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虚拟轨道车辆用轮控式液压制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制动
,尤其是涉及一种虚拟轨道车辆用轮控式液压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轨道液压制动单元的制动主要通过制动踏板或极位手柄的位移信息经微机制动控制单元来控制制动单元电液转化后,通过活塞将液压源中的油液压入到制动器,从而增大液压,对轮对起到制动作用。但是每一个车轮配备一套制动单元增加了制动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同时这种增压制动,泄压缓解的主动式制动系统设计不利于实现驻车制动,导致轮对需要额外配备停放缸,增加了制动控制的难度,且不适用于虚拟轨道车辆的制动及缓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单个车轮配备制动单元的复杂性和成本较高、不利于驻车制动、不适用于虚拟轨道车辆的制动及缓解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虚拟轨道车辆用轮控式液压制动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虚拟轨道车辆用轮控式液压制动系统,包括液压单元、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微机制动控制单元和蓄能器,所述液压单元包括液压源、制动通路A、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虚拟轨道车辆用轮控式液压制动系统,包括液压单元(1)、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8)、微机制动控制单元(7)和蓄能器(6),所述液压单元(1)包括液压源(9)、制动通路A、制动通路B、制动通路C、制动通路D、泄压通路E、泄压通路F、泄压通路G、前轮差压调节器(111)和后轮差压调节器(116),所述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8)与微机制动控制单元(7)相连,所述制动通路A、制动通路B、制动通路C和制动通路D共接蓄能器(6),所述制动通路A与制动通路B通过前轮差压调节器(111)连接,所述制动通路C与制动通路D通过后轮差压调节器(116)连接,所述泄压通路E、泄压通路F和泄压通路 ...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26 CN 20201022290251.一种虚拟轨道车辆用轮控式液压制动系统,包括液压单元(1)、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8)、微机制动控制单元(7)和蓄能器(6),所述液压单元(1)包括液压源(9)、制动通路A、制动通路B、制动通路C、制动通路D、泄压通路E、泄压通路F、泄压通路G、前轮差压调节器(111)和后轮差压调节器(116),所述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8)与微机制动控制单元(7)相连,所述制动通路A、制动通路B、制动通路C和制动通路D共接蓄能器(6),所述制动通路A与制动通路B通过前轮差压调节器(111)连接,所述制动通路C与制动通路D通过后轮差压调节器(116)连接,所述泄压通路E、泄压通路F和泄压通路G共接所述液压源(9)的油箱(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通路A包括左前轮比例阀(126)、左前轮换向阀(125)、左前轮被动式制动器(5)和左前轮压力传感器(110),所述左前轮比例阀(126)与液压源(9)、左前轮换向阀(125)的c端及微机制动控制单元(7)相连,同时左前轮换向阀(125)的a端与左前轮被动式制动器(5)共接左前轮压力传感器(110);
所述制动通路B包括右前轮比例阀(124)、右前轮换向阀(123)、右前轮被动式制动器(4)和右前轮压力传感器(113),所述右前轮比例阀(124)与液压源(9)、右前轮换向阀(123)的c端及微机制动控制单元(7)相连,同时右前轮换向阀(123)的a端与右前轮被动式制动器(4)共接右前轮压力传感器(113);
所述制动通路C包括左后轮比例阀(122)、左后轮换向阀(121)、左后轮被动式制动器(3)和左后轮压力传感器(115),所述左后轮比例阀(122)与液压源(9)、左后轮换向阀(121)的c端及微机制动控制单元(7)相连,同时左后轮换向阀(121)的a端与左后轮被动式制动器(3)共接左后轮压力传感器(115);
所述制动通路D包括右后轮比例阀(120)、右后轮换向阀(119)、右后轮被动式制动器(2)和右后轮压力传感器(118),所述右后轮比例阀(120)与液压源(9)、右后轮换向阀(119)的c端及微机制动控制单元(7)相连,同时右后轮换向阀(119)的a端与右后轮被动式制动器(2)共接右后轮压力传感器(118);
所述泄压通路E包括卸荷阀(129),所述卸荷阀(129)与液压源(9)并联;所述泄压通路F包括第二溢流阀(107)、第二换向阀(128)和节流阀(108),所述第二溢流阀(107)与第二换向阀(128)并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