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塑材料阻燃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33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塑材料阻燃防护装置。其包括盒状的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之间通过铰接连接,所述铰接处厚度小于0.5mm,所述上防护罩与下防护罩之间形成开口,所述上防护罩与下防护罩的四周设置等宽的压延边,所述压延边的四条边之间设置半径为20mm的圆弧过渡,所述压延边上设置拉链式密封结构,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为多层阻燃结构,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外表面设置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厚度大于0.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上设置防静电层和阻燃材料层,解决了防护罩的防静电能力弱和阻燃的问题,能够对电子元器件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水防潮、阻燃防静电、强度高、刚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塑材料阻燃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吸塑材料阻燃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吸塑材料采用吸塑工艺将塑料硬片制成特定凹槽的塑料,将产品置于凹槽内,起到包装保护和美化产品的作用。在电子产品的生产中,需要利用到吸塑材料对电子产品进行防护、存放和运输。众所周知,防护产品是为了尽可能降低运输流通过程对产品造成损坏,保障产品的安全,方便储运装卸,加速交接点验,其主要作用在于保护商品,防止在储运过程中发生货损货差,并最大限度地避免运输途中各种外界条件对商品可能产生的影响,方便检验、计数和分拨。电子产品,特别是一些用于组装的电子产品,为了确保电子产品在运输中既不受到机械、物理与化学损害,又能通过包装叠层批量运输。目前大都采用通过吸塑工艺将塑料片材制成具有特定形状的防护产品。因此吸塑防护产品不仅要具有防水、防潮、防震、绝缘防静电,而且要在质轻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叠层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防水防潮、强度刚度好、不易变形的吸塑材料阻燃防护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塑材料阻燃防护装置,其包括盒状的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之间通过铰接连接,所述铰接处厚度小于0.5mm,所述上防护罩与下防护罩之间形成开口,所述上防护罩与下防护罩的四周设置等宽的压延边,所述压延边的四条边之间设置半径为20mm的圆弧过渡,所述压延边上设置拉链式密封结构,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为多层阻燃结构,所述阻燃结构包括防静电尼龙板层,所述防静电尼龙板层的内侧设置亚克力板层,所述亚克力板层的内侧设置阻燃聚氯乙烯微发泡板层,所述阻燃聚氯乙烯微发泡板层的内侧设置阻燃聚碳酸酯板层,所述防静电尼龙板层、亚克力板层、阻燃聚氯乙烯微发泡板层和阻燃聚碳酸酯板层的厚度大于0.2mm,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外表面设置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厚度大于0.5mm。上述的一种吸塑材料阻燃防护装置,其所述上防护罩的压延边内侧设置凸起的密封条,所述下防护罩的压延边内侧相应位置设置上下两条卡槽,所述卡槽之间的距离与密封条宽度配合。上述的一种吸塑材料阻燃防护装置,其所述密封结构距离压延边边缘5-8mm。上述的一种吸塑材料阻燃防护装置,其所述缓冲层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于上防护罩与下防护罩的外表面。上述的一种吸塑材料阻燃防护装置,其所述下防护罩内设置若干分隔台,所述分隔台高度小于下防护罩深度的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上设置防静电层和阻燃材料层,解决了防护罩的防静电能力弱和阻燃的问题,能够对电子元器件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降低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便于工厂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包装运输时的使用,防水防潮、阻燃防静电、强度高、刚性好,值得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阻燃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包括盒状的上防护罩1和下防护罩2,所述上防护罩1和下防护罩2之间通过铰接3连接,所述铰接3处厚度小于0.5mm,所述上防护罩1与下防护罩2之间形成开口,所述上防护罩1与下防护罩2的四周设置等宽的压延边4,所述压延边4的四条边之间设置半径为20mm的圆弧5过渡,所述压延边4上设置锯齿形的拉链式密封结构6,拉链式密封结构6通过拉扣12使上下部分合紧密封。所述上防护罩1和下防护罩2为多层阻燃结构,所述阻燃结构包括防静电尼龙板层7,所述防静电尼龙板层7的内侧设置亚克力板层8,所述亚克力板层8的内侧设置阻燃聚氯乙烯微发泡板层9,所述阻燃聚氯乙烯微发泡板层9的内侧设置阻燃聚碳酸酯板层10,所述防静电尼龙板层7、亚克力板层8、阻燃聚氯乙烯微发泡板层9和阻燃聚碳酸酯板层10的厚度大于0.2mm,所述上防护罩1和下防护罩2外表面设置缓冲层11,所述缓冲层11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于上防护罩1与下防护罩2的外表面。所述缓冲层11厚度大于0.5mm。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压延边上还可以设置直线形的拉链式密封结构,所述上防护罩的压延边内侧设置凸起的密封条,所述下防护罩的压延边内侧相应位置设置上下两条卡槽,所述卡槽之间的距离与密封条宽度配合。所述密封结构6距离压延边4边缘5-8mm。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护同一个附件中的若干小配件,所述下防护罩内设置若干分隔台,所述分隔台高度小于下防护罩深度的1/2。利用分隔台将不同配件分隔,便于识别和组装。本技术通过通过在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上设置防静电层和阻燃材料层,解决了防护罩的防静电能力弱和阻燃的问题,能够对电子元器件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降低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便于工厂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包装运输时的使用,防水防潮、阻燃防静电、强度高、刚性好,值得推广使用。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塑材料阻燃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状的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之间通过铰接连接,所述铰接处厚度小于0.5mm,所述上防护罩与下防护罩之间形成开口,所述上防护罩与下防护罩的四周设置等宽的压延边,所述压延边的四条边之间设置半径为20mm的圆弧过渡,所述压延边上设置拉链式密封结构,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为多层阻燃结构,所述阻燃结构包括防静电尼龙板层,所述防静电尼龙板层的内侧设置亚克力板层,所述亚克力板层的内侧设置阻燃聚氯乙烯微发泡板层,所述阻燃聚氯乙烯微发泡板层的内侧设置阻燃聚碳酸酯板层,所述防静电尼龙板层、亚克力板层、阻燃聚氯乙烯微发泡板层和阻燃聚碳酸酯板层的厚度大于0.2mm,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外表面设置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厚度大于0.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塑材料阻燃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状的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之间通过铰接连接,所述铰接处厚度小于0.5mm,所述上防护罩与下防护罩之间形成开口,所述上防护罩与下防护罩的四周设置等宽的压延边,所述压延边的四条边之间设置半径为20mm的圆弧过渡,所述压延边上设置拉链式密封结构,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为多层阻燃结构,所述阻燃结构包括防静电尼龙板层,所述防静电尼龙板层的内侧设置亚克力板层,所述亚克力板层的内侧设置阻燃聚氯乙烯微发泡板层,所述阻燃聚氯乙烯微发泡板层的内侧设置阻燃聚碳酸酯板层,所述防静电尼龙板层、亚克力板层、阻燃聚氯乙烯微发泡板层和阻燃聚碳酸酯板层的厚度大于0.2mm,所述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外表面设置缓冲层,所述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特尔泰电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