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喷墨打印头及其制作方法、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601450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型喷墨打印头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形成塑模层,塑模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设有喷孔,第二表面上设有墨水腔室,喷孔和墨水腔室相互连通;在第一表面上依序设置减粘胶层和透明支撑板,使塑模层贴附在透明支撑板上;夹持透明支撑板后,在第二表面上涂覆胶水,并将塑模层粘贴在基底的设有驱动器件的一侧上;减化减粘胶层的粘度,并剥离减粘胶层和透明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实现上述制作方法的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喷墨打印头的薄型化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型喷墨打印头及其制作方法、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墨打印机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解除薄型喷墨打印头的厚度限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头是喷墨打印机中的核心器件之一,如图1所示,其包括喷孔a和与喷孔连通的墨水腔室b,该墨水腔室内还设置有驱动器件c。驱动器件c的作用是向墨水腔室b里的墨水提供能量,使墨水通过喷孔a以一定的速度喷射。目前制作喷墨打印头的工艺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粘结法。如图2所示,粘结法是采用注塑工艺形成具有喷孔a和墨水腔室b结构的塑模层d后,将塑模层d贴合在形成有驱动器件c的基底e上,使驱动器件c置于墨水腔室b内。在贴合的过程中,将在塑模层d的设有墨水腔室b的一侧表面上涂覆粘胶之后,粘贴在基底e的设有驱动器件c的一侧上。其中,在塑模层上涂胶时,一般是夹持(通过手或者是机械臂等)塑模层的状态下进行涂胶。随着喷墨打印头的薄型化趋势,塑模层的厚度也变得越来越薄。但是,当塑模层的厚度低于一定程度时,夹持塑模层的过程中,塑模层因厚度太薄无法承受夹持的作用力,从而会发生弯折,导致无法正常地进行涂胶。即便是将上述底厚的塑模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喷墨打印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n形成塑模层,所述塑模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喷孔,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墨水腔室,所述喷孔和所述墨水腔室相互连通;/n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依序设置减粘胶层和透明支撑板,使所述塑模层贴附在所述透明支撑板上;/n夹持所述透明支撑板后,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涂覆胶水,并将所述塑模层粘贴在基底的设有驱动器件的一侧上;/n减化所述减粘胶层的粘度,并剥离所述减粘胶层和所述透明支撑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喷墨打印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形成塑模层,所述塑模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喷孔,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墨水腔室,所述喷孔和所述墨水腔室相互连通;
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依序设置减粘胶层和透明支撑板,使所述塑模层贴附在所述透明支撑板上;
夹持所述透明支撑板后,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涂覆胶水,并将所述塑模层粘贴在基底的设有驱动器件的一侧上;
减化所述减粘胶层的粘度,并剥离所述减粘胶层和所述透明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塑模层的方法包括:
提供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平整部和形成在所述平整部上的凸起部;
在所述平整部和所述凸起部上涂覆光刻胶并进行平坦化和固化,以形成光刻胶层;
消除位于所述凸起部上的部分所述光刻胶层,以形成所述喷孔;
从所述模具中分离所述光刻胶层,以形成具有与所述喷孔连通的所述墨水腔室的塑模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模具的方法包括:
在硅晶圆上进行刻蚀,以形成具有凹槽的原始模具;
在所述原始模具上浇注固化材料并对所述固化材料依序进行平坦化和固化;
从所述原始模具中分离所述固化材料,以形成所述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涂覆所述胶水的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涂覆胶水,以形成胶水层;
夹持所述透明支撑板,使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胶水层;
将所述第二表面按压在所述胶水层上后进行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原始模具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斌谢永林李令英黄哲观张婷婷周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