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眼显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90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眼显示结构,包括角度选择膜片,所述显示结构还包括屏幕、设于角度选择膜片朝向人眼一侧且倾斜设置的第一半透半反膜片和设于角度选择膜片远离人眼一侧的第二半透半反膜片,第一半透半反膜片与角度选择膜片及设于第一半透半反膜片斜上方且面向角度选择膜片的屏幕围合形成光线行走空间,所述第二半透半反膜片远离人眼的一侧面为向外凸出的曲面,所述角度选择膜片与第二半透半反膜片之间设有通过相向或反向运动以调节间距的间距调节结构。该结构设置,透视效率提高;并且通过最外侧的反射镜位置调节,实现人眼所看图像的清晰度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眼显示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近眼显示结构。
技术介绍
增强现实(AR,AugmentedReality)领域核心技术之一是穿透式光学显示系统,它可以使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叠加在用户的真实视觉上,是使虚拟图像和真实图像无缝融合。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结合,将带给用户全新的体验。目前AR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游戏、零售、教育、工业以及医疗等领域。目前,增强现实技术通常采用穿透式光学显示方式,包括有全息光栅、反射波导、普通反射棱镜和自由曲面棱镜等方案。现有的光学显示结构中,高亮度屏幕一般均为不透明屏幕,其设置的位置通常会影响透视效果。并且,在需要调整焦距时,通常是通过调节屏幕的位置来实现。若需要旋转调整屏幕位置,则图像也会跟着旋转,同时还需要考虑屏幕走线上电的问题。此外,在AR眼镜需要配备近视调节功能时,需要加装额外的近视调节装置,导致整体结构增大,增加成本,降低了佩带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近眼显示结构,目的是避免屏幕影响透视效果,且可便于实现人眼所看图像的清晰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近眼显示结构,包括角度选择膜片,所述显示结构还包括屏幕、设于角度选择膜片朝向人眼一侧且倾斜设置的第一半透半反膜片和设于角度选择膜片远离人眼一侧的第二半透半反膜片,第一半透半反膜片与角度选择膜片及设于第一半透半反膜片斜上方且面向角度选择膜片的屏幕围合形成光线行走空间,所述第二半透半反膜片远离人眼的一侧面为向外凸出的曲面,所述角度选择膜片与第二半透半反膜片之间设有通过相向或反向运动以调节间距的间距调节结构。所述间距调节结构为通过正反转调节第二半透半反膜片以调节间距的旋转调距结构。所述旋转调距结构为设于第二半透半反膜片与角度选择膜片套接端的螺纹配合结构。所述螺纹配合结构包括设于第二半透半反膜片朝向角度选择膜片一侧的内螺纹段和设于角度选择膜片朝向第二半透半反膜片一侧与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所述螺纹配合结构包括设于第二半透半反膜片朝向角度选择膜片一侧的外螺纹段和设于角度选择膜片朝向第二半透半反膜片一侧与外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段。所述角度选择膜片包括角度选择镜片和设于角度选择镜片靠近人眼一侧面的角度选择膜,所述角度选择膜对零到四十五度之间入射的光呈反射状态,对其他角度的光呈投射状态。所述第一半透半反膜片包括透明镜片和镀于透明镜片表面的半透半反膜。所述第二半透半反膜为中心对称的凸透镜,凸透镜远离人眼的一侧面为中心对称的曲面,所述曲面的表面镀有半透半反膜。所述角度选择膜片、第一半透半反膜片及第二半透半反膜片与人眼共光轴设置。所述显示结构还包括设于曲面外侧的凹透镜。所述屏幕为OLED或LED显示屏。采用上述显示结构的光线反射及透射流程为:屏幕发出的光线射向角度选择膜片,角度选择膜片对该入射角的光呈反射状态,使得入射的光线反射向第一半透半反膜片,50%的光被第一半透半反膜片反射回角度选择膜片,此时的光线角度可透射过角度选择膜片,之后射向第二半透半反膜片,第二半透半反膜片反射的光线依次透过角度选择膜片、第一半透半反膜片进入人眼成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屏幕设于膜片斜上方,不遮挡透视区域,也不需要屏幕本身是透明的结构,该结构设置,透视效率提高;并且通过最外侧的反射镜位置调节,实现人眼所看图像的清晰度调整。通过设置成旋转间距调节结构,在旋转调节时,图像不会跟着旋转,无需考虑屏幕走线上电的问题。该近眼显示结构可实现AR眼镜的近视调节功能,使用简便,不需要加装额外的近视调节装置,体积小,成本低。