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56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管廊移动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移动平台主体,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底部设有平台驱动件,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内设有无人机降落平台,所述的无人机降落平台顶部设有电磁铁固定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无人机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固定,可避免无人机固定在移动平台主体上后发生松动以及掉落,固定效果较好,结构稳定,同时通过信号放大调节组件可将发射的全向信号转化为定向信号,起到定向增强无人机信号的作用,方便无人机在地下管廊内接受传输信号,前后定向信号可调节,避免在地下管廊内出现信号丢失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管廊移动平台
,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道路通行道路的逐渐加强,为了减轻该压力,将在地下设置地下管廊用于通行汽车或行人,地下综合管廊虽有诸多好处,但同时也伴随些许弊端,例如地下管廊环境复杂,有毒有害气体未知,人员巡检存在漏检重检、人员巡检负担较重,成本较高等。针对大型地下通道或大型地下管廊的观察观测过程中,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观察时,采用城市管廊移动平台配合无人机来替代人工进行观察,当需要将无人机固定在移动平台以及无人机工作后重新降落至移动平台的过程中,无法对无人机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固定,无人机容易发生松动以及掉落,固定较为一般,且无人机在地下管廊飞行侦查过程中,移动平台上携带信号杆会发射全向信号,在地下管廊中无人机与全向信号信号杆之间的信号强度较差,容易出现信号丢失的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管廊移动设备[申请号:201721306246.7],包括升降平台、第二移动滑台、车体和第一移动滑台,所述车体的底端均匀安装有车轮,所述车体的两侧皆均匀安装有后支腿,所述车体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前支腿,所述车体顶端靠近前支腿的一侧均匀安装有横向轨道,且横向轨道的顶端皆均匀安装有第一支撑轮。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第一移动滑台,且第一移动滑台通过第一支撑轮可在横向轨道上横向移动,使得便于调节预安装管廊节段的横向位置,装置通过安装有第二移动滑台,且第二移动滑台通过第二支撑轮可在纵向轨道上纵向移动,使得便于调节预安装管廊节段的纵向位置。但是该方案在无人机进入地下管廊进行侦查时,在地下管廊中无人机与全向信号信号杆之间的信号强度仍然较差,存在容易出现信号丢失的情况以及固定无人机效果较为一般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包括移动平台主体,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底部设有平台驱动件,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内设有无人机降落平台,所述的无人机降落平台顶部设有电磁铁固定件,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内还设有若干沿移动平台主体内中心线对称的无人机承托夹持固定组件,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内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信号杆升降台,所述的信号杆升降台顶部设有可沿周向转动的信号杆转动底座,所述的信号杆转动底座顶部设有可转动的信号放大调节组件。在上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中,所述的无人机承托夹持固定组件可沿竖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的无人机承托夹持固定组件与电磁铁固定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信号放大调节组件贯穿通过无人机降落平台且信号放大调节组件与无人机降落平台滑动配合。在上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中,所述的无人机承托夹持固定组件包括若干设置于移动平台主体内的无人机承托架,所述的无人机承托架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无人机承托架顶部设有承托缓冲垫,所述的承托缓冲垫内设有前承托对位槽和后承托对位槽,所述的承托缓冲垫由橡胶材料制成。在上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中,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内设有若干第一直线驱动器,所述的第一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轴与无人机承托架相连,所述的无人机承托架内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无人机降落平台一端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无人机夹持固定块,所述的无人机承托架内还设有第二直线驱动器,所述的第二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轴与无人机夹持固定块相连,所述的无人机夹持固定块靠近无人机降落平台一端设有夹持槽,所述的夹持槽呈弧形,所述的夹持槽内设有缓冲海绵层,所述的缓冲海绵层也呈弧形,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内设有若干沿移动平台主体中心线对称的承托架防偏抵接板,所述的承托架防偏抵接板靠近无人机承托架一端设有防偏滑槽,所述的无人机承托架靠近承托架防偏抵接板一端设有延伸通入至防偏滑槽内的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与防偏滑槽滑动配合。在上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中,所述的信号放大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信号杆转动底座顶部的无线电信号杆,所述的无线电信号杆上设有若干可转动的反射罩骨架,所述的反射罩骨架上连接有信号放大反射罩,所述的反射罩骨架沿无线电信号杆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的反射罩骨架与无线电信号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的反射罩骨架与无线电信号杆之间的转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在上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中,所述的反射罩骨架与无线电信号杆之间的转轴底部设有缓冲抵接块,所述的缓冲抵接块底部呈弧形,所述的信号杆升降台内设有周向转动器,所述的周向转动器的转动轴与信号杆转动底座相连,所述的信号杆升降台内设有防偏内嵌槽,所述的信号杆转动底座底部设有延伸通入至防偏内嵌槽内且与防偏内嵌槽形状相配适的内嵌对位板。