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338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包括:壳体,具有泵入口和泵出口;缸体,通过缸体滑动轴承转动装配在所述壳体内,缸体上设有缸孔,以供柱塞滑动装配;主轴,通过主轴滑动轴承转动装配在所述壳体内,主轴与所述缸体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带动缸体转动;还包括:壳体流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泵出口连通;第一轴承孔,设置在主轴滑动轴承上,连通壳体流道和主轴滑动轴承的内腔,供泵出口的水流向主轴的外周面以向主轴提供静压支撑;第二轴承孔,设置在缸体滑动轴承上,连通壳体流道和缸体滑动轴承的内腔,供泵出口的水流向缸体的外周面以向缸体提供静压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
,具体涉及一种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
技术介绍
水液压柱塞泵是水液压系统中的核心动力元件,为水液压系统供应一定压力和流量的介质,满足水液压系统的使用需求。授权公告号为CN20177170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柱塞泵,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主轴、旋转缸体、斜盘以及柱塞滑靴组件,旋转缸体由主轴驱动转动,柱塞滑靴组件的柱塞滑动装配在缸体的缸孔内,柱塞滑靴组件的滑靴始终紧贴在斜盘上滑动,当柱塞滑靴组件的柱塞与缸体的缸孔形成的容腔扩大时,水从泵入口进入容腔,随着主轴的转动,当柱塞滑靴组件的柱塞与缸体的缸孔形成的容腔缩小时,水的压力升高,并从泵出口排出,当主轴带动缸体旋转一周,每个柱塞滑靴组件完成一次吸水、压水过程,此即为水柱塞泵的工作过程。现有技术中的潜水器在从水面下潜到设定深度时,一般是先快速下潜,在即将达到预定位置时,再缓慢下潜,以提高潜水器的下潜效率和下潜位置精度,具体的,潜水器快速下潜时需要水柱塞泵有较大的转速,以迅速将水压入潜水器的压载水舱,增加潜水器的重量,以克服浮力进行快速下潜;潜水器缓慢下潜时需要水柱塞泵有较小的转速,以缓慢将水压入潜水器的压载水舱,进而使潜水器克服浮力缓慢下潜至设定深度。上述专利中的水柱塞泵采用滑动轴承对缸体和主轴进行支撑,在主轴高速旋转时滑动轴承与主轴、缸体之间均形成水膜,以实现动压支撑,但在主轴低速旋转时形成的水膜稳定性较差,不能满足上述潜水器的缓慢下潜要求。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滑动轴承对缸体和主轴进行支撑的水柱塞泵,在主轴低速旋转时形成的水膜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的技术方案是: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包括:壳体,具有泵入口和泵出口;缸体,通过缸体滑动轴承转动装配在所述壳体内,缸体上设有缸孔,以供柱塞滑动装配;主轴,通过主轴滑动轴承转动装配在所述壳体内,主轴与所述缸体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带动缸体转动;还包括:壳体流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泵出口连通;第一轴承孔,设置在主轴滑动轴承上,连通壳体流道和主轴滑动轴承的内腔,供泵出口的水流向主轴的外周面以向主轴提供静压支撑;第二轴承孔,设置在缸体滑动轴承上,连通壳体流道和缸体滑动轴承的内腔,供泵出口的水流向缸体的外周面以向缸体提供静压支撑。有益效果是:缸体滑动轴承和主轴滑动轴承引入静压支撑,在泵低速转动时静压支撑起主要作用,高速转动时动静压协同支撑,可极大改善水液压柱塞泵在低速和高速转动时的支撑特性,提高其工作性能。而且,缸体滑动轴承和主轴滑动轴承引入的静压支撑是利用泵出口的高压水,不需要额外辅助动力源,有利于泵的小型化。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流道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壳体流道内水的压力。有益效果是:使缸体滑动轴承和主轴滑动轴承的静压支撑的压力不受泵出口的压力影响,提高了静压支撑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流道包括压力输入流道、第一输出流道和第二输出流道,压力输入流道连通泵出口和安装孔,第一输出流道连通安装孔和第一轴承孔,第二输出流道连通安装孔和第二轴承孔。有益效果是:第一输出流道和第二输出流道共用一个安装孔内的流量调节阀,不仅简化了壳体流道,而且节省成本。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阀套,阀套具有阀腔,阀套上依次布置有进水孔、出水孔以及调压孔;阀腔内设有上节流阀芯和下调压阀芯,上节流阀芯与阀套之间形成节流阀口,下调节阀芯与阀套之间形成调节阀口;阀腔内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向下调压阀芯施加弹性作用力,以驱使下调压阀芯朝着扩大调压阀口的方向移动;进水孔,连通节流阀口和压力输入流道;出水孔,连通调节阀口和相应输出流道;调压孔,处于下调压阀芯下方,通过压力补偿流道与泵出口连通;泵出口的水由压力输入流道、进水孔进入阀腔,经节流阀口节流后从出水孔流到相应输出流道;泵出口的水经压力补偿流道、调压孔顶推下调压阀芯,以驱使下调压阀芯朝着缩小调节阀口的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上节流阀芯和下调压阀芯均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套筒,两个套筒的开口相对布置,所述弹性件为压簧,压簧的两端分别处于相应套筒内;所述阀腔内于下调压阀芯的下方固设有下挡块,下挡块用于对下调压阀芯限位;所述阀腔内于上节流阀芯的上方设有上挡块,上挡块用于对上节流阀芯限位。有益效果是:弹性件为压簧,且压簧的两端分别处于相应套筒内,以保证压簧伸缩过程中不会发生偏斜。进一步的,所述阀腔内还设有螺纹调节件,螺纹调节件处于上挡块的上方,螺纹调节件在旋拧过程中顶推上挡块,进而调节压簧的预压缩量。