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冻土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81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久性冻土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属于公路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半圆形防护柱、防护锥、横接、竖接、导风通道、防护栏杆、连接片、铆钉、射钉和路基;沿公路方向,在公路防护栏杆外侧对称设置半圆形防护柱,防护柱上安装横接和竖接进行强度加固,防护柱侧壁与防护栏杆紧贴且固定,在防护柱下部设置防护锥,防护锥大部分位于地下,椎体顶端直径较小的圆面与防护柱下部连接,道路两侧的防护锥通过导风通道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更换单元多,维修性好,可有效避免路基部位土壤受环境影响出现剧烈温度变化,导致路基出现沉降或胀裂现象,可缩短公路维护周期和人力资源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永久性冻土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
本技术属于公路设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永久性冻土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
技术介绍
随城乡建设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公路网辐射范围越来越广,在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遇到冻土区域,冻土区域特征分布明显,主要分布在高海拔、高纬度的东北大小兴安岭北部、青藏高原以及天山等地区。多年冻土是公路建设的一项世界性难题,由于其会随着季节影响交替不断的冻结、融化,进而导致路基冻胀、下沉,严重影响公路通车。在冻土地区施工,至少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方面,全球变暖带来的气温升高,会使冻土消融,另一方面,人类工程活动会改变冻土相对稳定的水热环境,使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水分减小,导致植被死亡等,将涉及更大面积的冻土消融。只有保护冻土,才能保证路基稳定。冻土作为建(构)筑物地基主要有地基承载力、稳定性、沉降、水平横移、渗透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由于我国地缘辽阔,地形复杂,环境因素对公路影响甚大,在气候变暖、多年冻土整体呈现退化趋势的背景下,路基的稳定性问题尤其显得突出,为此,保护冻土区域,是解决公路建设的基本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永久性冻土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主要通过冷气流由一侧进入向半圆形防护柱,沿柱壁进入防护锥,经导风通道流入另一侧的防护锥中,后沿柱壁流出。避免路基部位土壤受环境影响出现剧烈温度变化,导致路基出现沉降或胀裂现象,可缩短公路维护周期和人力资源成本。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永久性冻土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包括半圆形防护柱、防护锥、横接、竖接、导风通道、防护栏杆、连接片、铆钉、射钉和路基,沿公路方向,在公路防护栏杆外侧每间隔1.0-1.2m对称设置半圆形防护柱,半圆形防护柱与地面垂直,其横截面半圆直径为25-30cm,在半圆形防护柱上每隔20-30cm安装1个半圆形横接,横接两端与半圆形防护柱固定,并与半圆形防护柱形成整圆,安装竖接与每个横接固定,固定点位于横接半圆中心位置;在距离半圆形防护柱顶端5-8cm处,通过连接片、铆钉和射钉与防护栏杆紧贴固定;防护锥顶端圆直径为25-30cm,与半圆形防护柱底端无缝连接,连接处距路基表面10-15cm;防护锥底端距路基表面35-40cm,其底端圆直径为30-35cm;在距防护锥底端5-8cm处,在防护锥侧壁开一个长25cm-30cm、宽15cm-20cm的通风口,公路两侧对称半圆形防护柱通过导风通道连接,导风通道平行公路方向;风力由一侧吹向半圆形防护柱,沿柱壁进入防护锥,经导风通道流入另一侧的防护锥中,后沿柱壁流出;冬季能够产生空气对流,改变路基和路基边坡土体与大气的热交换过程,起到较好的地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同时可避免路基部位土壤受环境影响出现剧烈温度变化,导致路基出现沉降或胀裂现象,可缩短公路维护周期和人力资源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的半圆形防护柱、防护锥、横接和竖接均采用钢塑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接必须与半圆形防护柱顶端、底端连接,形成整圆。进一步地,所述的半圆形防护柱,可使用1-3根竖接与横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导风通道与防护锥连接面呈光滑微弧形。