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213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属于检查坑轨道施工技术领域。其采用轨平控制板、轨距控制卡等先精调固定钢轨,后绑扎墙式检查坑钢筋及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对钢轨标高、轨向、轨距进行校核的方法来控制钢轨安装的精度。施工简单,便于操作,使钢轨的安装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施工精度高,确保了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铺轨方法,特别是一种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属于检查坑轨道施工

技术介绍
目前,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铁正在逐渐成为人们便利出行的交通工具,高铁路网发展迅速,高铁机车数量快速增长,高铁机车的检修工作也相应增加。随着高铁列车速度的不断提升,高铁机车检修库对墙式检查坑钢轨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墙式检查坑侧墙为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施工一般采用绑扎基础、侧墙钢筋之后浇筑混凝土再安装钢轨的施工方法,安装钢轨一般采用侧墙混凝土预留钢轨预埋扣件,浇筑完混凝土后再通过预埋扣件安装钢轨。目前检查坑此方法还存在以下缺陷:(1)墙式检查坑先浇筑基础、侧墙混凝土再安装钢轨,基础混凝土浇筑后,安装钢轨的预埋件调节难度大,左右两根钢轨分开安装,钢轨安装精度低。(2)墙式检查坑先浇筑基础、侧墙混凝土再安装钢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再安装、固定钢轨,施工速度慢,施工周期长。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墙式检查坑先浇筑基础、侧墙混凝土再安装钢轨施工存在精度低,调节难度大,施工周期长。此外,CN105735063A公开了一种采用胶粘法及架轨工装吊轨法铺设检查坑轨道的施工方法,施工时采用架轨工装吊轨法架设钢轨、采用胶粘法组装CK-1铁垫板系统,施工过程依次包括测量放线、组装CK-1弹条系统、架设钢轨、连接钢轨、支设架轨工装、吊轨法组装轨排、绑扎坑柱钢筋、支设坑柱模板和浇筑坑柱混凝土。该方法虽然对施工方法有一定改进,但仍存在施工繁琐,施工周期长以及铺轨精度低的问题,无法达到高铁检修库的建设速度和精度要求,仍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高铁墙式检查坑施工方法铺轨精度低、施工周期长,无法达到高铁检修库的建设速度和精度要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浇筑墙式检查坑基础垫层,在基础垫层上每隔一定距离竖直安装一根钢管,钢管按钢轨的方向分成两组,将每组钢管采用钢筋纵向连接在一起;所述钢管起支撑和固定钢轨的作用;步骤二:在钢管顶部设置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顶部安装轨平控制板,在安装完毕后通过调节螺母对轨平控制板进行调整,使轨平控制板达到钢轨底部设计标高,采用水平剪刀撑加固所述轨平控制板;步骤三:将钢轨固定在所述轨平控制板上,通过所述调节螺母调节钢轨标高达到设计标高;在轨平控制板处的钢轨上安装轨距控制卡,轨距控制卡连接两侧的钢轨,先采用轨距控制卡调节轨距达到设计要求,再左右调节钢轨,使钢轨中心线和设计中心线重合;调节好钢轨的标高、轨距和轨向后,拧紧轨平控制板上的螺母固定钢轨;步骤四:钢轨固定好后,将钢轨检查坑扣件吊装在钢轨上,安装钢轨检查坑扣件时应与轨平控制板相互错开;步骤五,钢轨检查坑扣件固定好后,检查钢轨的标高、轨向和轨距,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再通过调节螺母、轨距控制卡进行精调,确认钢轨的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步骤六,绑扎墙式检查坑基础及侧墙钢筋、支模板、浇筑基础及侧墙混凝土,侧墙混凝土浇筑至钢轨下20-50公分处,通过调节螺母、轨距控制卡对钢轨标高、轨向以及轨距进行校核,使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步骤七,墙式检查坑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钢轨受力体系由钢轨、轨平控制板、钢管转化为钢轨、钢轨检查坑扣件、钢筋混凝土侧墙及基础,最后拆除轨距控制卡及水平剪刀撑。