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压簧的预压缩量,以调节静压支撑的大小。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调节阀通过压板压装在安装孔内,所述螺纹调节件螺纹连接在所述压板上。有益效果是:压板不仅能够方便的将流量调节阀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而且螺纹调节件与螺纹调节件螺纹连接,也便于其调节压簧的预压缩量。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沿主轴轴向延伸的连通孔,所述压力补偿流道和压力输入流道均通过连通孔与泵出口连通。有益效果是:压力补偿流道和压力输入流道共用连通孔与泵出口连通,便于压力补偿流道和压力输入流道的加工。进一步的,所述主轴滑动轴承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轴承孔设置在第一凹槽的槽底;所述缸体滑动轴承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轴承孔设置在第二凹槽的槽底。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相应滑动轴承的内侧壁上设置凹槽,以增大静压的支撑面积,进一步保证静压支撑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于缸体滑动轴承的外侧设有排气堵头,所述排气堵头处于壳体流道上。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可以在排气堵头上设置堵头流道,使堵头流道作为壳体流道的一部分,以便于部分壳体流道的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前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前支撑单元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3的全剖视图;图6为图1中流量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后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侧视图;图中:1-前壳体;2-后壳体;3-后盖板;4-缸体;5-主轴;6-缸体滑动轴承;7-柱塞;8-第二输出流道;9-第一输出流道;10-流量调节阀;101-螺纹调节件;102-压板;103-阀套;104-进水孔;105-出水孔;106-调压孔;107-下挡块;108-压簧;109-下调压阀芯;110-调节阀口;111-上节流阀芯;112-上挡块;113-节流阀口;11-斜盘;12-回程盘;13-弹簧座;14-中心弹簧;15-导向座;16-浮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包括:/n壳体,具有泵入口和泵出口;/n缸体,通过缸体滑动轴承转动装配在所述壳体内,缸体上设有缸孔,以供柱塞滑动装配;/n主轴,通过主轴滑动轴承转动装配在所述壳体内,主轴与所述缸体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带动缸体转动;/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壳体流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泵出口连通;/n第一轴承孔,设置在主轴滑动轴承上,连通壳体流道和主轴滑动轴承的内腔,供泵出口的水流向主轴的外周面以向主轴提供静压支撑;/n第二轴承孔,设置在缸体滑动轴承上,连通壳体流道和缸体滑动轴承的内腔,供泵出口的水流向缸体的外周面以向缸体提供静压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包括:
壳体,具有泵入口和泵出口;
缸体,通过缸体滑动轴承转动装配在所述壳体内,缸体上设有缸孔,以供柱塞滑动装配;
主轴,通过主轴滑动轴承转动装配在所述壳体内,主轴与所述缸体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带动缸体转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流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泵出口连通;
第一轴承孔,设置在主轴滑动轴承上,连通壳体流道和主轴滑动轴承的内腔,供泵出口的水流向主轴的外周面以向主轴提供静压支撑;
第二轴承孔,设置在缸体滑动轴承上,连通壳体流道和缸体滑动轴承的内腔,供泵出口的水流向缸体的外周面以向缸体提供静压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流道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壳体流道内水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流道包括压力输入流道、第一输出流道和第二输出流道,压力输入流道连通泵出口和安装孔,第一输出流道连通安装孔和第一轴承孔,第二输出流道连通安装孔和第二轴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静压轴承协同支撑水液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阀套,阀套具有阀腔,阀套上依次布置有进水孔、出水孔以及调压孔;
阀腔内设有上节流阀芯和下调压阀芯,上节流阀芯与阀套之间形成节流阀口,下调节阀芯与阀套之间形成调节阀口;
阀腔内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向下调压阀芯施加弹性作用力,以驱使下调压阀芯朝着扩大调压阀口的方向移动;
进水孔,连通节流阀口和压力输入流道;
出水孔,连通调节阀口和相应输出流道;
调压孔,处于下调压阀芯下方,通过压力补偿流道与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林李阁强李聚波彭建军李跃松徐莉萍董庆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