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分离底泥治理内源功能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196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分离底泥治理内源功能菌的方法。将采用该方法分离的底泥治理内源功能菌的菌液注入底泥,可出现明显的氧化层,即分离的底泥治理内源功能菌可用于底泥治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分离底泥治理内源功能菌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分离底泥治理内源功能菌的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河流、湖、塘出现黑臭,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而河流、湖、塘中的沉积物底泥由于多年积累往往成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且在水底厌氧环境下很容易发生厌氧反应而加剧向水体中释放污染物从而导致黑臭的产生。因此,对黑臭底泥的治理对于消除黑臭尤为关键。目前常用的手段主要为物理清淤,但清淤工程量巨大造成投资高、工期长等缺点,且清淤出来的底泥还需要另外进行处理。通过投加微生物菌剂的方式对黑臭底泥进行原位处理不仅投资少且简单易行;但获得有效的微生物菌剂至关重要。黑臭底泥长期存在,里面存在有能够适应该环境的大量内源微生物。如果能够将其中的有治理功能的内源菌高效的分离出来制成菌剂后进行投加,能够大大提高菌剂的适应性。但黑臭底泥中存在着大量还原性物质(这也是它黑臭的原因),很容易被空气或高温高压氧化,因此进行分离操作时需要避免底泥非生物氧化。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分离底泥治理内源功能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将底泥、富集液体培养基A和富集液体培养基B混合;密闭,静置7d以上,收集富集液体;/n富集液体培养基A中含有磷酸氢二钾0.8-1.2g/L、磷酸二氢铵0.8-1.2g/L、硫酸铵0.8-1.2g/L、硫酸镁0.18-0.22g/L和硝酸钾2.8-3.2g/L;/n富集液体培养基B中含有亚硫酸钠4.8-5.2g/L、氯化锰2.8-3.2mg/L、氯化钴18-22mg/L、氯化铜0.8-1.2mg/L和氯化镍1.8-2.2mg/L;/n(2)制备分离固体培养基;/n(a1)将底泥和浸提液混合,密闭,静置1-2h,收集底泥浸提液和浸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分离底泥治理内源功能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底泥、富集液体培养基A和富集液体培养基B混合;密闭,静置7d以上,收集富集液体;
富集液体培养基A中含有磷酸氢二钾0.8-1.2g/L、磷酸二氢铵0.8-1.2g/L、硫酸铵0.8-1.2g/L、硫酸镁0.18-0.22g/L和硝酸钾2.8-3.2g/L;
富集液体培养基B中含有亚硫酸钠4.8-5.2g/L、氯化锰2.8-3.2mg/L、氯化钴18-22mg/L、氯化铜0.8-1.2mg/L和氯化镍1.8-2.2mg/L;
(2)制备分离固体培养基;
(a1)将底泥和浸提液混合,密闭,静置1-2h,收集底泥浸提液和浸提后的底泥;
浸提液中含有亚硫酸钠480-520mg/L、氯化锰0.28-0.32mg/L、氯化钴1.8-2.2mg/L、氯化铜0.08-0.12mg/L和氯化镍0.18-0.22mg/L;
(a2)取底泥浸提液,灭菌,之后液氮超低温冷冻保存,得到无菌底泥浸提液;
(a3)取浸提后的底泥,低温冷冻24h以上,之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72h以上,最后液氮超低温冷冻24h以上,得到冷冻底泥;
(a4)取冷冻底泥,倒入液氮充分研磨,收集灰末并液氮超低温冷冻24h以上;
(a5)取灰末,研磨冷冻两次以上;每次研磨冷冻的步骤为:倒入液氮充分研磨,收集灰末并液氮超低温冷冻24h以上;
(a6)将含15-20g/L琼脂粉的富集液体培养基A灭菌,冷却至50℃±5℃时加入步骤(a2)得到的无菌底泥浸提液和步骤(a5)得到的灰末,充分混匀,倒板,得到分离固体培养基;
(3)将步骤(1)收集的富集液体涂布于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昌桥屈曼丽
申请(专利权)人:微米环创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