进一步地,所述轨平控制板包括上压板和底板,所述钢轨的轨底夹设在所述上压板和底板之间,上压板和底板之间通过左右设置的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和底板上均设置有长条形椭圆孔,可对螺栓位置进行调节。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剪刀撑与轨平控制板的底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侧墙混凝土浇筑至钢轨下30公分处。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剪刀撑连接设置在间隔设置的两组轨平控制板之间。进一步地,每组所述轨平控制板之间可采用钢筋纵向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相邻轨平控制板之间设置有多个钢轨检查坑扣件。进一步地,两组钢管上的钢筋相对设置,且钢筋位置位于钢管高度的1/3-2/3处。进一步地,所述钢管上的钢筋位于所述钢管高度的1/2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采用轨平控制板、轨距控制卡等先精调固定钢轨,后绑扎墙式检查坑钢筋及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对钢轨标高、轨向、轨距进行校核的方法来控制钢轨安装的精度。施工简单,便于操作,使钢轨的安装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施工精度高,确保了行车安全。本专利技术,采用先安装固定钢轨之后绑扎钢筋再浇筑墙式检查坑混凝土的方法使墙式检查坑与钢轨整体一次安装浇筑施工,节省了施工工期。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中安装轨平控制板、钢轨、轨距控制卡剖面图;图2本专利技术中加固轨平控制板水平剪刀撑平面图;图3本专利技术中安装轨平控制板、轨道扣件布置平面图;图4本专利技术安装轨道扣件剖面图;图5本专利技术中墙式检查坑与钢轨整体安装浇筑完成剖面图;附图标记:1、基础垫层;2、钢管;3、钢筋;4、轨平控制板;41、上压板;42、底板;5、调节螺母;6、钢轨;7、水平剪刀撑;8、轨距控制卡;9、钢轨检查坑扣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1-5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如图1所示,浇筑墙式检查坑基础垫层1,在基础垫层1上每隔一定距离竖直安装一根钢管2,钢管2按钢轨6的方向分成两组,将每组钢管2采用钢筋3纵向连接在一起。两组钢管2上的钢筋3相对设置,且钢筋3位置位于钢管2高度的1/2处。钢管2起支撑和固定钢轨6的作用。步骤二:在钢管2顶部设置调节螺母5,调节螺母5顶部安装轨平控制板4,在安装完毕后通过调节螺母5对轨平控制板4进行调整,使轨平控制板4达到钢轨6底部设计标高,采用水平剪刀撑7加固轨平控制板4,如图1-2所示,水平剪刀撑7与轨平控制板4的底板42连接。且水平剪刀撑7连接设置在间隔设置的两组轨平控制板4之间。步骤三:将钢轨6固定在轨平控制板4上,轨平控制板4包括上压板41和底板42,钢轨6的轨底夹设在上压板和底板之间,上压板和底板之间通过左右设置的螺栓连接。上压板41和底板42上均设置有长条形椭圆孔,可对螺栓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调节螺母5调节钢轨6标高达到设计标高。在轨平控制板4处的钢轨6上安装轨距控制卡8,轨距控制卡8连接两侧的钢轨6,先采用轨距控制卡8调节轨距达到设计要求,再左右调节钢轨6,使钢轨中心线和设计中心线重合。调节好钢轨6的标高、轨距和轨向后,拧紧轨平控制板4上的螺母固定钢轨6。