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3038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中间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水平标杆,所述立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水平标杆,所述立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水平标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板浇筑检测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建设脚步的加快,提升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对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建设领域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同时,国家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对混凝土建筑功能等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基于此,针对施工重要环节之一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而言,促使相关技术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诸多的建筑材料中,混凝土材料属于一种混合型的材料,具体由砂石、外加剂以及水泥等构成。其中,混凝土中的水泥具有胶凝材料的作用,通过对其加以合理应用,可以使得混凝土中的多种材料有效的凝合在一起,随后便可以经由搅拌混凝土的方式,制作出基本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浇筑施工主要指的是,将已经处理过的混凝土材料浇筑于建筑结构的模板中,随后促使其塑化固定,进而制作出一个具备较高完整性的建筑结构。目前,在常规楼板混凝土浇筑时,控制板厚一般是采用标高打点、四角交叉拉线检测高度,受标高打点位置影响,交叉拉线检测区域较为局限,不能全面覆盖受控楼板,易造成检测盲区楼板厚度不合格,这时需要改变控制方法,要求新方法快速灵活并可进行全板无死角、盲区的厚度检测;另外,大部分的检测浇筑板厚度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解决现有浇筑板厚度检测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r>设计一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中间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水平标杆,所述立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水平标杆,所述立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水平标杆。进一步,所述立杆的下侧设置在现浇混凝土楼板中。进一步,所述现浇混凝土楼板设置在支撑模板的上表面进一步,所述第一水平标杆、第二水平标杆、第三水平标杆均垂直焊接在所述立杆上。进一步,所述立杆的顶端焊接在所述手柄的中间位置上。进一步,所述手柄为空芯合金钢管。进一步,所述第一水平标杆、第二水平标杆、第三水平标杆的材质均为碳素结构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这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结构简单,小巧易用,同时携带方便,可满足浇筑混凝土时快速检测并调整浇筑厚度的要求,同时,该装置的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于混凝土楼板浇筑过程中,也可用于其他有厚度要求的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的实际应用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2、立杆;3、第一水平标杆;4、第二水平标杆;5、第三水平标杆;6、现浇混凝土楼板;7、支撑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的中间设置有立杆2,所述立杆2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水平标杆4,所述立杆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水平标杆3,所述立杆2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水平标杆5。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杆2的下侧设置在现浇混凝土楼板6中。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现浇混凝土楼板6设置在支撑模板7的上表面。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平标杆3、第二水平标杆4、第三水平标杆5均垂直焊接在所述立杆2上。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杆2的顶端焊接在所述手柄1的中间位置上。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1为空芯合金钢管,所述空芯合金钢管手持方便,重量轻质。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平标杆3、第二水平标杆4、第三水平标杆5的材质均为碳素结构钢,所述碳素结构钢价格低廉,工艺性能优良。为方便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现对其组成及使用过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这种检测浇筑板厚的装置小巧便携,由手柄1、立杆2及第一水平标杆3、第二水平标杆4、第三水平标杆5组成;为了方便制作,所有材料均使用施工现场现有物资;手柄1采用φ10mm镀锌钢管长度150mm,立杆2采用调直后的φ10钢筋,长度330mm,第一水平标杆3、第二水平标杆4、第三水平标杆5均采用φ4.0焊条,长度30mm;根据项目设计图纸中板厚规格设置水平标杆的个数及水平标杆的位置,以达到一套装置具备检测所有不同规格板厚的目的。如图1-2所示,在检测浇筑板厚度时,手持这种检测浇筑板厚的装置,并将立杆2垂直插入未初凝的现浇混凝土楼板6中,在插入现浇混凝土楼板6的过程中,避开粗骨料,直至立杆2的底部接触到支撑模板7,第一水平标杆3、第二水平标杆4、第三水平标杆5是焊接在立杆2上的,由于这种检测浇筑板厚的装置的制作成本低廉,在检测前,针对不同类型的现浇混凝土楼板6,可以选择第一水平标杆3、第二水平标杆4、第三水平标杆5在立杆2上的焊接位置,图中,第三水平标杆5距离立杆2的底部最近,然后是第二水平标杆2,第一水平标杆3最远,因此,可以确定出三个测量区间,制定好测量标准后,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根据相应水平标杆与现浇混凝土楼板6表面的相对位置,调整混凝土浇筑厚度,对于厚度不合格的点位,待浇筑工人调整放料厚度后重新检测,直至合格为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时注意保证手柄1与立杆2及立杆与水平标杆的相对垂直关系,避免部件倾斜影响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板厚检测的误差;为方便查看板厚规格,相邻水平标杆左右交替焊接设置;为保证板厚合格率,制作水平标杆时要考虑混凝土凝固收缩,如板厚为100mm,设置水平标杆下皮距离立杆底部102mm;制作完成后,标尺量取检测成品是否合格,水平标尺位置控制在±1mm,严禁使用不合格装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的中间设置有立杆(2),所述立杆(2)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水平标杆(4),所述立杆(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水平标杆(3),所述立杆(2)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水平标杆(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的中间设置有立杆(2),所述立杆(2)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水平标杆(4),所述立杆(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水平标杆(3),所述立杆(2)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水平标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的下侧设置在现浇混凝土楼板(6)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检测浇筑板厚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楼板(6)设置在支撑模板(7)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宇陈龙田小路夏淑凯李志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