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螺杆眼孔封堵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93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墙螺杆眼孔封堵防水结构,其包括穿设在外墙螺杆眼孔中的杆、与杆一端固定连接的内罩体、多个间隔设在杆上的活动圆板、与杆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外罩体和与活动圆板侧边贴合的膨胀止水条,所述杆垂直穿过活动圆板的圆心,所述活动圆板与杆间隙配合,所述杆上靠近外罩体的位置设有螺纹段,所述内罩体、外罩体和活动圆板之间的墙体中填充有第一防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外墙螺杆眼孔封堵防水结构防水效果差的缺点,其具有防水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螺杆眼孔封堵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墙螺杆眼孔封堵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需要用到螺栓,如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要用到很多对拉螺栓,剪力墙浇筑完后需要将模板和对拉螺栓拆除以便二次利用。拆除后会在墙体上留下很多螺杆孔,为了美观和防止水分通过螺杆孔从墙外进入室内,通常需要将外墙上的螺杆眼孔进行封堵。现有的封堵措施是先用冲击钻将墙内的PVC管剔除、清理干净,孔眼周边残余灰浆清理干净。然后将外孔扩成20mm至30mm深的喇叭口形。然后再到室内用水泥砂浆在内墙进行初步封堵,等凝固后再到墙外从喇叭口形的外孔往螺杆孔中填充水泥砂浆。因重力作用和水泥砂浆在螺杆眼孔中需要一定的冷却时间,所以螺杆眼孔中水泥砂浆形成的柱体上板部分会与螺杆眼孔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因此防水效果不是很好。且水泥砂浆本身的防止水分渗透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一旦下雨水分会从外墙通过螺杆眼孔即封堵结构进入室内。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防水效果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墙螺杆眼孔封堵防水结构,其具有防水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外墙螺杆眼孔封堵防水结构,包括穿设在外墙螺杆眼孔中的杆、与杆一端固定连接的内罩体、多个间隔设在杆上的活动圆板、与杆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外罩体和与活动圆板侧边贴合的膨胀止水条;所述杆垂直穿过活动圆板的圆心,所述活动圆板与杆间隙配合;所述杆上靠近外罩体的位置设有螺纹段;所述内罩体、外罩体和活动圆板之间的墙体中填充有第一防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的杆穿设在外墙螺杆眼孔中。杆的两端分别是内罩体和外罩体,中间用活动圆板隔开。内罩体、外罩体和活动圆板之间填充第一防水层,能防止水顺着螺栓眼孔进入室内。杆上靠近外罩体的位置设置了螺纹段,外罩体能用螺母进行紧固在杆上,并且使得防水层能由于外罩体的紧固力,依次产生由外罩体向内罩体传递的压力。从而使得填充的第一防水层的密封性更好。活动圆板侧边贴合的膨胀止水条,当有部分水分从螺杆眼孔中渗透进入时,遇到膨胀止水条时使得膨胀止水条膨胀,从而本技术的密封性会变得更好,使得本技术的防水效果更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纹段的长度大于杆四分之一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段的长度大于杆四分之一的长度,避免了因螺纹段的长度过短,不能用螺栓将其中一个活动圆板进行紧固。能用多个螺栓将活动圆板和中间的防水层进行压紧,使得本技术的整体密封性更好,防水效果更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圆板和外罩体的同一侧表面上均设有注浆孔,所述活动圆板和外罩体的同一侧表面上设有堵孔插杆;所述堵孔插杆插入注浆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注浆孔往本技术中填充第一防水层,当不需要添加第一防水层时,可一用堵孔插杆插入注浆孔,将注浆孔堵住即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圆板的数量为3至5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圆板的数量为3到5个,避免活动圆板数量过少而一旦出现防水层填充不紧密的情况时,出现其他的活动圆板之间的第一防水层难以阻挡水分渗入的情况。活动圆板数量过多则会造成本技术的安装不方便,影响施工进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罩体为向外开口的锥型罩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罩体为向外开口的锥形罩体,当操作人员用工具对螺栓眼孔的外孔进行扩大成喇叭口时,本技术安装起来更契合,更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罩体中设有密封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外罩体中设置了密封层,密封层的设置,避免水分从外罩体进入到孔眼中,进而继续往内渗透。