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极薄膜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44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薄膜烘箱,包括箱门部件、主体部件和烘架部件,箱门部件与烘架部件相连,箱门部件包括上下翻转开合的箱门,烘架部件包括跟随箱门运动实现自动进出的烘架和避免电极薄膜发生高温卷边的压模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的侧开门式的箱门改变成上开门式,节约了烘箱的侧面空间,充分利用了烘箱的上部空间,避免了在烘箱上部放置杂物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将箱门的运动与烘架的运动相联系,这样可以使得在打开/关闭箱门时自动伸出/收回烘架,在烘架上设置有可自由安装、拆卸、调整间距的压模架,可以固定住电极薄膜的两侧,避免电极薄膜因为高温发生卷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薄膜烘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烘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极薄膜烘箱。
技术介绍
烘箱主要由温度控制仪表、外壳和工作室组成。外壳一般采用薄钢板制作,表面烤漆,工作室采用优质的结构钢板制作。外壳与工作室之间填充硅酸铝纤维。加热器安装底部,也可安置顶部或两侧。温度控制仪表采用数显智能表并与报警装置相连接。工作室内,发热管通电后发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工作室内部,与被烘烤物品进行热量交换,以达到烘烤或干燥的目的。烘箱作为一种加热、烘干用的实验或工业设备,在化工、材料、机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在软体机器人领域中,作为制作软体机器人的主要材料,各种柔性材料(例如硅胶、水凝胶等)和电极(例如导电油墨、碳浆等)都需要通过烘箱进行烘干来实现从流体到固体的转变。在制作过程中,电极通常不是单独制作的,而是通过薄膜(例如PE、PET、BOPP膜等)来承载,我们主要是采用丝网印刷等工艺手段将电极按指定的图案印刷在薄膜上来得到电极薄膜。然而,实际在使用烘箱对电极进行烘干的时候,薄膜会因为烘箱的高温而向内卷边,触碰到尚未固化的电极,从而损坏电极。例如将石墨烯导电油墨通过丝网印刷在BOPP膜上来制作成的电极薄膜,需要在温度设定为60℃的烘箱中烘烤2个小时,来得到固化后的石墨烯电极薄膜,而BOPP膜会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卷边而损坏石墨烯电极。同时,现有的烘箱门大多为侧向开门,对于侧面空间的要求较高。而且,现有的烘箱烘架需要手动拉出与推入,容易污染或烫伤手部。总而言之,现有的烘箱的十分简单,占用空间大,烘架无法自动进出,并没有针对电极薄膜容易卷边这一特点来进行特殊的设计,因此无法合理适用于这种加工案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极薄膜烘箱,它可以在打开/关闭箱门时自动伸出/收回烘架,占用空间小,避免在烘干电极薄膜的过程中造成薄膜的卷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极薄膜烘箱,它可以在打开/关闭箱门时自动伸出/收回烘架,占用空间小,避免在烘干电极薄膜的过程中造成薄膜的卷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极薄膜烘箱,包括:箱门部件,其包括箱门、箱门支架、合页、顶部滑块,两个箱门支架分别安装在箱门两侧,合页的一侧安装在顶部滑块,另一侧安装在箱门的连接部,箱门装有双层隔热玻璃111和配合锁闩使用的箱门把手。主体部件,其包括主体外壳、通风装置、顶部导轨、密封胶条、温度控制仪表、外壳脚撑、底部支架和电热管,主体外壳顶部设有一个合适大小圆孔用于安装通风装置,主体外壳顶部开有两个直线槽,所述顶部导轨分布在直线槽两侧,主体外壳设有一个合适大小方孔用于安装温度控制仪表,主体外壳底部安装有四个外壳脚撑,主体外壳内部为工作室内腔,工作室内腔底部安装有电热管以及保护电热管的底部支架,工作室内腔下侧设有锁闩,要求配合箱门把手使用,工作室内腔外侧装有密封胶条,要求保证与箱门之间的密封性,两个顶部滑块分别与两组顶部导轨相配合连接。烘架部件,其包括升降装置、侧面导轨、侧面滑块、内壁固定支架、内壁活动支架、内壁复合支架、滑轨、压膜架和置膜架,升降装置包括滑杆、复合滑槽、单向拨片、簧片,滑杆两端分别在两个相对安装的复合滑槽内滑动,复合滑槽的两侧凸起分别安装有一对单向拨片,用于控制滑杆在菱形滑槽内往复滑动的方向,复合滑槽的两侧挡块分别限制单向拨片的极限位置,两个簧片分别安装在复合滑槽的中心凸起上分别用于保证单向拨片的复位,每个复合滑槽外侧分别安装有一对侧面滑块,侧面滑块分别与侧面导轨相配合连接,内壁活动支架顶部分别与复合滑槽的前端底部相固定连接,内壁复合支架前端孔为槽孔,与内壁活动支架相连接,后端孔为圆孔,与内壁固定支架相连接,滑轨分别与内壁复合支架相固定连接,置膜架可以在相对安装的滑轨内前后滑动,压膜架可以另外安装在置膜架上的任意位置。