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压旋转装置和建筑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31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压旋转装置和建筑机械。流体压旋转装置(10)具备:壳体(20);缸体(40),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容到壳体(20)内;活塞(50),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到在缸体(40)的一侧开口的缸室(41)内;以及阀板(60),其配置于壳体(20)与缸体(40)之间,在该阀板(60)与壳体(20)之间设置有流体室(65),该阀板(60)设有与流体室(65)连通的流路(66),流路(66)在面对通路(42)的位置开口,该通路(42)在缸体(40)的另一侧开口并与缸室(41)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压旋转装置和建筑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压旋转装置和具备流体压旋转装置的建筑机械。
技术介绍
像例如JPH9-287552A所公开的那样,公知有通过供给流体而输出旋转的流体马达等流体压旋转装置。JPH9-287552A所公开的流体马达构成为轴向活塞型的设备。轴向活塞型流体马达具有:壳体;缸体,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纳到壳体内;活塞,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到在缸体形成的缸室;以及阀板(同步板),其以夹装于壳体与缸体之间的状态安装于壳体。阀板具有一对流体端口。一个流体端口与流体压源连接,另一个流体端口与罐连接。在缸体形成有朝向阀板开口且与缸室连接起来的连接端口。连接端口随着缸体的旋转而与流体端口连接,形成流体压源或罐与缸室之间的流路。通过使缸室与流体压源连通,从而向缸室内供给流体,活塞相对于缸体在轴向上前进。另外,通过使缸室与罐连通,从而能够从缸室内排出流体,能够使活塞在轴向上后退。另一方面,根据缸体的旋转位置控制活塞相对于缸体的突出量。JPH9-287552A所公开的流体马达构成为斜板式。即,具有相对于轴向倾斜的倾斜面的斜板在轴向上与活塞相对地配置。因而,由流体压驱动的活塞作用于斜板的斜面而引起缸体的旋转。随着缸体的旋转,活塞在缸体的旋转中以该活塞的头部沿着斜面移动的方式在轴向上前进或后退。不过,在使用了这样的流体马达的情况下,有时缸体的旋转轴发生挠曲等而使缸体倾倒,流体马达的性能降低。即,有时流体从缸体与阀板之间的间隙泄漏而使流体马达的容积效率降低,或者,有时缸体与阀板之间的流体膜中断而使作用于缸体与阀板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流体马达的机械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这样的点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有效地防止由缸体的倾倒导致的流体压旋转装置的性能的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压旋转装置具备:壳体;缸体,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容到所述壳体内;活塞,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到在所述缸体的一侧开口的缸室内;以及阀板,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缸体之间,在该阀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流体室,该阀板设有与所述流体室连通的流路,所述流路在面对通路的位置开口,该通路在所述缸体的另一侧开口并与所述缸室连通。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压旋转装置,也可以是,所述流路经由所述通路与所述活塞位于止点的缸室连通。也可以是,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压旋转装置具备配置到所述流体室的辅助活塞。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压旋转装置,也可以是,所述流体室形成于所述阀板。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机械具备上述的流体压旋转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由缸体的倾倒导致的流体压旋转装置的性能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且是表示液压挖掘机的结构例的概略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流体马达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阀板的一侧面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阀板的另一侧面的俯视图。图5是从轴向的一侧表示壳体盖体的俯视图。图6是图2所示的流体马达的局部放大剖视图,且是表示流体室和流路的图。图7是与图6相对应的图,且是用于说明阀板的动作的图。图8是与图7相对应的图,且是用于说明由流体室的位置的不同导致的阀板的倾倒角度的不同的图。图9是与图7相对应的图,且是用于说明由流体室的位置的不同导致的阀板的倾倒角度的不同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容易理解,在各附图所示的要素中可能包含尺寸和比例尺等与实际的尺寸和比例尺等不同地表示的要素。