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伸缩摇臂悬架的四轮车越壕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行走
,涉及一种四轮车越壕控制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伸缩摇臂悬架的四轮车越壕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四轮车的越壕能力是由壕沟的宽度和车轮的直径决定的,这就局限了四轮车的越壕宽度,也局限了相应车轮直径的选取。随着摇臂悬架技术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四轮车采用了摇臂悬架技术,比如美国的GXV-T,采用摇臂悬架的四轮车大大增加了其越壕宽度。但是只靠摇臂实现越壕的宽度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四轮车考虑长宽比的协调导致摇臂长度不能过长。具有伸缩结构的机械臂在机械行业广泛应用,技术成熟,将摇臂的大摆角功能和伸缩臂的伸缩功能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增加四轮车的越壕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伸缩摇臂悬架的四轮车越壕控制方法,提高了四轮车辆跨越壕沟的能力。一种具有伸缩摇臂悬架的四轮车越壕控制方法,所述四轮车包括四个车轮,每个车轮对应的由伸缩摇臂安装到车体(9)上;所述四个车轮分别为左前轮(1)、右前轮(3)、左后轮(5)和右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伸缩摇臂悬架的四轮车越壕控制方法,所述四轮车包括四个车轮,每个车轮对应的由伸缩摇臂安装到车体(9)上;所述四个车轮分别为左前轮(1)、右前轮(3)、左后轮(5)和右后轮(7);四个所述伸缩摇臂分别为左前伸缩摇臂(2)、右前伸缩摇臂(4)、左后伸缩摇臂(6)和右后伸缩摇臂(8);所述伸缩摇臂具有伸缩功能,且可相对于车体(9)摆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0、左前轮(1)与路面的接触点定义为A,右前轮(3)与路面的接触点定义为B,左后轮(5)与路面的接触点定义为C,右后轮(7)与路面的接触点定义为D,整车重心定义为G;初始状态时,四个伸缩摇臂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伸缩摇臂悬架的四轮车越壕控制方法,所述四轮车包括四个车轮,每个车轮对应的由伸缩摇臂安装到车体(9)上;所述四个车轮分别为左前轮(1)、右前轮(3)、左后轮(5)和右后轮(7);四个所述伸缩摇臂分别为左前伸缩摇臂(2)、右前伸缩摇臂(4)、左后伸缩摇臂(6)和右后伸缩摇臂(8);所述伸缩摇臂具有伸缩功能,且可相对于车体(9)摆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0、左前轮(1)与路面的接触点定义为A,右前轮(3)与路面的接触点定义为B,左后轮(5)与路面的接触点定义为C,右后轮(7)与路面的接触点定义为D,整车重心定义为G;初始状态时,四个伸缩摇臂缩回到最短状态,左前伸缩摇臂(2)和右前伸缩摇臂(4)摆到各自与车体(9)连接点的前方,左后伸缩摇臂(6)和右后伸缩摇臂(8)摆到各自与车体(9)连接点的后方;
步骤1:四轮车前行至壕沟附近停车原地调整姿态,左前伸缩摇臂(2)保持初始摇臂角度不变,伸长至最长状态,右后伸缩摇臂(8)保持初始摇臂角度不变,伸长至最长状态,左后伸缩摇臂(6)从初始摇臂角度向车前方向摆动,右前伸缩摇臂(4)从初始摇臂角度向车后方向摆动,直至BC连线的方向垂直于AC连线,同时BC连线位于重心G前方;
步骤2:四轮车保持步骤1的状态匀速前行,左前轮(1)进入壕沟上空悬空;
步骤3:四轮车持步骤2的状态匀速前行直至A点越过壕沟边缘搭在壕沟另一侧路面上,同时BC连线接近壕沟边缘位置时停车,左前轮(1)和右前轮(3)保持位置不动,左后伸缩摇臂(6)向车后方向摆动,右后伸缩摇臂(8)向车前方向摆动,直至CD连线的方向垂直于BD连线,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饶,冯栋梁,崔星,汪玲清,高建峰,金宇春,高天云,康祖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