使得本技术的密封性和防水效果更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层的外侧设有第二防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防水层,当下雨时,第二防水层能放置水分渗透,使得本技术的防水性能更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外侧设有防水卷材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水层的外侧还设有防水卷材板,防水卷材板能防止水分渗透使得本技术防水效果更好,同时能耐腐蚀,避免酸雨对本技术内部的冲刷,使得本技术更加耐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用杆穿过外墙螺栓眼孔,并在杆上从内向外依次设置了内罩体、活动圆板、外罩体,且在螺杆眼孔由活动圆板间隔分别填充了第一防水层。最后用螺母将外罩体和活动圆板紧固在杆上的螺纹段,使得本技术的密封性和防水性更好。本技术还设置了膨胀止水条,使得水分渗透进外墙螺杆眼孔时能遇到膨胀止水条使其膨胀,避免水往室内渗,使得本技术的防水性能更好。2.本技术中的第二防水层和防水卷材板,能防止雨水对本技术的渗透和腐蚀作用,使得本技术的防水性更好,更加耐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没有填充第一防水层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装在墙体螺栓孔眼中时沿杆轴线的半剖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1、杆,21、内罩体,31、活动圆板,41、外罩体,51、膨胀止水条,111、螺纹段,61、第一防水层,71、注浆孔,72、堵孔插杆,411、密封层,412、第二防水层,413、防水卷材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外墙螺杆眼孔封堵防水结构,主要包括杆11、内罩体21、活动圆板31、外罩体41和第一防水层61。杆11穿设在外墙螺栓眼孔中,内罩体21与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活动圆板31间隔设置在杆11上,外罩体41与杆1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参照图1和图2,杆11从室内往室外方向穿插在螺杆眼孔中,杆11的一端与内罩体21固定连接,杆11的还包括螺纹段111,螺纹段111设置在杆11上靠近外罩体41的位置,螺纹段111的长度大于杆11四分之一的长度。而内罩体21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型或圆锥型。根据室内螺栓眼孔端口的形状而定,内罩体21与杆1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内罩体21与杆11还可以一体成型,生产时可根据要求定制。参照图1和图3,活动圆板31为中心有孔的圆板,活动圆板31与杆11间隙配合,用于杆11从活动圆板31圆心处的孔穿过,活动圆板31的个数为3到5个,本实施例中活动圆板31的数量为4个。活动圆板31还包括膨胀止水条51、注浆孔71和堵孔插杆72。膨胀止水条51与活动圆板31侧边贴合,膨胀止水条51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同样的材料制成,粘贴在活动圆板31的侧边上。注浆孔71开设在活动圆板31上,注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螺杆眼孔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设在外墙螺杆眼孔中的杆(11)、与杆(11)一端固定连接的内罩体(21)、多个间隔设在杆(11)上的活动圆板(31)、与杆(11)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外罩体(41)和与活动圆板(31)侧边贴合的膨胀止水条(51);/n所述杆(11)垂直穿过活动圆板(31)的圆心,所述活动圆板(31)与杆(11)间隙配合;/n所述杆(11)上靠近外罩体(41)的位置设有螺纹段(111);/n所述内罩体(21)、外罩体(41)和活动圆板(31)之间的墙体中填充有第一防水层(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螺杆眼孔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设在外墙螺杆眼孔中的杆(11)、与杆(11)一端固定连接的内罩体(21)、多个间隔设在杆(11)上的活动圆板(31)、与杆(11)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外罩体(41)和与活动圆板(31)侧边贴合的膨胀止水条(51);
所述杆(11)垂直穿过活动圆板(31)的圆心,所述活动圆板(31)与杆(11)间隙配合;
所述杆(11)上靠近外罩体(41)的位置设有螺纹段(111);
所述内罩体(21)、外罩体(41)和活动圆板(31)之间的墙体中填充有第一防水层(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螺杆眼孔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段(111)的长度大于杆(11)四分之一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螺杆眼孔封堵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圆板(31)和外罩体(41)的同一侧表面上均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全木黄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能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