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171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治理方法,包括好氧菌投加、兼氧菌投加、厌氧菌投加;好氧菌投加:投加前进行活化,投加在水域表面,每立方水添加好氧菌40‑50g;所述好氧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兼氧菌投加:将纳米曝气生物膜放置在兼氧菌的培养液中,培养20‑26小时,然后再投入水体中,形成菌群墙;每隔100‑200米安装一座菌群墙;每立方水添加兼氧菌30‑40g。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治理污染河道,降低水体COD、氨氮,减少底泥以及提高水体透明度,解决目前城市河道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治理方法,属于环境微生物

技术介绍
传统河道的水体治理往往采用化学方法,投资较大,而且产生的污泥如果处理不当能够引起环境的二次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微生物降解大多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方法,这种方法使用范围较小,有很大的局限性。专利CN201910723497.2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河道断面修复的微生物治理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微生物菌液扩培、S2:微生物吸附、S3:吸附装置的内部安装以及放置、S4:微生物菌液喷洒、S5:检测、S6:分析调节;本申请通过以已筛选出的复合菌剂(包括各种菌株,如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拉乌尔菌,假单胞菌,光合菌,芽孢杆菌等)为菌源,扩培后喷洒在装有吸附装置的河道中,净化河水中的超标污染物。现有技术的微生物治理河道污染的方法,具有以下技术缺陷:对污染严重的河道,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水体COD、氨氮和底泥以及水体透明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河道治理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好氧菌投加;投加前进行活化,投加在水域表面,每立方水添加好氧菌40-50g;所述好氧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绿色木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好氧菌投加;投加前进行活化,投加在水域表面,每立方水添加好氧菌40-50g;所述好氧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绿色木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好氧菌的菌含量为:2.5-3.5×109CFU/克;所述好氧菌的组成配比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绿色木霉,菌含量比例为20-35:25-40:20-30: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活化温度为25-38℃,活化时间为22-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兼氧菌投加:将纳米曝气生物膜放置在兼氧菌的培养液中,培养20-26小时,然后再投入水体中,形成菌群墙;每隔100-200米安装一座菌群墙;每立方水添加兼氧菌30-40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威华郭芳先刘镇王于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苏柯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