横梁,所述长横梁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短横梁与立柱可拆卸连接;两根所述长横梁和两根所述短横梁围合成一个矩形框,横梁围合成的矩形框沿立柱高度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所述立柱为方钢管,所述横梁为角钢,所述角钢的一块边水平设置,且角钢的开口朝向梯笼内侧;所述长横梁与立柱焊接连接,所述短横梁与立柱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所述梯子为两侧带有菱形伸缩结构的伸缩梯。进一步,所述平台下设置有与短横梁平行的加强钢管,所述加强钢管为方钢管,沿长横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端架设在长横梁上;每块平台下设置三根加强钢管,每根加强钢管的一个侧面贴靠平台设置并与贴靠的平台固定连接;同一平台下的三根加强钢管中,与短横梁相邻的加强钢管架设在短横梁上,并与短横梁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所述伸缩梯上端与伸缩梯上层的平台通过设置在加强钢管上的耳板销接连接;所述伸缩梯下端设置有连接板,伸缩梯最下端的销轴与连接板的板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贴靠伸缩梯下层的平台的上板面设置并与贴靠的平台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所述长横梁与立柱满焊连接;所述加强钢管与平台点焊连接;所述耳板与加强钢管满焊连接。进一步,上下相邻的两根横梁之间的间距为20-40cm。本技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围栏与内部的平台可拆卸连接,梯子与平台可拆卸连接,梯子可伸缩;可根据高度需求安装梯子与平台;本技术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常规的梯笼组合使用,通过在叠合的复数个常规梯笼中加入本技术所公布的梯笼,可使叠合的复数个常规梯笼的整体高度可调,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围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去除长横梁和立柱后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去除长横梁和立柱后的结构示意图二;其中,1-立柱,21-长横梁,22-短横梁,3-平台,31-加强钢管,32-耳板,4-梯子,41-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包括围出长方体空间的围栏;以及设置在围栏内的平台3以及梯子4;围栏包括设置在围栏四角的立柱1,以及设置在相邻立柱1之间的横梁,横梁包括长横梁21和短横梁22,长横梁21与立柱1固定连接,短横梁22与立柱1可拆卸连接;平台3水平设置在围栏两个相对的侧立面上,沿围栏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围栏可拆卸连接;两个相对的侧立面上的平台3上下交错设置;梯子4为伸缩梯,设置在上下相邻层的两块平台3间,上下两端分别与伸缩梯上层的平台3和伸缩梯下层的平台3可拆卸连接,梯子4与地面的夹角不大于45°。两根长横梁21和两根短横梁22围合成一个矩形框,横梁围合成的矩形框沿立柱1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梯子4为伸缩梯,设置在上下相邻的两块平台3间,与平台3按转角楼梯样式组合;梯子4上下两端分别与伸缩梯上层的平台3和伸缩梯下层的平台3可拆卸连接。两根长横梁21和两根短横梁22围合成一个矩形框,横梁围合成的矩形框沿立柱1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立柱1为方钢管,横梁为角钢,角钢的一块边水平设置,且角钢的开口朝向梯笼内侧;长横梁21与立柱1焊接连接,短横梁22两端焊有封头,并通过穿设在封头上的螺栓与立柱1可拆卸连接;方钢管立柱1为梯笼中最常用的构造,这种立柱1使得本技术可与普通梯笼组合使用,而角钢可对平台3起约束作用。梯子4为两侧带有菱形伸缩结构的伸缩梯,当然,竹节伸缩梯也是可行的,但注意不要用双面伸缩梯,双面伸缩梯没法与平台3组合成转角楼梯。平台3下设置有与短横梁22平行的加强钢管31,加强钢管31为方钢管,沿长横梁2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端架设在长横梁21上;每块平台3下设置三根加强钢管31,每根加强钢管31的一个侧面贴靠平台3设置并与贴靠的平台3固定连接;同一平台3下的三根加强钢管31中,与短横梁22相邻的加强钢管31架设在短横梁22上,并与短横梁22通过螺栓连接。加强钢管31用来防止平台3变形,另外,长横梁21上不可开螺栓孔,以免影响强度,与短横梁22连接的加强钢管31还对短横梁22进行补强,避免螺栓孔影响短横梁22强度,伸缩梯上端与伸缩梯上层的平台3通过设置在加强钢管31上的耳板32销接连接;伸缩梯下端设置有连接板41,伸缩梯最下端的销轴与连接板41的板面固定连接,连接板41贴靠伸缩梯下层的平台3的上板面设置并与贴靠的平台3通过螺栓连接。伸缩梯最下端的销轴与连接板41的板面可以焊接连接,也可埋设在连接板41中,但注意连接时不要影响伸缩梯的伸缩。长横梁21与立柱1满焊连接;加强钢管31与平台3点焊连接;耳板32与加强钢管31满焊连接。上下相邻的两根横梁之间的间距为20-40cm,间距过大的话,起不到保护人的作用,间距过小的话,成本太高。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其使用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工作面与基面的高度差,除以单个梯笼的高度,结果向下取整,并准备相应数量的梯笼;步骤二、准备一个本技术所公开的梯笼,要求能与步骤一中的梯笼叠合并连接;重新安装该梯笼内的平台3与梯子4,使该梯笼内最上端与最下端的平台3之间的竖直间距加上其余梯笼的总高度后等于工作面与基面的高度差,然后拆掉妨碍工人行走的短横梁22;步骤三、吊装梯笼并完成梯笼之间、以及梯笼与基面的连接,注意最高层的梯笼应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梯笼;注意步骤一中准备的梯笼可以不是本技术所公开的梯笼。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包括围出长方体空间的围栏;以及设置在围栏内的平台(3)以及梯子(4);所述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的特征在于:所述围栏包括设置在围栏四角的立柱(1),以及设置在相邻立柱(1)之间的横梁;/n所述平台(3)水平设置在围栏两个相对的侧立面上,沿围栏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围栏可拆卸连接;两个相对的侧立面上的平台(3)上下交错设置;/n所述梯子(4)为伸缩梯,设置在上下相邻层的两块平台(3)间,上下两端分别与伸缩梯上层的平台(3)和伸缩梯下层的平台(3)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包括围出长方体空间的围栏;以及设置在围栏内的平台(3)以及梯子(4);所述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的特征在于:所述围栏包括设置在围栏四角的立柱(1),以及设置在相邻立柱(1)之间的横梁;
所述平台(3)水平设置在围栏两个相对的侧立面上,沿围栏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围栏可拆卸连接;两个相对的侧立面上的平台(3)上下交错设置;
所述梯子(4)为伸缩梯,设置在上下相邻层的两块平台(3)间,上下两端分别与伸缩梯上层的平台(3)和伸缩梯下层的平台(3)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长横梁(21)和短横梁(22),所述长横梁(21)与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短横梁(22)与立柱(1)可拆卸连接;两根所述长横梁(21)和两根所述短横梁(22)围合成一个矩形框,横梁围合成的矩形框沿立柱(1)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为方钢管,所述横梁为角钢,所述角钢的一块边水平设置,且角钢的开口朝向梯笼内侧;所述长横梁(21)与立柱(1)焊接连接,所述短横梁(22)与立柱(1)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子(4)为两侧带有菱形伸缩结构的伸缩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亮李晋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