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路分流的注塑件取件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板和密封板,所述副板的正面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行的吹气组和吸头组,所述吹气组和所述吸头组沿所述副板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交错设置;所述副板的背面一侧设置有若干组的吹气凹槽和吸气凹槽,所述吹气凹槽与所述吹气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吸气凹槽与所述吸头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密封板覆盖于所述吸气凹槽上设置。通过利用阵列设置有若干行的吹气组和吸头组,吹气组伸入瓶坯内进行吹冷气冷却,然后用吸头组进行取件,使得冷却与取件分开操作,从而达到瓶坯均匀冷却,产品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路分流的注塑件取件副板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加工
,具体为一种气路分流的注塑件取件副板装置。
技术介绍
PET瓶坯是用于吹塑成型各种瓶体,如矿泉水瓶、化妆瓶、食用油壶等容器的中间体。现有的PET瓶坯生产均由热流道模具成型,然后由取件板从注塑机中取出PET瓶坯进行后续加工打包等工序。现有的PET瓶坯取件时,往往是取件加冷却一次性操作,容易产生因瓶坯冷却不到位,而发生瓶坯拉丝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路分流的注塑件取件副板装置,其通过利用阵列设置有若干行的吹气组和吸头组,吹气组伸入瓶坯内进行吹冷气冷却,然后用吸头组进行取件,使得冷却与取件分开操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容易产生因瓶坯冷却不到位,而发生瓶坯拉丝现象,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路分流的注塑件取件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板和密封板,所述副板的正面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行的吹气组和吸头组,所述吹气组和所述吸头组沿所述副板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交错设置;所述副板的背面一侧设置有若干组的吹气凹槽和吸气凹槽,所述吹气凹槽与所述吹气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吸气凹槽与所述吸头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密封板覆盖于所述吸气凹槽上设置。作为改进,所述吹气组包括若干个沿所述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阵列设置的吹气单元。作为改进,所述吹气单元包括:通心螺母,所述通心螺母通过螺纹配合固定于所述副板上,所述通心螺母贯穿所述副板连通所述吹气凹槽;以及吹气管,所述吹气管固定套设于所述通心螺母内。作为改进,所述吹气管的长度L设置为:60mm≤L≤80mm。作为改进,所述吸头组包括若干个沿所述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阵列设置的吸气单元。作为改进,所述吸气单元包括:吸气管,所述吸气管固定于所述副板上,所述吸气管贯穿所述副板连通所述吸气凹槽;密封帽,所述密封帽活动套设于所述吸气管上;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吸气管上,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密封帽和所述副板。作为改进,所述密封帽与所述副板之间设置有保护凸台。作为改进,所述吸气凹槽设置有跨越所述吹气凹槽的连通槽。作为改进,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若干的镂空孔。作为改进,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两组负压吸气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利用阵列设置有若干行的吹气组和吸头组,吹气组伸入瓶坯内进行吹冷气冷却,然后用吸头组进行取件,使得冷却与取件分开操作,从而达到瓶坯均匀冷却,产品质量高;(2)本技术通过利用保护凸台对密封帽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有效地保护了复位弹簧,增加其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注塑加工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视轴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副板轴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正视示意图;图5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密封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气路分流的注塑件取件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板1和密封板6,所述副板1的正面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行的吹气组2和吸头组3,所述吹气组2和所述吸头组3沿所述副板1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交错设置;所述副板1的背面一侧设置有若干组的吹气凹槽4和吸气凹槽5,所述吹气凹槽4与所述吹气组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吸气凹槽5与所述吸头组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密封板6覆盖于所述吸气凹槽5上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每两行吹气组2旁边设置一行吸头组3,使得瓶坯经过两行吹气组2进行吹气冷却后,再由吸头组3吸取取件,保证其冷却降温达到技术要求。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吹气组2包括若干个沿所述副板1的宽度方向线性阵列设置的吹气单元21。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吹气单元21包括:通心螺母211,所述通心螺母211通过螺纹配合固定于所述副板1上,所述通心螺母211贯穿所述副板1连通所述吹气凹槽4;以及吹气管212,所述吹气管212固定套设于所述通心螺母211内。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吹气管212的长度L设置为:60mm≤L≤80mm。需要说明的是,一般瓶坯的长度设定值为120mm-140mm,设置吹气管212的长度L,使得其冷气在瓶坯的靠近底部位置吹出,有利于对瓶坯进行冷却。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头组3包括若干个沿所述副板1的宽度方向线性阵列设置的吸气单元31。如图6和图7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气单元31包括:吸气管311,所述吸气管311固定于所述副板1上,所述吸气管311贯穿所述副板1连通所述吸气凹槽5;密封帽312,所述密封帽312活动套设于所述吸气管311上;以及复位弹簧313,所述复位弹簧313套设于所述吸气管311上,所述复位弹簧313连接所述密封帽312和所述副板1。值得说明的是,设置复位弹簧313对密封帽312进行复位,使得吸气单元31在吸取瓶坯时,复位弹簧313有缓冲效果,有效的保护密封帽312。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帽312与所述副板1之间设置有保护凸台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气凹槽5设置有跨越所述吹气凹槽4的连通槽51。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板6上设置有若干的镂空孔61。作为一种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路分流的注塑件取件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板(1)和密封板(6),所述副板(1)的正面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行的吹气组(2)和吸头组(3),所述吹气组(2)和所述吸头组(3)沿所述副板(1)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交错设置;/n所述副板(1)的背面一侧设置有若干组的吹气凹槽(4)和吸气凹槽(5),所述吹气凹槽(4)与所述吹气组(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吸气凹槽(5)与所述吸头组(3)一一对应设置;/n所述密封板(6)覆盖于所述吸气凹槽(5)上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路分流的注塑件取件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板(1)和密封板(6),所述副板(1)的正面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行的吹气组(2)和吸头组(3),所述吹气组(2)和所述吸头组(3)沿所述副板(1)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交错设置;
所述副板(1)的背面一侧设置有若干组的吹气凹槽(4)和吸气凹槽(5),所述吹气凹槽(4)与所述吹气组(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吸气凹槽(5)与所述吸头组(3)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密封板(6)覆盖于所述吸气凹槽(5)上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路分流的注塑件取件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2)包括若干个沿所述副板(1)的宽度方向线性阵列设置的吹气单元(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路分流的注塑件取件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单元(21)包括:
通心螺母(211),所述通心螺母(211)通过螺纹配合固定于所述副板(1)上,所述通心螺母(211)贯穿所述副板(1)连通所述吹气凹槽(4);以及
吹气管(212),所述吹气管(212)固定套设于所述通心螺母(2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路分流的注塑件取件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212)的长度L设置为:60mm≤L≤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毅,乔政,王巍植,
申请(专利权)人:德玛克长兴注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