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浓度氨氮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浓度氨氮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相比物理化学方法,生物脱氮技术具有工艺设计简单、运行维护容易、污水处理量大、能耗低及设备更换周期长等优势,是市政污水处理厂多数采用的实用工艺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根据传统硝化/反硝化理论,现有的工艺中总氮去除主要发生在缺氧区;而好氧区总氮去除率较低。基于厌氧氨氧化的自养脱氮技术是目前最为经济、高效的生物脱氮技术,通过自养脱氮途径,厌氧氨氧化菌将氨氮(NH4+-N)和亚硝酸盐氮(NO2--N)转化为氮气,实现脱氮。然而,厌氧氨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工艺侧流线中研究较早,而主流线生物脱氮仍在进行研究,较低氨氮浓度是实现主流厌氧氨氧化的主要技术瓶颈,低浓度氨氮条件下自养型厌氧氨氧化细菌富集困难。因此,需要开发出强化好氧区总氮去除的低浓度氨氮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好氧区总氮去除率低、低浓度氨氮条件下自养型厌氧氨氧化细菌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浓度氨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箱(1)、反应器(2)和末端沉淀池(3);所述反应器(2)包括好氧Ⅰ区(21)、中间沉淀池(22)、好氧Ⅱ区(23)、缺氧Ⅰ区(24)和缺氧Ⅱ区(25);/n所述进水箱(1)的出液口与好氧Ⅰ区(21)的进液口连通;/n所述好氧Ⅰ区(21)设有第一曝气部件(26);所述好氧Ⅰ区(21)的出液口与中间沉淀池(22)的进液口连通;/n所述中间沉淀池(22)设有用于排出污泥的第一污泥管(221),所述中间沉淀池(22)的出液口与好氧Ⅱ区(23)的进液口连通;/n所述好氧Ⅱ区(23)设有第二曝气部件(27)、溶解氧监测部件和污泥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浓度氨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箱(1)、反应器(2)和末端沉淀池(3);所述反应器(2)包括好氧Ⅰ区(21)、中间沉淀池(22)、好氧Ⅱ区(23)、缺氧Ⅰ区(24)和缺氧Ⅱ区(25);
所述进水箱(1)的出液口与好氧Ⅰ区(21)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好氧Ⅰ区(21)设有第一曝气部件(26);所述好氧Ⅰ区(21)的出液口与中间沉淀池(22)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中间沉淀池(22)设有用于排出污泥的第一污泥管(221),所述中间沉淀池(22)的出液口与好氧Ⅱ区(23)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好氧Ⅱ区(23)设有第二曝气部件(27)、溶解氧监测部件和污泥进口,所述好氧Ⅱ区(23)的出液口与缺氧Ⅰ区(24)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缺氧Ⅰ区(24)的出液口与缺氧Ⅱ区(25)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缺氧Ⅰ区(24)和缺氧Ⅱ区(25)均设有搅拌部件(28);所述好氧Ⅱ区(23)的容积与缺氧Ⅰ区(24)和缺氧Ⅱ区(25)的容积之和的比为15∶30~40;所述缺氧Ⅱ区(25)的出液口与末端沉淀池(3)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末端沉淀池(3)设有排水管(31)、污泥回流管(33)和用于排出污泥的第二污泥管(32),所述污泥回流管(33)的进口端与末端沉淀池(3)连通,出口端与好氧Ⅱ区(23)的污泥进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浓度氨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Ⅱ区的容积与缺氧Ⅰ区和缺氧Ⅱ区的容积之和的比为15∶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浓度氨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节,李宁,关朝婷,江进,许燕滨,潘汉平,胡颖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