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恢复粘滞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94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恢复粘滞阻尼器,包括连接耳环,所述连接耳环右侧固定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内部契合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内部贯穿设有活塞杆,所述缸体右端内部契合设有封板螺母,封板螺母套设在所述活塞杆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与主体结构保持一定间距,当主体结构变形到一定程度才触发阻尼耗能机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弱结构剧烈碰撞下的冲击响应,并在冲击响应结束后迅速恢复至原状,具有自恢复功能;在端部设置有橡胶端帽,可提供一定的转动能力,能较好的适应各角度的碰撞截面,从而达到良好的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恢复粘滞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阻尼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恢复粘滞阻尼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建筑物抗震方法,通常是采用增大结构构件的断面尺寸、提升构件的配筋率等来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最终导致结构造价提高。结构消能减震技术通过在上部结构设置位移型阻尼器或速度型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提供一定附加刚度或一定附加阻尼,进而消耗能量,减小结构的动力响应。代表性的位移型阻尼器有金属阻尼器,包括屈曲约束支撑、剪切型软钢阻尼器、弯曲型软钢阻尼器等,代表性的速度型阻尼器有粘滞阻尼器。粘滞阻尼器阻尼力只和阻尼器的相对速度有关,对结构只提供附加阻尼、不增加额外刚度、自振周期稳定且构造简单。粘滞阻尼器不会增加额外刚度;在消耗地震能量时,不会改变结构整体的自振周期;在提供阻尼力的同时,也不会在柱的装置位置上产生与柱同向的轴力;因此粘滞阻尼器在为结构供给较大阻尼的同时,会减小结构的地震作用,进而节约成本。粘滞材料是粘滞阻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阻尼器的热稳定性、耗能性能和频率依赖性等指标。普通的粘滞阻尼器两端分别与结构或地面铰支连接,长时间接触容易对油缸内的活塞杆造成损坏,不利于产品的使用。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自恢复粘滞阻尼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恢复粘滞阻尼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普通的粘滞阻尼器两端分别与结构或地面铰支连接,长时间接触容易对油缸内的活塞杆造成损坏,不利于产品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恢复粘滞阻尼器,包括连接耳环,所述连接耳环右侧固定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内部契合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内部贯穿设有活塞杆,所述缸体右端内部契合设有封板螺母,封板螺母套设在所述活塞杆外侧,所述活塞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端帽,活塞杆与橡胶端帽之间采用整体硫化方式连接,连接耳环通过销轴与主体结构连接,所述活塞仅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缸体的两端封板距离即为阻尼器的极限行程,橡胶端帽与活塞外端通过整体硫化连接。优选的,所述缸体内填充有粘滞液体,所述活塞将缸体分割成两腔,所述活塞内部设有连接两腔的阻尼孔,液体受到挤压从阻尼孔中流出或流入,而活塞与缸体的接触面应保持紧密接触。优选的,所述缸体两腔内存在不同的液压差,外力作用卸去后,活塞能根据液压差进行自动恢复。优选的,所述橡胶端帽的中间设有一段环形缺口,能提高橡胶端帽对于不同角度碰撞面的适应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自恢复粘滞阻尼器安装时,带连接耳环的一侧与主体结构铰接,带橡胶端帽的自由活动端与其连接部件可保持一定间距,当主体结构变形较小,自由活动端未与其连接部件接触时,此时阻尼器不发挥作用,当主体结构变形较大,使得自由活动端与其连接部件接触时,橡胶端帽与连接部件接触,减弱碰撞对活塞杆的影响,其后阻尼器会发生压缩变形,当主体结构产生反向变形时,此时橡胶端帽与其连接部件脱离,阻尼器不对结构出力,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活塞杆位置会恢复至初始状态,阻尼器初始安装时只需要使得一侧铰接,另一侧与其连接部位保留一定间距,橡胶端帽可缓冲可能的碰撞效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1-1剖面图;图中:1连接耳环、2缸体、3活塞、4活塞杆、5封板螺母、6橡胶端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自恢复粘滞阻尼器,包括连接耳环1,所述连接耳环1右侧固定连接有缸体2,所述缸体2内部契合设有活塞3,所述活塞3内部贯穿设有活塞杆4,所述缸体2右端内部契合设有封板螺母5,封板螺母5套设在所述活塞杆4外侧,所述活塞杆4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端帽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缸体2内填充有粘滞液体,所述活塞3将缸体2分割成两腔,所述活塞3内部设有连接两腔的阻尼孔;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缸体2两腔内存在不同的液压差;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橡胶端帽6的中间设有一段环形缺口。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2,自恢复粘滞阻尼器安装时,带连接耳环1的一侧与主体结构铰接,带橡胶端帽6的自由活动端与其连接部件可保持一定间距,当主体结构变形较小,自由活动端未与其连接部件接触时,此时阻尼器不发挥作用,当主体结构变形较大,使得自由活动端与其连接部件接触时,橡胶端帽6与连接部件接触,减弱碰撞对活塞杆4的影响,其后阻尼器会发生压缩变形,当主体结构产生反向变形时,此时橡胶端帽6与其连接部件脱离,阻尼器不对结构出力,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活塞杆4回到初始状态。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恢复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耳环(1),所述连接耳环(1)右侧固定连接有缸体(2),所述缸体(2)内部契合设有活塞(3),所述活塞(3)内部贯穿设有活塞杆(4),所述缸体(2)右端内部契合设有封板螺母(5),封板螺母(5)套设在所述活塞杆(4)外侧,所述活塞杆(4)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端帽(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恢复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耳环(1),所述连接耳环(1)右侧固定连接有缸体(2),所述缸体(2)内部契合设有活塞(3),所述活塞(3)内部贯穿设有活塞杆(4),所述缸体(2)右端内部契合设有封板螺母(5),封板螺母(5)套设在所述活塞杆(4)外侧,所述活塞杆(4)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端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恢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竹珺盛刘平夏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路博减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