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用复合堵漏剂桥塞堵漏颗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92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钻井液用复合堵漏剂桥塞堵漏颗粒,包括如下原料:室温硫化硅生胶、改性碳球、改性木粉、交联剂、硫化剂、硬性填料、分散剂、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通过将多粒级硬性填料与室温硫化硅生胶进行融合,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堵漏颗粒具有弹性高、耐腐蚀、耐盐、抗高温的性能,能保证对不同形状的井壁裂缝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在裂缝处停留形成薄膜,位于岩石表面上,不渗入岩石深处,只要消除过平衡压力,封堵膜的作用就将消弱,一旦有反向压力,封堵膜就会被清除不会产生永久堵塞损害储层,能较好解决以往钻长裸眼多套压力系或压力衰竭地层时易发生的漏失、卡钻、坍塌和油层损害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井液用复合堵漏剂桥塞堵漏颗粒
本专利技术属于堵漏剂
,具体的,涉及一种钻井液用复合堵漏剂桥塞堵漏颗粒。
技术介绍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日益复杂的地质条件,对井壁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滤液在压差作用下容易通过微小孔隙进入地层内部,水力压力在微裂缝中的传递作用造成裂缝发展,使得井壁稳定性变差,严重时带来井壁垮塌等钻井事故。井壁失稳会导致漏喷、塌、卡、斜等一系列井下复杂情况。进而延长钻井周期,增加钻井成本,降低钻井速度,严重影响油气勘探开发的经济效益。解决硬脆性泥页岩井壁失稳的途径是利用钻井液加入封堵材料,减小井简同岩的水平应力的改变量,阻止孔隙压力传递,延长坍塌周期。目前油基钻井液封堵材料主要使用沥青类材料,要求沥青的软化点与地层匹配,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软化点难以确定,而且沥青类胶质会影响钻井液的流变性,一定程度上影响钻速。现有的封堵剂存在以下问题:1、封堵材料粒径偏大,与特殊页岩地层微孔微裂缝匹配性不好;2、与油基钻井液的配伍性差,不能有效改善油基钻井液的滤饼质量。<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钻井液用复合堵漏剂桥塞堵漏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30-50份室温硫化硅生胶、5-10份改性碳球、10-15份改性木粉、0.05-0.1份交联剂、0.02-0.04份硫化剂、3-8份硬性填料、2-5份分散剂、20-30份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n该钻井液用复合堵漏剂桥塞堵漏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n第一步、将硬性填料分散于室温硫化硅生胶中,转速300-500r/min搅拌2-4h,得到粘稠混合物A;/n第二步、将交联剂和硫化剂加入粘稠混合物A中,在温度20-50℃,转速200-300r/min下,反应12-36h,然后升温至70-120℃反应3-12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

【技术特征摘要】
1.钻井液用复合堵漏剂桥塞堵漏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30-50份室温硫化硅生胶、5-10份改性碳球、10-15份改性木粉、0.05-0.1份交联剂、0.02-0.04份硫化剂、3-8份硬性填料、2-5份分散剂、20-30份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
该钻井液用复合堵漏剂桥塞堵漏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硬性填料分散于室温硫化硅生胶中,转速300-500r/min搅拌2-4h,得到粘稠混合物A;
第二步、将交联剂和硫化剂加入粘稠混合物A中,在温度20-50℃,转速200-300r/min下,反应12-36h,然后升温至70-120℃反应3-12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混合物B;
第三步、将分散剂加入混合物B中,转速300-500r/min下搅拌,并添加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搅拌3-5h,得混合物C;
第四步、将混合物C转移至造粒机内部进行切割造粒,冷却干燥后,与改性碳球和改性木粉在转速150-300r/min下混合3-6h,即得钻井液用复合堵漏剂桥塞堵漏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液用复合堵漏剂桥塞堵漏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填料为纳米级二氧化硅、纳米级碳酸钙、400目碳酸钙和800目碳酸钙组成的混合物,且纳米级二氧化硅、纳米级碳酸钙、400目碳酸钙和800目碳酸钙的质量比为5-8:3-5: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液用复合堵漏剂桥塞堵漏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00-200重量份的天然淀粉加入300-4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800W超声处理2-4h,得到透明溶液,然后将透明溶液在温度130-150℃下进行水热反应4-6h,得到棕色溶液,将棕色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后得到亲水性粉体;
S2、向反应釜中加入100-150重量份的偏铝酸钠,然后向偏铝酸钠中加入稀硫酸,调节溶液pH=4,在向溶液中加入10-20重量份的尿素和5-10重量份的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在转速200-300r/min条件下,搅拌4-6h,然后将S1中的碳球加入反应釜中,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陆海石油助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