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05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包括底座、环形框架、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环形框架设置在底座上,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均位于环形框架中,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均倾斜设置,第一爬梯的下端通过第一承载板连接环形框架,第一爬梯的上端和第二爬梯的下端均通过第二承载板连接环形框架,第二爬梯的上端通过第三承载板连接环形框架。较佳地,还包括移动机构,底座设置在移动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便于施工人员作业,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钢结构工程施工
,具体是指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新型钢结构车间外形越来越新颖美观,钢结构墙面安装的工程量越来越大且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现有钢结构安装施工中,其墙面檩条、墙面板、窗户等安装或焊接,工作内容繁杂,且没有成品的专用平台,给施工人员带来作业不便,如遇到需要不同位置和高度时,需要来回安装、拆卸操作吊篮,给施工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而且在一些墙体施工工作中,需要搬运一些建筑材料进行工作,专门调度大型机械安装平台成本太高,而靠人工抛接又太耗费人力,且工作效率低。因此,希望提供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其便于施工人员作业,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且最好方便移动,无需来回安装拆卸,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其便于施工人员作业,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其方便移动,无需来回安装拆卸,操作方便,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其特点是,包括底座、环形框架、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所述环形框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三承载板、所述第一爬梯和所述第二爬梯均位于所述环形框架中,所述第一爬梯和所述第二爬梯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爬梯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承载板连接所述环形框架,所述第一爬梯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爬梯的下端均通过所述第二承载板连接所述环形框架,所述第二爬梯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三承载板连接所述环形框架。较佳地,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右端与所述环形框架的右侧的前部的下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爬梯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左端,所述第二承载板的左端与所述环形框架的左侧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爬梯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板的右端的前部,所述的第二爬梯的下端连接所述的第二承载板的右端的后部,所述第三承载板的右端与所述的环形框架的右侧的后部的上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爬梯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承载板的左端。更佳地,所述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还包括第一扶手栏杆和第二扶手栏杆,所述第一扶手栏杆的下侧安装在所述第一爬梯的后侧上,所述第二扶手栏杆的下侧安装在所述第二爬梯的前侧上。更进一步地,所述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还包括第一防锈油漆层和第二防锈油漆层,所述第一防锈油漆层和所述第二防锈油漆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扶手栏杆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扶手栏杆的外表面上。较佳地,所述环形框架包括第一水平环形框、第二水平环形框、第三水平环形框、第四水平环形框和若干竖向支撑杆,所述第一水平环形框、所述第二水平环形框、所述第三水平环形框和所述第四水平环形框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竖向支撑杆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水平环形框、所述第二水平环形框、所述第三水平环形框和所述第四水平环形框,所述第一水平环形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承载板连接所述第一水平环形框,所述第二承载板连接所述第二水平环形框,所述第三承载板连接所述第三水平环形框。更佳地,所述第一水平环形框、所述第二水平环形框、所述第三水平环形框和所述第四水平环形框均为矩形框架,所述竖向支撑杆的数目为4根,4根所述竖向支撑杆分别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的4个角部。较佳地,所述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更佳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连接底板、移动滚轮、电动伸缩杆和控制装置,所述连接底板设置在所述移动滚轮上,所述移动滚轮相对于所述连接底板竖向可转动设置,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设置有放置凹腔,所述电动伸缩杆竖向设置并位于所述放置凹腔的顶壁和所述连接底板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放置凹腔的顶壁和所述连接底板,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环形框架上并信号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用于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伸缩,所述电动伸缩杆具有伸长位置和收缩位置,在所述收缩位置,所述连接底板、所述移动滚轮和所述电动伸缩杆均位于所述放置凹腔内,在所述伸长位置,所述移动滚轮向下凸出于所述放置凹腔。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底板上设置有放置凹槽,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插设在所述放置凹槽中并连接所述放置凹槽的底面。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缓冲框架,所述缓冲框架套设在所述电动伸缩杆外并设置在所述连接底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1、本技术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包括底座、环形框架、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环形框架设置在底座上,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均位于环形框架中,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均倾斜设置,第一爬梯的下端通过第一承载板连接环形框架,第一爬梯的上端和第二爬梯的下端均通过第二承载板连接环形框架,第二爬梯的上端通过第三承载板连接环形框架,因此,其便于施工人员作业,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2、本技术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还包括移动机构,底座设置在移动机构上,因此,其方便移动,无需来回安装拆卸,操作方便,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3、本技术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包括底座、环形框架、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环形框架设置在底座上,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均位于环形框架中,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均倾斜设置,第一爬梯的下端通过第一承载板连接环形框架,第一爬梯的上端和第二爬梯的下端均通过第二承载板连接环形框架,第二爬梯的上端通过第三承载板连接环形框架,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移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环形框架内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局部示意图。(符号说明)1底座;2环形框架;3第一承载板;4第二承载板;5第三承载板;6第一爬梯;7第二爬梯;8第一扶手栏杆;9第二扶手栏杆;10第一水平环形框;11第二水平环形框;12第三水平环形框;13第四水平环形框;14竖向支撑杆;15移动机构;16连接底板;17移动滚轮;18电动伸缩杆;19控制装置;20放置凹腔;21放置凹槽;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环形框架、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所述环形框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三承载板、所述第一爬梯和所述第二爬梯均位于所述环形框架中,所述第一爬梯和所述第二爬梯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爬梯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承载板连接所述环形框架,所述第一爬梯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爬梯的下端均通过所述第二承载板连接所述环形框架,所述第二爬梯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三承载板连接所述环形框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环形框架、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所述环形框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三承载板、所述第一爬梯和所述第二爬梯均位于所述环形框架中,所述第一爬梯和所述第二爬梯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爬梯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承载板连接所述环形框架,所述第一爬梯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爬梯的下端均通过所述第二承载板连接所述环形框架,所述第二爬梯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三承载板连接所述环形框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右端与所述环形框架的右侧的前部的下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爬梯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左端,所述第二承载板的左端与所述环形框架的左侧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爬梯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板的右端的前部,所述的第二爬梯的下端连接所述的第二承载板的右端的后部,所述第三承载板的右端与所述的环形框架的右侧的后部的上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爬梯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承载板的左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还包括第一扶手栏杆和第二扶手栏杆,所述第一扶手栏杆的下侧安装在所述第一爬梯的后侧上,所述第二扶手栏杆的下侧安装在所述第二爬梯的前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还包括第一防锈油漆层和第二防锈油漆层,所述第一防锈油漆层和所述第二防锈油漆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扶手栏杆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扶手栏杆的外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用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架包括第一水平环形框、第二水平环形框、第三水平环形框、第四水平环形框和若干竖向支撑杆,所述第一水平环形框、所述第二水平环形框、所述第三水平环形框和所述第四水平环形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飞党治国张起铭李罡马生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