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脱模行车
本技术涉及加气混凝土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翻转脱模行车。
技术介绍
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静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料浆在模箱内静养,完成发泡保温形成胚体之后,需要将其从模箱内倒出脱模,此时便使用翻转脱模行车进行翻转脱模。目前,公告日为2017年06月20日,公告号为CN206264134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翻转机,包括行车、卷扬机、固定导轮、提升梁、滑轮组、升降导柱、提升臂、翻转钳、翻转油缸,其中所述卷扬机、固定导轮位于行车的顶部,且卷扬机通过钢丝绳与固定导轮与提升梁上的滑轮组连接;所述升降导柱位于行车的两端,提升臂与提升梁连接;所述提升臂的尾端设有翻转钳,翻转钳与翻转油缸的一端连接,翻转油缸的另一端连接于提升臂上。在进行翻转脱模时,先移动行车和提升梁,使翻转钳卡接在模箱的耳轴,之后通过收回翻转油缸的活塞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脱模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架,行车架上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滑移连接有提升梁(2),提升梁(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翻转模具的翻转机构(5),提升梁(2)上还设置有两个用于打开锁紧轴(61)的开锁机构(3),两个开锁机构(3)对称设置在提升梁(2)长度方向的两端,开锁机构(3)包括液压缸(31)、转动臂(32)、转动轴(33)、第一轴套(34)与开锁爪(35),液压缸(31)的缸体转动连接在提升梁(2)上,转动臂(32)的一端与液压缸(31)的活塞杆转动连接,转动臂(32)的另一端与转动轴(33)连接,第一轴套(34)的外周面固定连接在提升梁(2)上,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脱模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架,行车架上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滑移连接有提升梁(2),提升梁(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翻转模具的翻转机构(5),提升梁(2)上还设置有两个用于打开锁紧轴(61)的开锁机构(3),两个开锁机构(3)对称设置在提升梁(2)长度方向的两端,开锁机构(3)包括液压缸(31)、转动臂(32)、转动轴(33)、第一轴套(34)与开锁爪(35),液压缸(31)的缸体转动连接在提升梁(2)上,转动臂(32)的一端与液压缸(31)的活塞杆转动连接,转动臂(32)的另一端与转动轴(33)连接,第一轴套(34)的外周面固定连接在提升梁(2)上,转动轴(33)同轴转动连接在轴套内,开锁爪(35)固定连接在转动轴(33)的一端,开锁爪(35)上开设有U型的卡槽(351),模箱(6)的锁紧轴(61)远离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62),在模箱(6)翻转完毕后,卡块(62)直接卡接在开锁爪(35)的卡槽(35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脱模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51)的槽底(352)为弧面,弧面的轴心与模箱(6)转动的轴心同轴,卡块(62)与卡槽(351)的槽底(352)相对的面也设置呈弧面,卡块(62)与卡槽(351)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翻转脱模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爪(35)上在卡槽(3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制卡块(62)转动角度的第一限位块(41),在卡块(62)卡接在卡槽(351)内后,卡块(62)与第一限位块(41)抵接,在卡块(62)与第一限位块(41)抵接时,模箱(6)的锁紧轴(61)的轴心与转动轴(33)的轴心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转脱模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41)与卡块(62)抵接的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国,于进平,赵纯保,王学让,王申涛,
申请(专利权)人:商河县钱源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