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305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其包括: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螺纹杆、螺纹卡和回填土方;预制混凝土模板设置固定孔,其设置在待浇筑的内支撑梁的侧面;螺纹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螺纹卡安装在螺纹杆的端部,螺纹卡将一预制混凝土模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的间距固定在与内支撑梁的厚度尺寸相等;回填土方填埋在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的外侧。上述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使用时,不需要考虑将内支撑梁的常规模板系统拆除,不会影响工期、人工拆除等操作困难,该新型施工做法能有效缩短工期,同时也提升深基坑项目的综合场地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
技术介绍
内支撑栈桥板施工技术是一种用于深基坑项目施工通道及综合施工场地利用的施工技术。在内支撑栈桥板结构施工中,内支撑栈桥板结构梁加固材料加固支撑一直是难点,综合施工技术及场地工期和安全性等要求,传统做法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内支撑梁和栈桥板一次浇筑施工,另一种是内支撑梁先浇筑,栈桥板后浇筑。内支撑梁和栈桥板一次浇筑施工的施工思路主要分3个阶段施工,结合附图1所示,具体做法如下:1、机械开挖至内支撑梁底标高以上一定距离,在用人工开挖至内支撑梁底标高以下一定距离,然后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并浇筑梁底的混凝土垫层。2、先进行内支撑梁钢筋绑扎,再进行梁模支设和采用对拉螺杆加固到位,检查并核对尺寸及内支撑梁钢筋验收后进行内支撑梁间土方回填施工。3、回填至栈桥板底标高后进行土方压实,然后绑扎栈桥板钢筋并验收通过后一次浇筑到位。以上内支撑栈桥板的施工,内支撑梁板浇筑完成达到强度后,底部土方开挖后,支撑梁的模板需要拆除,该施工做法施工困难、操作空间狭小等影响。内支撑梁和栈桥板分两次浇筑的施工思路主要分4个阶段来施工,结合附图2和附图3所示,具体做法如下:1、机械开挖至内支撑梁底标高以上一定距离,再用人工开挖至内支撑梁底标高以下一定距离,然后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并浇筑梁底的混凝土垫层。2、先进行内支撑梁钢筋绑扎,再进行梁模支设,然后浇筑内支撑梁混凝土至栈桥板底标高。3、待一次浇筑的梁砼养护到设计的强度后,拆除侧模进行支撑梁间土方回填压实。4、回填至栈桥板底标高,将已经浇筑的梁进行凿毛处理并绑扎栈桥板钢筋,验收通过后进行栈桥板混凝土浇筑施工。以上内支撑栈桥板的施工,内支撑梁施工完成土方回填,再施工内支撑板,该施工做法增加工期、施工工序多、施工速度慢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以解决内支撑梁和栈桥板一次浇筑施工系统和内支撑梁先浇筑栈桥板后浇筑系统所存在的缺点。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其包括: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螺纹杆、螺纹卡和回填土方;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设置固定孔,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设置在待浇筑的内支撑梁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设置固定孔,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设置在待浇筑的内支撑梁的第二侧面;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螺纹卡安装在螺纹杆的端部,螺纹卡将一预制混凝土模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的间距固定在与内支撑梁的厚度尺寸相等;所述回填土方填埋在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的外侧,回填土方的上表面高度与待浇筑的栈桥板底面高度一致。本技术如上所述的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进一步,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利用多块模板单体相互拼接而成,模板单体之间利用混凝土板连接装置进行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进一步,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利用多块模板单体相互拼接而成,模板单体之间利用混凝土板连接装置进行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进一步,所述模板单体的水平端部设置连接孔;所述混凝土板连接装置包括混凝土板连接基座、第一螺杆组、第二螺杆组和混凝土模板夹板;所述第一螺杆组与混凝土板连接基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组与混凝土板连接基座垂直固定连接,第一螺杆组插入相邻模板单体的第一块模板单体的连接孔,第二螺杆组插入相邻模板单体的第二块模板单体的连接孔,混凝土模板夹板从模板单体的另一侧插入螺杆组,螺母安装在螺杆端部的螺纹部并锁紧。本技术如上所述的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杆组包括至少两个在竖直方向间隔排布的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组包括至少两个在竖直方向间隔排布的螺杆。本技术如上所述的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进一步,所述模板单体靠近待浇筑的内支撑梁的侧面为经过凿毛处理的粗糙连接面。上述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使用时,预制混凝土模板在进行内支撑及栈桥板浇筑后与梁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在进行内支撑梁底部土方开挖施工时不需要考虑将内支撑梁的常规模板系统拆除,不会影响工期、人工拆除等操作困难,且不会存在掉落等安全隐患。与传统做法来比较,该新型施工做法能有效缩短工期,同时也提升深基坑项目的综合场地利用率。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内支撑梁和栈桥板一次浇筑施工系统示意图;图2为内支撑梁和栈桥板分两次浇筑的施工系统示意图;图3为内支撑梁和栈桥板分两次浇筑的施工系统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混凝土板连接装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混凝土板连接装置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混凝土板连接基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2、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3、螺纹杆,4、螺纹卡,5、内支撑梁,6、栈桥板,7、回填土方,8、混凝土板连接装置,81、混凝土板连接基座,82、第一螺杆组,83、第二螺杆组,84、混凝土模板夹板,9、常规模板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4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其包括: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设置固定孔,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设置在待浇筑的内支撑梁5的第一侧面;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设置固定孔,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设置在待浇筑的内支撑梁5的第二侧面;螺纹杆3,螺纹杆3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螺纹卡4,螺纹卡4安装在螺纹杆3的端部,螺纹卡4将一预制混凝土模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的间距固定在与内支撑梁5的厚度尺寸相等;回填土方7,回填土方7填埋在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的外侧,回填土方7的上表面高度与待浇筑的栈桥板6底面高度一致。与附图1-3中进行内支撑栈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螺纹杆(3)、螺纹卡(4)和回填土方(7);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设置固定孔,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设置在待浇筑的内支撑梁(5)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设置固定孔,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设置在待浇筑的内支撑梁(5)的第二侧面;所述螺纹杆(3)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螺纹卡(4)安装在螺纹杆(3)的端部,螺纹卡(4)将一预制混凝土模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的间距固定在与内支撑梁(5)的厚度尺寸相等;所述回填土方(7)填埋在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的外侧,回填土方(7)的上表面高度与待浇筑的栈桥板(6)底面高度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螺纹杆(3)、螺纹卡(4)和回填土方(7);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设置固定孔,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设置在待浇筑的内支撑梁(5)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设置固定孔,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设置在待浇筑的内支撑梁(5)的第二侧面;所述螺纹杆(3)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螺纹卡(4)安装在螺纹杆(3)的端部,螺纹卡(4)将一预制混凝土模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的间距固定在与内支撑梁(5)的厚度尺寸相等;所述回填土方(7)填埋在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模板(2)的外侧,回填土方(7)的上表面高度与待浇筑的栈桥板(6)底面高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模板(1)利用多块模板单体相互拼接而成,模板单体之间利用混凝土板连接装置(8)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支撑栈桥板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鑫刘锴陈小军王跃田铠铭周杰徐小东张佳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