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34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4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并涉及使较多量的液体从喷嘴喷出的技术。液体喷出头具备喷嘴板和腔板,腔板被配置在喷嘴板的第二面侧,多个压力腔中的第一压力腔以及第二压力腔通过一个连通流道而与喷嘴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从喷嘴喷出液体的技术。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从喷嘴喷出压力腔的液体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在以往,一直期望着使较多量的液体从喷嘴喷出的技术。在此,在为了使较多量的液体从喷嘴喷出,从而单纯地增大了压力腔的体积的情况下,压力腔的刚性会降低。由于压力腔的刚性降低,从而从压力腔向液体的压力的传递变弱,由此存在从压力腔朝向喷嘴排出液体的排除效率降低的情况。此外,由于压力腔的刚性的降低,从而压电元件与压力腔的共振频率会下降。由此,存在压力腔的压力响应性降低的情况。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33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式,提供了一种液体喷出头。该液体喷出头具备:喷嘴板,其具有形成有喷出液体的喷嘴的第一面、和形成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连通流道的与所述第一面为相反侧的第二面;腔板,其形成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多个压力腔,所述腔板被配置在所述喷嘴板的所述第二面侧,所述多个压力腔中的第一压力腔以及第二压力腔通过一个所述连通流道而与所述喷嘴连通。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图2为液体喷出头的功能上的结构图。图3为用于对液体喷出头的液体的流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4为液体喷出头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表示致动器基板和流道形成基板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6为表示流道板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7为用YZ平面将液体喷出头切断的第一部分切断图。图8为用YZ平面将液体喷出头切断的第二部分切断图。图9为用于进一步对液体喷出头的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10为表示振动板、流道形成基板、驱动元件与第一引线电极、第二引线电极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11为图10的11-11剖视图。图12为图10的12-12剖视图。图13为用于对第一段电极和第二段电极的另一种形成方式进行说明的图。图14为用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又一种方式进行说明的图。图15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流道板的立体图。图16为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第一图。图17为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第二图。图18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嘴板的俯视图。图19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流道板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20为用于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第一图。图21为用于对液体喷出头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第二图。图22为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流道板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23为用于对液体喷出头的液体的流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24为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的分解立体图。图25为表示液体喷出头的与记录介质对置的一侧的俯视图。图26为图25的26-26剖视图。图27为对流道形成基板和流道板进行俯视观察的情况下的示意图。图28为相当于图21的图。图29为相当于图20的图。图30为相当于图21的图。图31为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的功能上的结构图。图32为用于对第一驱动脉冲和第二驱动脉冲进行说明的图。图33为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的分解立体图。图34为由一个喷嘴所通过的YZ平面将液体喷出头切断时的剖视图。图35为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的分解立体图。图36为由一个喷嘴所通过的YZ平面将液体喷出头切断时的剖视图。图37为用于对第九、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的图。图38为用于对第十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图39为用于对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形态进行说明的图。图40为用于对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具体实施方式A.第一实施方式: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00的结构的说明图。液体喷出装置100为,向介质12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的液滴而进行印刷的、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介质12除印刷纸张之外还能够采用树脂薄膜或布等任意的材质的印刷对象。在图1以后的各个附图中,将相互正交的第一轴方向X、第二轴方向Y以及第三轴方向Z中的喷嘴列方向设为第一轴方向X,将沿着油墨从喷嘴Nz的喷出方向的方向设为第三轴方向Z,并将与第一轴方向X和第三轴方向Z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轴方向Y。油墨的喷出方向既可以与铅直方向平行,也可以为与之交叉的方向。另外,沿着液体喷出头26的输送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为第二轴方向Y,作为介质12的进给方向的副扫描方向成为第一轴方向X。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主扫描方向适当地称为印刷方向。此外,在对朝向进行特定的情况下,将正的方向设为“+”并将负的方向设为“-”,而将正负的符号并用于方向标记中。另外,液体喷出装置100也可以为,介质进给方向(副扫描方向)与液体喷出头26的输送方向(主扫描方向)一致的、所谓的行式打印机。液体喷出装置100具备液体容器14、流动机构615、对介质12进行送出的输送机构722、控制单元620、头移动机构824和液体喷出头26。液体容器14对从液体喷出头26所喷出的多种油墨以独立的方式进行贮留。作为液体容器14,可以利用由挠性薄膜所形成的袋状的液体包装袋、能够补充液体的液体罐等。流动机构615被设置于对液体容器14与液体喷出头26进行连接的流道的中途。流动机构615为泵,其从液体容器14向液体喷出头26供给液体。液体喷出头26具有用于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Nz。喷嘴Nz构成以沿着第一轴方向X而排列的方式而被配置的喷嘴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喷出一种液体而使用了两列喷嘴列。喷嘴Nz具有喷出液体的圆形的喷嘴开口。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了喷出一种液体而使用一列喷嘴列。控制单元620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或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等处理电路以及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电路,并对输送机构722以及头移动机构824、液体喷出头26进行统一控制。输送机构722在控制单元620的控制下进行工作,并且沿着第一轴方向X而对介质12进行输送。也就是说,输送机构722为,使介质12相对于液体喷出头26而进行相对移动的机构。头移动机构824具备:跨及介质12的印刷范围而在第一轴方向X上被架设的输送带23、和对液体喷出头26进行收纳并固定在输送带23上的滑架25。头移动机构824在控制单元620的控制下进行工作,并且使液体喷出头26沿着主扫描方向而与滑架25一同往复移动。在滑架25的往复移动之际,滑架25通过未图示的导轨而被引导。另外,也可以设为,将液体容器14与液体喷出头26一同搭载在滑架25上的头结构。液体喷出头26为,在第三轴方向Z上层压了头结构材料的层压体。液体喷出头26具备沿着副扫描方向而排列有喷嘴Nz的列的喷嘴列。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喷出头,具备:/n喷嘴板,其具有形成有喷出液体的喷嘴的第一面、以及形成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连通流道的与所述第一面为相反侧的第二面;/n腔板,其形成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多个压力腔,/n所述腔板被配置在所述喷嘴板的所述第二面侧,/n所述多个压力腔中的第一压力腔以及第二压力腔通过一个所述连通流道而与所述喷嘴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7 JP 2019-0598621.一种液体喷出头,具备:
喷嘴板,其具有形成有喷出液体的喷嘴的第一面、以及形成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连通流道的与所述第一面为相反侧的第二面;
腔板,其形成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多个压力腔,
所述腔板被配置在所述喷嘴板的所述第二面侧,
所述多个压力腔中的第一压力腔以及第二压力腔通过一个所述连通流道而与所述喷嘴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
所述连通流道被形成在,俯视观察时与所述喷嘴相比而较大的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
所述连通流道以在俯视观察时与所述第一压力腔以及所述第二压力腔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而被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
所述连通流道的深度尺寸为所述喷嘴的深度尺寸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
所述连通流道的深度尺寸为所述喷嘴的深度尺寸的两倍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
所述第一压力腔与所述第二压力腔被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关于第一假想线而实质上线对称,
所述连通流道被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关于所述第一假想线而实质上线对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喷出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部本规长沼阳一福田俊也水田祥平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