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片为铁片,厚度0.5-0.8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效果和优点是冬季能够产生空气对流,改变路基和路基边坡土体与大气的热交换过程,起到较好的地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同时结构简单,可更换单元多,维修性好,可避免路基部位土壤受环境影响出现剧烈温度变化,导致路基出现沉降或胀裂现象,可缩短公路维护周期和人力资源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永久性冻土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立面图。图2为永久性冻土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中图2的A-A剖面图。图中,1为半圆形防护柱;2为防护锥;3为横接;4为竖接;5为导风通道;6为防护栏杆;7为连接片;8为铆钉;9为射钉;10为路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永久性冻土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包括半圆形防护柱1、防护锥2、横接3、竖接4、导风通道5、防护栏杆6、连接片7、铆钉8、射钉9和路基10,沿公路方向,在公路防护栏杆外侧每间隔1.0-1.2m对称设置半圆形防护柱1,半圆形防护柱1与地面垂直,其横截面半圆直径为25-30cm,在半圆形防护柱1上每隔20-30cm安装1个半圆形横接3,横接3两端与半圆形防护柱1固定,并与半圆形防护柱1形成整圆,安装竖接4与每个横接3固定,固定点位于横接3半圆中心位置;在距离半圆形防护柱1顶端5-8cm处,通过连接片7、铆钉8和射钉9与防护栏杆6紧贴固定;防护锥2顶端圆直径为25-30cm,与半圆形防护柱1底端无缝连接,连接处距路基10表面10-15cm;防护锥2底端距路基10表面35-40cm,其底端圆直径为30-35cm;在距防护锥2底端5-8cm处,在防护锥2侧壁开一个长25cm-30cm、宽15cm-20cm的通风口,公路两侧对称半圆形防护柱1通过导风通道5连接,导风通道5平行公路方向;风力由一侧吹向半圆形防护柱1,沿柱壁进入防护锥2,经导风通道5流入另一侧的防护锥2中,后沿柱壁流出;半圆形防护柱1、防护锥2、横接3和竖接4均采用钢塑材料;横接3必须与半圆形防护柱1顶端、底端连接,形成整圆;半圆形防护柱1,可使用1-3根竖接4与横接3连接;导风通道5与防护锥2连接面呈光滑微弧形;连接片7为铁片,厚度0.5-0.8cm;冬季能够产生空气对流,改变路基和路基边坡土体与大气的热交换过程,起到较好的地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实施例2根据科学实验分析风力流动过程,可对装置形状加以变换,使装置工作效率更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永久性冻土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形防护柱(1)、防护锥(2)、横接(3)、竖接(4)、导风通道(5)、防护栏杆(6)、连接片(7)、铆钉(8)、射钉(9)和路基(10),/n沿公路方向,在公路防护栏杆外侧每间隔1.0-1.2m对称设置半圆形防护柱(1),半圆形防护柱(1)与地面垂直,其横截面半圆直径为25-30cm,在半圆形防护柱(1)上每隔20-30cm安装1个半圆形横接(3),横接(3)两端与半圆形防护柱(1)固定,并与半圆形防护柱(1)形成整圆,安装竖接(4)与每个横接(3)固定,固定点位于横接(3)半圆中心位置;在距离半圆形防护柱(1)顶端5-8cm处,通过连接片(7)、铆钉(8)和射钉(9)与防护栏杆(6)紧贴固定;防护锥(2)顶端圆直径为25-30cm,与半圆形防护柱(1)底端无缝连接,连接处距路基(10)表面10-15cm;防护锥(2)底端距路基(10)表面35-40cm,其底端圆直径为30-35cm;在距防护锥(2)底端5-8cm处,在防护锥(2)侧壁开一个长25cm-30cm、宽15cm-20cm的通风口,公路两侧对称半圆形防护柱(1)通过导风通道(5)连接,导风通道(5)平行公路方向;风力由一侧吹向半圆形防护柱(1),沿柱壁进入防护锥(2),经导风通道(5)流入另一侧的防护锥(2)中,后沿柱壁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永久性冻土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形防护柱(1)、防护锥(2)、横接(3)、竖接(4)、导风通道(5)、防护栏杆(6)、连接片(7)、铆钉(8)、射钉(9)和路基(10),
沿公路方向,在公路防护栏杆外侧每间隔1.0-1.2m对称设置半圆形防护柱(1),半圆形防护柱(1)与地面垂直,其横截面半圆直径为25-30cm,在半圆形防护柱(1)上每隔20-30cm安装1个半圆形横接(3),横接(3)两端与半圆形防护柱(1)固定,并与半圆形防护柱(1)形成整圆,安装竖接(4)与每个横接(3)固定,固定点位于横接(3)半圆中心位置;在距离半圆形防护柱(1)顶端5-8cm处,通过连接片(7)、铆钉(8)和射钉(9)与防护栏杆(6)紧贴固定;防护锥(2)顶端圆直径为25-30cm,与半圆形防护柱(1)底端无缝连接,连接处距路基(10)表面10-15cm;防护锥(2)底端距路基(10)表面35-40cm,其底端圆直径为30-35cm;在距防护锥(2)底端5-8cm处,在防护锥(2)侧壁开一个长25cm-30cm、宽15cm-20cm的通风口,公路两侧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高忠慧吴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