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烯脱硫废水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260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乙烯脱硫废水的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碱洗塔、废水换热器、废水加热器、氧化反应装置,废水换热器上设置有物料进口、物料出口、热源进口以及热源出口,碱洗塔上设置有碱液循环管线;氧化反应装置出来的氧化水从所述热源进口进入废水换热器中,热源出口连接有成品罐,碱液循环管线连接有脱硫废水支管,脱硫废水支管与所述物料进口连接,物料出口连接废水加热器;氧化反应装置内双侧壁对称设置有微界面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处理系统通过布设了微界面发生器后,提高反应相界面的接触,不需要使用催化剂、或者少添加催化剂也能获得良好的废水处理效果,实现了能耗低,节约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乙烯脱硫废水的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乙烯脱硫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乙烯脱硫废水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乙烯是石油化工的主要代表产品,在石油化工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乙烯产量的增加,能够带动和促进三大合成材料和其他有机材料的增加,可以说,乙烯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工业水平的主要标志。所以国家大力发展乙烯工业,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环境问题,乙烯生产过程中,就会必不可少的产生一些废水废气等。在乙烯装置的生产运行中,由于洗涤脱除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酸性气体会产生大量的废碱液,而废碱液的主要成分为硫化物、残存的氢氧化钠和黄油,由于其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经常给下游的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影响污水排放标准,是困扰乙烯装置的老大难问题。目前,对各种废碱液的处理,国内外生产厂家大多采用湿式氧化技术。最近,吉林乙烯装置投产时,采用湿式氧化法处理碱洗塔脱硫废液,与生产装置同时投产。流程简单,效果良好,脱硫率达90%以上。这一方法是以聚酞菁钴为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将来自碱洗塔的含硫废水中的硫醇钠和硫化纳分别氧化为二硫化物RSSR和Na2S2O3,主要条件空气:废液=100:1(体积);催化剂用量5ppm/m3废液,常温常压,接触时间3-5小时,经处理后,废水含硫量由4-5g/l降至0.5g/l以下,汇入厂污水站后为lmg/1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上述湿式氧化处理过程中,通过采用了催化剂后,虽然操作温度和压力不高,基本可以实现在常温常压下操作,但是采用了催化剂后本身成本比较高,后续反应结束后,还要考虑催化剂的后续回收、处理的问题,操作非常不便,无形之中多增加了很多后续工作。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烯脱硫废水的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通过布设微界面发生器后,提高了两相之间的传质效果,该微界面发生器可以将气泡打碎成微米级别的气泡,从而增加气相与液相之间的相界面积,使得氧气可以与乙烯脱硫废水更好的融合形成气液乳化物,提高氧化反应效率,同时由于乙烯脱硫废水中的氧气被打碎成小气泡后,气体体积变小,从而减缓了气泡上浮的浮力,使得氧气在乙烯脱硫废水中停留的时间更长,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增加了反应相界面的传质效果。同时,通过采用了微界面发生器后,整个处理系统不需要采用催化剂,就可以实现常温常压操作,不采用催化剂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免去了催化剂需要后续回收、处理,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的出现,整个处理方法操作更为简便快捷,操作流程也相应的简化许多。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处理系统进行乙烯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操作简便、操作条件更加温和,能耗低,处理后的乙烯脱硫废水中,有害物去除率可达99%左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乙烯脱硫废水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碱洗塔、废水换热器、废水加热器、氧化反应装置,所述废水换热器上设置有物料进口、物料出口、热源进口以及热源出口,所述碱洗塔上设置有碱液循环管线;所述氧化反应装置出来的氧化水从所述热源进口进入所述废水换热器中,所述热源出口连接有成品罐,所述碱液循环管线连接有脱硫废水支管,所述脱硫废水支管与所述物料进口连接,所述物料出口连接所述废水加热器;所述氧化反应装置内双侧壁对称设置有微界面发生器,所述微界面发生器用于分散破碎气体成气泡,所述氧化反应装置的底璧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微界面发生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氧化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氧化反应器、二级氧化反应器,所述一级氧化反应器氧化处理后的氧化水继续进入所述二级氧化反应器进行氧化处理。