步骤四:如图3-4所示,钢轨6固定好后,将钢轨检查坑扣件9吊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浇筑墙式检查坑基础垫层(1),在基础垫层(1)上每隔一定距离竖直安装一根钢管(2),钢管(2)按钢轨(6)的方向分成两组,将每组钢管(2)采用钢筋(3)纵向连接在一起;所述钢管(2)起支撑和固定钢轨(6)的作用;/n步骤二:在钢管(2)顶部设置调节螺母(5),所述调节螺母(5)顶部安装轨平控制板(4),在安装完毕后通过调节螺母(5)对轨平控制板(4)进行调整,使轨平控制板(4)达到钢轨(6)底部设计标高,采用水平剪刀撑(7)加固所述轨平控制板(4);/n步骤三:将钢轨(6)固定在所述轨平控制板(4)上,通过所述调节螺母(5)调节钢轨(6)标高达到设计标高;在轨平控制板(4)处的钢轨(6)上安装轨距控制卡(8),轨距控制卡(8)连接两侧的钢轨(6),先采用轨距控制卡(8)调节轨距达到设计要求,再左右调节钢轨(6),使钢轨中心线和设计中心线重合;调节好钢轨(6)的标高、轨距和轨向后,拧紧轨平控制板(4)上的螺母固定钢轨(6);/n步骤四:钢轨(6)固定好后,将钢轨检查坑扣件(9)吊装在钢轨(6)上,安装钢轨检查坑扣件(9)时应与轨平控制板(4)相互错开;/n步骤五,钢轨检查坑扣件(9)固定好后,检查钢轨(6)的标高、轨向和轨距,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再通过调节螺母(5)、轨距控制卡(8)进行精调,确认钢轨(6)的精度达到设计要求;/n步骤六,绑扎墙式检查坑基础及侧墙钢筋、支模板、浇筑基础及侧墙混凝土,侧墙混凝土浇筑至钢轨(6)下20-50公分处,通过调节螺母(5)、轨距控制卡(8)对钢轨(6)标高、轨向以及轨距进行校核,使精度达到设计要求;/n步骤七,墙式检查坑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钢轨(6)受力体系由钢轨(6)、轨平控制板(4)、钢管(2)转化为钢轨(6)、钢轨检查坑扣件(9)、钢筋混凝土侧墙及基础,最后拆除轨距控制卡(8)及水平剪刀撑(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高精度高铁墙式检查坑铺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浇筑墙式检查坑基础垫层(1),在基础垫层(1)上每隔一定距离竖直安装一根钢管(2),钢管(2)按钢轨(6)的方向分成两组,将每组钢管(2)采用钢筋(3)纵向连接在一起;所述钢管(2)起支撑和固定钢轨(6)的作用;
步骤二:在钢管(2)顶部设置调节螺母(5),所述调节螺母(5)顶部安装轨平控制板(4),在安装完毕后通过调节螺母(5)对轨平控制板(4)进行调整,使轨平控制板(4)达到钢轨(6)底部设计标高,采用水平剪刀撑(7)加固所述轨平控制板(4);
步骤三:将钢轨(6)固定在所述轨平控制板(4)上,通过所述调节螺母(5)调节钢轨(6)标高达到设计标高;在轨平控制板(4)处的钢轨(6)上安装轨距控制卡(8),轨距控制卡(8)连接两侧的钢轨(6),先采用轨距控制卡(8)调节轨距达到设计要求,再左右调节钢轨(6),使钢轨中心线和设计中心线重合;调节好钢轨(6)的标高、轨距和轨向后,拧紧轨平控制板(4)上的螺母固定钢轨(6);
步骤四:钢轨(6)固定好后,将钢轨检查坑扣件(9)吊装在钢轨(6)上,安装钢轨检查坑扣件(9)时应与轨平控制板(4)相互错开;
步骤五,钢轨检查坑扣件(9)固定好后,检查钢轨(6)的标高、轨向和轨距,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再通过调节螺母(5)、轨距控制卡(8)进行精调,确认钢轨(6)的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步骤六,绑扎墙式检查坑基础及侧墙钢筋、支模板、浇筑基础及侧墙混凝土,侧墙混凝土浇筑至钢轨(6)下20-50公分处,通过调节螺母(5)、轨距控制卡(8)对钢轨(6)标高、轨向以及轨距进行校核,使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步骤七,墙式检查坑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钢轨(6)受力体系由钢轨(6)、轨平控制板(4)、钢管(2)转化为钢轨(6)、钢轨检查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郭建明杜玉川赵文英宋俊岭刘强梁肖然刘志永侯克芳赵博王明亮杨翠镯李卫冯平华盛云王勇智孙朝硕付晓波冯宇峥殷青妙郭金王乐董振辉付腾飞赵洋王志国李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冀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