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及变轨距轮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527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领域,提供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及变轨距轮对。该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包括车轴,所述车轴的轴向设有中心通孔,所述车轴靠近中部的外周构造有一段沿所述车轴轴向延伸的外花键,所述车轴的外周位于所述外花键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段旋向相反的第一非自锁螺纹,所述车轴位于所述外花键处设有沿其径向贯通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轴的轴向;所述车轴在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非自锁螺纹与所述外花键之间的部位构造有环绕所述车轴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车轴结构设计巧妙,使得车轴与车轮连接结构简单,变轨距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及变轨距轮对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
,尤其涉及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及变轨距轮对。
技术介绍
跨国间的客货运输在近年来增长迅速,然而由于各国铁路的轨距不同,从而给跨国间的铁路运输造成严重的阻碍。为了解决各国铁路的轨距不同对跨国间的铁路运输造成阻碍的问题,对此提出了变轨距的列车,即当列车行驶到它国的铁路上时,通过改变车轴上的车轮之间的间距,来适应它国铁路的轨距。然而,现有的车轴与车轮连接结构复杂,变轨距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变轨距轮对用车轴,车轴结构设计巧妙,使得车轴与车轮连接结构简单,变轨距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变轨距轮对。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变轨距轮对用车轴,所述车轴的轴向设有中心通孔,所述车轴靠近中部的外周构造有一段沿所述车轴轴向延伸的外花键,所述车轴的外周位于所述外花键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段旋向相反的第一非自锁螺纹,所述车轴位于所述外花键处设有沿其径向贯通的长圆孔,所述长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的轴向设有中心通孔,所述车轴靠近中部的外周构造有一段沿所述车轴轴向延伸的外花键,所述车轴的外周位于所述外花键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段旋向相反的第一非自锁螺纹,所述车轴位于所述外花键处设有沿其径向贯通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轴的轴向;/n所述车轴在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非自锁螺纹与所述外花键之间的部位构造有环绕所述车轴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的轴向设有中心通孔,所述车轴靠近中部的外周构造有一段沿所述车轴轴向延伸的外花键,所述车轴的外周位于所述外花键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一段旋向相反的第一非自锁螺纹,所述车轴位于所述外花键处设有沿其径向贯通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轴的轴向;
所述车轴在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非自锁螺纹与所述外花键之间的部位构造有环绕所述车轴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道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滚道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滚道靠近所述外花键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道的横截面呈内凹的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在构造所述第一滚道的部位形成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车轴其余部位的外径,以在所述环形凸缘的轴向两端形成止挡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花键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非自锁螺纹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环形凸缘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非自锁螺纹之间的间距,且均等于变轨距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自锁螺纹为梯形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的轴向两端构造成两端直径小于中间直径的阶梯轴,所述阶梯轴的两端轴用于安装轴箱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轴的中间轴在位于每段所述第一非自锁螺纹与所述中间轴的轴端之间的部位分别形成有滑动段。


9.一种变轨距轮对,包括车轴和一对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变轨距轮对用车轴;
还包括外套筒和一对轴套;
一对所述车轮分别通过所述轴套安装在所述车轴上,所述车轮紧固在所述轴套的第一端外周,所述轴套的第二端内周设有与所述第一非自锁螺纹相匹配形成非自锁螺纹副的第二非自锁螺纹;
所述轴套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先魏家麒王旭焦京海胡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