本技术所需处理的乙烯废碱液中含有高浓度的硫化钠、硫氢化钠、硫醇盐与硫代硫酸盐、酚类等物质。与此同时,在碱洗过程中裂解气中烃类聚合物进入废液,在废液表面还会存在一层黄色的油状物,以油包水型的乳状液存在,这些废液目前主要采用湿式氧化技术进行处理,但是在湿式氧化处理过程中,采用了催化剂后,虽然操作温度和压力不高,基本可以实现在常温常压下操作,但是采用了催化剂后本身成本比较高,后续反应结束后,还要考虑催化剂的后续回收、处理的问题,操作非常不便,无形之中多增加了很多后续工作。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专门针对乙烯脱硫废水处理的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通过在氧化反应装置底部设置有微界面发生器,将进入氧化反应装置的空气或氧气打碎分散成气泡,使得气泡与废水形成气液乳化物,从而增加了气体与废水之间的相界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反应效率,增加了反应相界面的传质效果后,使得氧气尽可能的多融入到废水中,这样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也能保证良好的处理效果,不需要采用催化剂,或者为了保证更优的处理效果,也可少添加一些催化剂,可充分降低传统工艺采用催化剂的量,根据实际操作工况可自由选择添加或不添加催化剂。优选地,所述微界面发生器为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优选地,所述氧化反应装置内的底部设置有微界面发生器,所述微界面发生器的个数为3个,每个所述微界面发生器均与所述进气口连通,这样既可以兼顾到成本,又能保证传质效果。其中两个微界面发生器设置底部侧壁对称的位置上,通过对冲已达到更优的传质效果,另外一个微界面发生器设置在氧化反应装置的最底部。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所采用的微界面发生器可实现在多相反应介质进入反应器之前,将多相反应介质中的气相和/或液相在微界面发生器中通过机械微结构和/或湍流微结构,以预设作用方式破碎成直径为微米级别的微气泡和/或微液滴,以增大反应过程中气相和/或液相与液相和/或固相之间的相界传质面积,提高各反应相之间的传质效率,在预设温度和/或预设压强范围内强化多相反应。该微界面发生器可用于气-液、液-液、液-固、气-液-液、气-液-固以及液-液-固等多相反应介质进行的反应,其具体结构可根据流经介质的不同进行自由选择,关于其具体结构以及具体功能作用之前的专利、文献中也有相应的记载,在此不做额外赘述。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对本系统中的氧化反应装置的高度、长度、直径、废水流速等因素对进气口的数量和位置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地供气效果,提高氧化降解率。本技术的微界面发生器通过内设管道的方式将其设置在氧化反应装置内中下部的位置,管道可以起到固定支撑微界面发生器的作用,每个微界面发生器都与一个支管连接,然后所有支管汇总到一个总管,总管再与进气口连接,这样设计微界面发生器的位置,可以使得分散打碎后的气体与液体更好的实现两相之间的传质。本技术的氧化反应装置包括了两级氧化反应器,每一级的氧化反应器的结构是一致的,均在反应器内的下部设置有微界面发生器,两级氧化反应器内的微界面发生器均通过进气口与空压装置连接。通过设置两级氧化反应器以强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另外,在本技术的方案中,先将乙烯脱硫废水经过废水换热器、废水加热器进行加热后,再进入氧化反应装置中,经过了氧化反应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乙烯脱硫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碱洗塔、废水换热器、废水加热器、氧化反应装置,所述废水换热器上设置有物料进口、物料出口、热源进口以及热源出口,所述碱洗塔上设置有碱液循环管线;/n所述氧化反应装置出来的氧化水从所述热源进口进入所述废水换热器中,所述热源出口连接有成品罐,所述碱液循环管线连接有脱硫废水支管,所述脱硫废水支管与所述物料进口连接,所述物料出口连接所述废水加热器;/n所述氧化反应装置内双侧壁对称设置有微界面发生器,所述微界面发生器用于分散破碎气体成气泡,所述氧化反应装置的底璧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微界面发生器通过管道连接;/n所述氧化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氧化反应器、二级氧化反应器,所述一级氧化反应器氧化处理后的氧化水继续进入所述二级氧化反应器进行氧化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烯脱硫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碱洗塔、废水换热器、废水加热器、氧化反应装置,所述废水换热器上设置有物料进口、物料出口、热源进口以及热源出口,所述碱洗塔上设置有碱液循环管线;
所述氧化反应装置出来的氧化水从所述热源进口进入所述废水换热器中,所述热源出口连接有成品罐,所述碱液循环管线连接有脱硫废水支管,所述脱硫废水支管与所述物料进口连接,所述物料出口连接所述废水加热器;
所述氧化反应装置内双侧壁对称设置有微界面发生器,所述微界面发生器用于分散破碎气体成气泡,所述氧化反应装置的底璧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微界面发生器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氧化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氧化反应器、二级氧化反应器,所述一级氧化反应器氧化处理后的氧化水继续进入所述二级氧化反应器进行氧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脱水机,所述脱水机与所述碱洗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炳周政张锋李磊孟为民王宝荣杨高东罗华勋杨国强田洪舟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