相比于切换近视镜片,可实现0-7D的连续调节,跟视力的匹配度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调节间距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半透半反膜片与角度选择膜片螺纹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在最外侧设置凹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设置第二补偿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角度选择膜片;2、屏幕;3、人眼;4、第一半透半反膜片;5、第二半透半反膜片;6、凹透镜;7、第二补偿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近眼显示结构,包括角度选择膜片1,所述显示结构还包括屏幕2、设于角度选择膜片1朝向人眼3一侧且倾斜设置的第一半透半反膜片4和设于角度选择膜片1远离人眼3一侧的第二半透半反膜片5,第一半透半反膜片4与角度选择膜片1及设于第一半透半反膜片斜上方且面向角度选择膜片的屏幕2围合形成光线行走空间,第二半透半反膜片5远离人眼的一侧面为向外凸出的曲面,角度选择膜片1与第二半透半反膜片5之间设有通过相向或反向运动以调节间距的间距调节结构。该近眼显示结构中,屏幕可采用OLED或LED显示屏;屏幕设于膜片斜上方,不遮挡透视区域,也不需要屏幕本身是透明的结构,该结构设置,透视效率提高。角度选择膜片用于对屏幕图像的光全反射向第一半透半反膜片(第一次反射为透镜内全反射),并接收第一半透半反膜片及第二半透半反膜片正反方向透视的光,其中,接收第一半透半反膜片反射的光投射向第二半透半反膜片,接收第二半透半反膜片反射的光透射向第一半透半反膜片;第一半透半反膜片用于将角度选择膜片反射的光部分反射回角度选择膜片,并透射从角度选择膜片穿过的第二半透半反膜片反射的光线;第二半透半反膜片用于反射角度选择膜片透射的光线。采用上述显示结构的光线反射及透射流程为:屏幕发出的光线射向角度选择膜片,角度选择膜片对该入射角的光呈反射状态,使得入射的光线反射向第一半透半反膜片,50%的光被第一半透半反膜片反射回角度选择膜片,此时的光线角度可透射过角度选择膜片,之后射向第二半透半反膜片,第二半透半反膜片反射的光线依次透过角度选择膜片、第一半透半反膜片进入人眼成像。其中,间距调节机构可采用横向拉伸调节或者旋转调节的形式,横向拉伸调节需要额外增加结构,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眼显示结构,包括角度选择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结构还包括屏幕、设于角度选择膜片朝向人眼一侧且倾斜设置的第一半透半反膜片和设于角度选择膜片远离人眼一侧的第二半透半反膜片,第一半透半反膜片与角度选择膜片及设于第一半透半反膜片斜上方且面向角度选择膜片的屏幕围合形成光线行走空间,所述第二半透半反膜片远离人眼的一侧面为向外凸出的曲面,所述角度选择膜片与第二半透半反膜片之间设有通过相向或反向运动以调节间距的间距调节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眼显示结构,包括角度选择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结构还包括屏幕、设于角度选择膜片朝向人眼一侧且倾斜设置的第一半透半反膜片和设于角度选择膜片远离人眼一侧的第二半透半反膜片,第一半透半反膜片与角度选择膜片及设于第一半透半反膜片斜上方且面向角度选择膜片的屏幕围合形成光线行走空间,所述第二半透半反膜片远离人眼的一侧面为向外凸出的曲面,所述角度选择膜片与第二半透半反膜片之间设有通过相向或反向运动以调节间距的间距调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近眼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结构为通过正反转调节第二半透半反膜片以调节间距的旋转调距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眼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距结构为设于第二半透半反膜片与角度选择膜片套接端的螺纹配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近眼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配合结构包括设于第二半透半反膜片朝向角度选择膜片一侧的内螺纹段和设于角度选择膜片朝向第二半透半反膜片一侧与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猛
申请(专利权)人:唯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