以下说明的流体压旋转装置10作为轴向活塞型的设备发挥功能。在图示的例子中,流体压旋转装置10构成为流体马达,通过供给流体而输出旋转。更具体而言,图示的流体马达10构成为斜板式的流体马达。另外,以下,对将流体马达10用作液压挖掘机1的回转装置10a或者行驶装置10b、10c用的马达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对液压挖掘机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液压挖掘机1的结构例的概略的外观图。一般而言,液压挖掘机1具备:下部框架2,其具备履带;上部框架3,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下部框架2回转;动臂4,其安装于上部框架3;斗杆5,其安装于动臂4;以及铲斗6,其安装于斗杆5。液压缸4a、5a、6a是动臂用、斗杆用以及铲斗用的致动器,分别驱动动臂4、斗杆5以及铲斗6。另外,在使上部框架3回转的情况下,来自回转装置10a的旋转驱动力向上部框架3传递。并且,在使液压挖掘机1行驶的情况下,来自行驶装置10b、10c的旋转驱动力向下部框架2的履带传递。接着,对流体马达10进行说明。图2是流体马达10的纵剖视图。如图2所示,图示为斜板式的流体马达10具有:壳体20、轴构件30、缸体40、活塞50、阀板(同步板)60以及斜板70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以下,对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壳体20具有壳体主体21和固定到壳体主体21的壳体盖体22。壳体主体21大致形成为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的筒状。壳体盖体22以封堵壳体主体21的开口的方式使用螺栓等紧固件固定于壳体主体21。壳体20在其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S。在收容空间S内配置有缸体40、活塞50、阀板60、斜板70。轴构件30被壳体20保持成能够旋转。在壳体20内设置有一对轴承31。轴构件30能够利用轴承31以其中心轴线为旋转轴线RA旋转。轴构件30的一个端部30a穿过设置到壳体20的贯通孔而向壳体20外延伸出来。在轴构件30贯穿壳体20的部分,在壳体20与轴构件30之间设置有密封构件32,防止了流体、例如润滑油向壳体20外流出。轴构件30的从壳体20延伸出来的部分30a与例如减速器等外部的设备连接。即,轴构件30作为输出旋转的输出元件发挥功能。此外,以下,将与该旋转轴线RA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AD,将以旋转轴线RA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称为周向CD,将与旋转轴线RA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RD。另外,将轴构件30的位于壳体20外的端部30a那一侧称为轴向AD的一侧,将轴构件30的位于壳体20内的端部那一侧称为轴向AD的另一侧。接着,对缸体40进行说明。缸体40具有以旋转轴线RA为中心配置的圆柱状或圆筒状的形状。缸体40被轴构件30贯穿。缸体40相对于轴构件30固定。因而,缸体40能够与轴构件30同步地以旋转轴线RA为中心旋转。在缸体40形成有多个缸室41。多个缸室41沿着以旋转轴线RA为中心的周向CD以等间隔排列。另外,各缸室41沿着旋转轴线RA设置,在此,在与旋转轴线RA平行的轴向AD上设置。各缸室41在轴向AD的一侧开口。另外,与各缸室41相对应地形成有通路(连接端口)42。连接端口42使缸室41在轴向AD的另一侧开放。与各缸室41相对应地设置有活塞50。各活塞50的一部分配置于缸室41内。各活塞50从相对应的缸室41向轴向AD的一侧延伸。活塞50能够相对于缸体40在轴向AD上移动。即,活塞50能够向轴向AD的一侧前进而扩大缸室41的容积。另外,活塞50能够向轴向AD的另一侧后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压旋转装置,其中,/n该流体压旋转装置具备:/n壳体;/n缸体,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容到所述壳体内;/n活塞,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到在所述缸体的一侧开口的缸室内;以及/n阀板,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缸体之间,在该阀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流体室,该阀板设有与所述流体室连通的流路,所述流路在面对通路的位置开口,该通路在所述缸体的另一侧开口并与所述缸室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13 JP 2019-0238631.一种流体压旋转装置,其中,
该流体压旋转装置具备:
壳体;
缸体,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容到所述壳体内;
活塞,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到在所述缸体的一侧开口的缸室内;以及
阀板,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缸体之间,在该阀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流体室,该阀板设有与所述流体室连通的流路,所述流路在面对通路的位置开口,该通路在所述缸体的另一侧开口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狩野拓广小岛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