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及整流桥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82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5
本申请涉及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及整流桥检测系统,属于整流桥测试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第一继电器组和第二继电器组,两者各自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用于与整流桥的管脚形成一一对应连接,以及两者中,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一输出端口,另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输出端口;驱动模块,用于与两者的各个继电器控制端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同时向驱动模块发送两个控制信号,使得两者各自有一个继电器导通,以形成选中整流桥中对应的一个二极管用于单独测试。通过本申请,有助于满足大批量整流桥测试下的效率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及整流桥检测系统
本申请属于整流桥测试
,具体涉及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及整流桥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电源电路堪称电子产品的心脏,整流桥在电源电路中起到整流作用,是AC-DC转换中的核心元件。因此,整流桥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整个电子电路的整体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流桥通常是由两只或四只整流二极管作桥式连接组成,内部有两只整流二极管的为半桥,四只的则称为全桥。以全桥整流桥为例,如图1所示,图1为全桥整流桥的结构示意图,全桥整流桥外有四个引出端,两只二极管负极的连接点是全桥直流输出端的正极,两只二极管正极的连接点是全桥直流输出端的负极,其余两端为交流电输入端。在全桥整流桥的IQC检验中,需要对全桥整流桥来料测试电性能,由于每个全桥整流桥内部都包含四个二极管,测试时需要对四个二极管分别进行测试。采用人工手动切换管脚测试情况下,在零星数量测试时尚且可以满足要求,但在大多数电子工厂中,对于物料进料检验都是需要大比例抽测甚至全检的,每天测试检验整流桥的数量动辄可以万计,此情况下,采用人工手动切换管脚测试,测试效率就显得非常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及整流桥检测系统,有助于满足大批量整流桥测试下的效率需求。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包括:第一继电器组和第二继电器组,两者各自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用于与整流桥的管脚形成一一对应连接,以及所述两者中,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一输出端口,另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输出端口;驱动模块,用于与所述两者的各个继电器控制端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同时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两个控制信号,使得所述两者各自有一个继电器导通,以形成选中整流桥中对应的一个二极管用于单独测试。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以及多种功能键,用于触发所述单片机执行相应的功能指令,所述功能指令包括:测试启停指令、手自动模式切换指令以及测试速度切换指令,其中,所述测试速度用于指示每次测试一个二极管的测试时长。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检测模式为自动测试模式,则当接收到开始测试指令时,确定当前选择的所述测试速度,基于预设的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组各自的继电器导通顺序,根据当前选择的所述测试速度,间隔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两个控制信号,其中,每次发送的两个控制信号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组下各自对应顺次的继电器导通。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检测模式为手动测试模式,每当接收到一次开始测试指令时,基于预设的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组各自的继电器导通顺序,执行一次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两个所述控制信号,其中,每次发送的两个控制信号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组下各自对应顺次的继电器导通。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多个驱动单元,每个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对应控制一个继电器的通断,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由两个三极管串联形成的二级放大电路。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采用集成有多路达林顿管的芯片,每路达林顿管作为一个驱动单元用于对应控制一个继电器的通断。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测试治具,用于使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组各自继电器触点的一端通过所述测试座与整流桥的管脚形成一一对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组的继电器采用电磁继电器或者固态继电器。进一步地,如果整流桥为全桥整流桥,则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组各自具有四个继电器。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整流桥检测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所述装置;以及二极管测试仪,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与所述装置连接,所述二极管测试仪用于向整流桥提供测试电源,以及显示整流桥中的二极管的测试结果。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第一继电器组和第二继电器组的各个继电器一端与整流桥的管脚形成一一对应连接,控制模块同时向驱动模块发送两个控制信号,使得第一继电器组和第二继电器组各自有一个继电器导通,以形成选中整流桥中对应的一个二极管用于单独测试,以替代人工手动切换管脚测试,来满足大批量整流桥测试下的效率需求。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全桥整流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整流桥检测系统的框图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1包括:第一继电器组11和第二继电器组12,两者各自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用于与整流桥2的管脚形成一一对应连接,以及所述两者中,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一输出端口13a,另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输出端口13b;驱动模块14,用于与所述两者的各个继电器控制端连接;控制模块15,用于同时向所述驱动模块14发送两个控制信号,使得所述两者各自有一个继电器导通,以形成选中整流桥2中对应的一个二极管用于单独测试。上述方案中,第一输出端口13a和第二输出端口13b用于连接外部仪器,该外部仪器用于二极管测试。控制模块15利用驱动模块14,可实现对第一继电器组11和第二继电器组12中继电器的通断进行选择,进而可实现线路切换功能。基于上述的能够实现的线路切换功能,本申请进行如下设置,控制模块15每次向驱动模块14发送两个控制信号,使得第一继电器组11和第二继电器组12各自有一个继电器导通,每次导通的两个继电器形成的是选中接入整流桥2中对应的一个二极管用于单独测试。如图2所示,图2以全桥整流桥2为例,示出的第一继电器组11和第二继电器组12各自具有四个继电器,图2中采用八个单刀单掷型继电器和整流桥2的四个引脚相连,八个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继电器组和第二继电器组,两者各自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用于与整流桥的管脚形成一一对应连接,以及所述两者中,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一输出端口,另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输出端口;/n驱动模块,用于与所述两者的各个继电器控制端连接;/n控制模块,用于同时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两个控制信号,使得所述两者各自有一个继电器导通,以形成选中整流桥中对应的一个二极管用于单独测试。/n

【技术特征摘要】
1.整流桥检测时选择整流桥二极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继电器组和第二继电器组,两者各自继电器触点的一端用于与整流桥的管脚形成一一对应连接,以及所述两者中,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一输出端口,另一者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输出端口;
驱动模块,用于与所述两者的各个继电器控制端连接;
控制模块,用于同时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两个控制信号,使得所述两者各自有一个继电器导通,以形成选中整流桥中对应的一个二极管用于单独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单片机;以及
多种功能键,用于触发所述单片机执行相应的功能指令,所述功能指令包括:测试启停指令、手自动模式切换指令以及测试速度切换指令,其中,所述测试速度用于指示每次测试一个二极管的测试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检测模式为自动测试模式,则当接收到开始测试指令时,确定当前选择的所述测试速度,基于预设的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组各自的继电器导通顺序,根据当前选择的所述测试速度,间隔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两个控制信号,其中,每次发送的两个控制信号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组下各自对应顺次的继电器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检测模式为手动测试模式,每当接收到一次开始测试指令时,基于预设的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洁张成成李文涛王小龙冯体艳时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