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45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结构,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结构,包括内贴板和防渗结构,所述过渡板的外表面另一侧与外层护板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外层护板的外表面右侧与侧装板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侧装板的外表面右侧与外层板的外表面背部连接,所述外层板的外表面右侧中部与横轴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横轴的外表面左侧与挡片的外表面右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渡板和外层护板等的使用,所以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可以防止外墙壁的渗漏,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墙壁,从而使整个装置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方便使用者的操作,所以该装置可以达到可以防止建筑外墙渗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中常见的是墙壁,然而墙壁在做好之后往往可能因为材料的潮湿或者其他的原因可能回往外渗水或者其他的液体,所以往往可能会导致墙壁的损毁或者墙壁的表面浮酥或者脱落,然而现有的大多没有相对应的结构,所以针对此问题,可以设计出一种可以防止建筑外墙渗漏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结构,达到可以防止建筑外墙渗漏的目的。(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具有可以防止建筑外墙渗漏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结构,包括内贴板和防渗结构,所述防渗结构包括填充板、吸水层、导水管、导水板、内空层、过渡板、外层护板、外层板、横轴、侧装板、挡片、伸缩支撑腿、活动扣和触底板,所述内贴板的外表面右侧与吸水层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吸水层的外表面右侧与导水板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导水板的外表面与导水管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导水管的外表面右侧与内空层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内空层的外表面右侧与过渡板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过渡板的外表面另一侧与外层护板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外层护板的外表面右侧与侧装板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侧装板的外表面右侧与外层板的外表面背部连接,所述外层板的外表面右侧中部与横轴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横轴的外表面左侧与挡片的外表面右侧连接。优选的,所述横轴的外表面中部与伸缩支撑腿的外表面顶部连接,且伸缩支撑腿的外表面底部与活动扣的外表面顶部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扣的外表面底部与触底板的外表面顶部连接,且内贴板的外表面一侧镶嵌有填充板(201。优选的,所述外层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外层板的规格相同。优选的,所述挡片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挡片的规格相同。优选的,所述外层板的中部设置有圆口,且圆口的内径大于横轴的外径。(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吸水层、导水管、导水板、内空层、过渡板和外层护板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可以防止外墙壁的渗漏,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墙壁,从而使整个装置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方便使用者的操作,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可以防止建筑外墙渗漏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外层板、横轴、侧装板、挡片、伸缩支撑腿、活动扣和触底板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然后可以通过导水管将水导到内空层的内部,从而可以将水等液体流走,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方便让整个结构方便支撑,所以让使用者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侧装板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贴板、2防渗结构、201填充板、202吸水层、203导水管、204导水板、205内空层、206过渡板、207外层护板、208外层板、209横轴、210侧装板、211挡片、212伸缩支撑腿、213活动扣、214触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结构,包括内贴板1和防渗结构2,防渗结构2包括填充板201、吸水层202、导水管203、导水板204、内空层205、过渡板206、外层护板207、外层板208、横轴209、侧装板210、挡片211、伸缩支撑腿212、活动扣213和触底板214,内贴板1的外表面右侧与吸水层202的外表面左侧固定连接,吸水层202的外表面右侧与导水板204的外表面左侧固定连接,导水板204的外表面与导水管203的外表面一侧插接,导水管203的外表面右侧与内空层205的外表面左侧插接,内空层205的外表面右侧与过渡板206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过渡板206的外表面另一侧与外层护板207的外表面左侧固定连接,外层护板207的外表面右侧与侧装板210的外表面左侧焊接,侧装板210的外表面右侧与外层板208的外表面背部焊接,外层板208的外表面右侧中部与横轴209的外表面左侧焊接,横轴209的外表面左侧与挡片211的外表面右侧焊接,横轴209的外表面中部与伸缩支撑腿212的外表面顶部套接,且伸缩支撑腿212的外表面底部与活动扣213的外表面顶部活动连接,活动扣213的外表面底部与触底板214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且内贴板1的外表面一侧镶嵌有填充板201,外层板20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外层板208的规格相同,挡片2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挡片211的规格相同,外层板208的中部设置有圆口,且圆口的内径大于横轴209的外径,该建筑外墙防渗漏结构,通过吸水层202、导水管203、导水板204、内空层205、过渡板206和外层护板207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可以防止外墙壁的渗漏,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墙壁,从而使整个装置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方便使用者的操作,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可以防止建筑外墙渗漏的目的,通过外层板208、横轴209、侧装板210、挡片211、伸缩支撑腿212、活动扣213和触底板214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方便让整个结构方便支撑,所以让使用者更方便。在使用时,将该装置贴到墙壁上,然后调节伸缩这还曾退212等结构对其支撑,然后墙壁上的水可以通过吸水层202、导水板204等将墙壁上渗漏出来的水吸收,然后可以通过导水管203将水导到内空层205的内部,从而可以将水等液体流走,而过渡板206和外层护板207可以防止水汽的侵蚀。用判定法定义,设A~B为一道墙,若A~B墙线能够切割相关围护结构的为内墙,反之为外墙。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围护建筑物,使之形成室内、室外的分界构件称为外墙,它的功能有:承担一定荷载、遮挡风雨、保温隔热、防止噪音、防火安全等。综上所述,该建筑外墙防渗漏结构,通过吸水层202、导水管203、导水板204、内空层205、过渡板206和外层护板207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可以防止外墙壁的渗漏,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墙壁,从而使整个装置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方便使用者的操作,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可以防止建筑外墙渗漏的目的,通过外层板208、横轴209、侧装板210、挡片211、伸缩支撑腿212、活动扣213和触底板214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然后可以通过导水管203将水导到内空层205的内部,从而可以将水等液体流走,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方便让整个结构方便支撑,所以让使用者更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结构,包括内贴板(1)和防渗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结构(2)包括填充板(201)、吸水层(202)、导水管(203)、导水板(204)、内空层(205)、过渡板(206)、外层护板(207)、外层板(208)、横轴(209)、侧装板(210)、挡片(211)、伸缩支撑腿(212)、活动扣(213)和触底板(214),所述内贴板(1)的外表面右侧与吸水层(202)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吸水层(202)的外表面右侧与导水板(204)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导水板(204)的外表面与导水管(203)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导水管(203)的外表面右侧与内空层(205)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内空层(205)的外表面右侧与过渡板(206)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过渡板(206)的外表面另一侧与外层护板(207)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外层护板(207)的外表面右侧与侧装板(210)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侧装板(210)的外表面右侧与外层板(208)的外表面背部连接,所述外层板(208)的外表面右侧中部与横轴(209)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横轴(209)的外表面左侧与挡片(211)的外表面右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结构,包括内贴板(1)和防渗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结构(2)包括填充板(201)、吸水层(202)、导水管(203)、导水板(204)、内空层(205)、过渡板(206)、外层护板(207)、外层板(208)、横轴(209)、侧装板(210)、挡片(211)、伸缩支撑腿(212)、活动扣(213)和触底板(214),所述内贴板(1)的外表面右侧与吸水层(202)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吸水层(202)的外表面右侧与导水板(204)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导水板(204)的外表面与导水管(203)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导水管(203)的外表面右侧与内空层(205)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内空层(205)的外表面右侧与过渡板(206)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过渡板(206)的外表面另一侧与外层护板(207)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外层护板(207)的外表面右侧与侧装板(210)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侧装板(210)的外表面右侧与外层板(208)的外表面背部连接,所述外层板(208)的外表面右侧中部与横轴(209)的外表面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为检
申请(专利权)人:衡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