在上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中,所述的防偏内嵌槽呈环形,所述的内嵌对位板也呈环形,所述的环形对位板与环形内嵌槽相滑动配合,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内设有升降台直线驱动器,所述的升降台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轴与信号杆升降台相连。在上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中,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内还设有若干沿移动平台主体中心线对称的升降台防偏抵接板,所述的信号杆升降台与升降台防偏抵接板滑动配合,所述的升降台防偏抵接板靠近信号杆升降台一端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的信号杆升降台上设有延伸通入至限位滑槽内的防偏块,所述的防偏块与限位滑槽滑动配合。在上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中,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上设有可转动的路障清除件,所述的平台驱动件包括若干设置于移动平台主体上的履带驱动轮,所述的履带驱动轮下方设有若干履带从动轮,所述的履带驱动轮和履带从动轮上套设有行进履带,所述的履带驱动轮和履带从动轮分别与行进履带相啮合配合。在上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中,所述的路障清除件包括设置于移动平台主体上的机械转臂,所述的机械转臂上设有可转动的夹爪,所述的机械转臂上设有探照灯,所述的机械转臂与移动平台主体之间通过转臂支架相连。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过设置电磁铁固定件、无人机承托架和无人机夹持固定块,可对无人机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固定,可避免无人机固定在移动平台主体上后发生松动以及掉落,固定效果较好,结构稳定,同时通过信号放大调节组件可将发射的全向信号转化为定向信号,起到定向增强无人机信号的作用,方便无人机在地下管廊内接受传输信号,前后定向信号可调节,避免在地下管廊内出现信号丢失的情况。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块和防偏滑槽,在移动无人机承托架的过程中,通过限位块与防偏滑槽之间的滑动配合,可避免无人机承托架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角度偏移,提高了无人机承托架位移的精确度。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缓冲抵接块,在线电信号杆下降收回至移动平台主体内时,缓冲抵接块会先与移动平台主体接触,避免反射罩骨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包括移动平台主体(1),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1)底部设有平台驱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1)内设有无人机降落平台(3),所述的无人机降落平台(3)顶部设有电磁铁固定件(4),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1)内还设有若干沿移动平台主体(1)内中心线对称的无人机承托夹持固定组件(5),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1)内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信号杆升降台(30),所述的信号杆升降台(30)顶部设有可沿周向转动的信号杆转动底座(31),所述的信号杆转动底座(31)顶部设有可转动的信号放大调节组件(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包括移动平台主体(1),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1)底部设有平台驱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1)内设有无人机降落平台(3),所述的无人机降落平台(3)顶部设有电磁铁固定件(4),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1)内还设有若干沿移动平台主体(1)内中心线对称的无人机承托夹持固定组件(5),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1)内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信号杆升降台(30),所述的信号杆升降台(30)顶部设有可沿周向转动的信号杆转动底座(31),所述的信号杆转动底座(31)顶部设有可转动的信号放大调节组件(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人机承托夹持固定组件(5)可沿竖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的无人机承托夹持固定组件(5)与电磁铁固定件(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信号放大调节组件(32)贯穿通过无人机降落平台(3)且信号放大调节组件(32)与无人机降落平台(3)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人机承托夹持固定组件(5)包括若干设置于移动平台主体(1)内的无人机承托架(6),所述的无人机承托架(6)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无人机承托架(6)顶部设有承托缓冲垫(7),所述的承托缓冲垫(7)内设有前承托对位槽(8)和后承托对位槽(9),所述的承托缓冲垫(7)由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1)内设有若干第一直线驱动器(10),所述的第一直线驱动器(10)的动力轴与无人机承托架(6)相连,所述的无人机承托架(6)内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无人机降落平台(3)一端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无人机夹持固定块(11),所述的无人机承托架(6)内还设有第二直线驱动器(12),所述的第二直线驱动器(12)的动力轴与无人机夹持固定块(11)相连,所述的无人机夹持固定块(11)靠近无人机降落平台(3)一端设有夹持槽(13),所述的夹持槽(13)呈弧形,所述的夹持槽(13)内设有缓冲海绵层(14),所述的缓冲海绵层(14)也呈弧形,所述的移动平台主体(1)内设有若干沿移动平台主体(1)中心线对称的承托架防偏抵接板(15),所述的承托架防偏抵接板(15)靠近无人机承托架(6)一端设有防偏滑槽(16),所述的无人机承托架(6)靠近承托架防偏抵接板(15)一端设有延伸通入至防偏滑槽(16)内的限位块(17),所述的限位块(17)与防偏滑槽(16)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管廊的多功能无人机智能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放大调节组件(32)包括设置于信号杆转动底座(31)顶部的无线电信号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耀东楼平朱珠王中友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