进一步地,滑杆的两侧上端分别穿过两个直线槽,分别安装在两个顶部滑块的底部,四个侧面导轨以两两为一组分别相对安装在工作室内腔的内壁两侧,两个内壁固定支架分别相对安装在工作室内腔的内壁两侧。进一步地,压膜架包括调整螺栓、调整块、导杆和压膜架主体,调整螺栓分别穿过调整块的中心圆孔,通过螺纹与压膜架主体相连接,导杆分别固定于调整块的上部圆孔,穿入压膜架主体,避免拧动调整螺栓时出现的调整块旋转,调整块底部凹槽与置膜架圆管相契合。进一步地,主体外壳的工作室内腔两侧设有两个空槽,要求能够容纳箱门关闭后的箱门支架。进一步地,箱门打开后位于外壳上部时,两个合页和两个箱门支架能作为箱门的四个支点,保证箱门在主体外壳上部的稳固性。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箱门为上下翻转开启或关闭,箱门开启时可向后推动放置在外壳顶部,同时烘架自动伸出;箱门关闭时可向前拉动并向下盖上,同时烘架自动收入;烘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压膜架,可自由安装、拆卸、调整间距,保证电极薄膜的两侧不会因为高温发生卷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将传统的侧开门式的箱门改变成上开门式,这样可以节约烘箱的侧面空间,充分利用烘箱的上部空间,也可以避免在烘箱上部放置杂物造成安全隐患;将箱门的运动与烘架的运动相联系,这样可以使得在打开/关闭箱门时自动伸出/收回烘架,不需要手动拉出与推入,不容易污染或烫伤手部;在烘架上设置有可自由安装、拆卸、调整间距的压膜架,这样可以固定住电极薄膜的两侧,避免电极薄膜因为高温发生卷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部件、箱门部件和烘架部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烘架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升降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复合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压膜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8为开门过程的原理图;图9为关门过程的原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箱门部件,20-主体部件,30-烘架部件,11-箱门,111-双层隔热玻璃,112-箱门把手,113-连接部,12-箱门支架,13-合页,14-顶部滑块,21-主体外壳,211-通风装置安装孔,212-直线槽,213-空槽,214-箱门锁闩,215-温度控制仪表安装孔,22-通风装置,23-顶部导轨,24-密封胶条,25-温度控制仪表,26-外壳脚撑,27-底部支架,28-电热管,31-升降装置,32-侧面滑块,33-侧面导轨,34-内壁固定支架,35-内壁活动支架,36-滑轨,37-内壁复合支架,38-压膜架,39-置膜架,311-滑杆,312-复合滑槽,313-簧片,314-单向拨片,381-调整螺栓,382-调整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薄膜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门部件(10)、主体部件(20)以及烘架部件(30);/n所述箱门部件(10)包括箱门(11)、箱门支架(12)、合页(13)、顶部滑块(14),两个箱门支架(12)分别安装在箱门(11)两侧,合页(13)的一侧安装在顶部滑块(14),另一侧安装在箱门(11)的连接部(113),箱门(11)装有双层隔热玻璃(111)和配合锁闩(214)使用的箱门把手(112);/n所述主体部件(20),其包括主体外壳(21)、通风装置(22)、顶部导轨(23)、密封胶条(24)、温度控制仪表(25)、外壳脚撑(26)、底部支架(27)和电热管(28),主体外壳(21)顶部设有一个合适大小圆孔(211)安装通风装置(22),主体外壳(21)顶部开有两个直线槽(212),所述顶部导轨(23)分布在直线槽(212)两侧,主体外壳(21)设有一个合适大小方孔(215)安装温度控制仪表(25),主体外壳(21)底部安装有四个外壳脚撑(26),主体外壳(21)内部为工作室内腔,工作室内腔底部安装有电热管(28)以及底部支架(27),工作室内腔下侧设有锁闩(214),工作室内腔外侧装有密封胶条(24),两个顶部滑块(14)分别与两组顶部导轨(23)相配合连接;/n所述烘架部件(30),其包括升降装置(31)、侧面导轨(33)、侧面滑块(32)、内壁固定支架(34)、内壁活动支架(35)、内壁复合支架(37)、滑轨(36)、压膜架(38)和置膜架(39),升降装置(31)包括滑杆(311)、复合滑槽(312)、单向拨片(314)、簧片(313),滑杆(311)两端分别在两个相对安装的复合滑槽(312)内滑动,复合滑槽(312)的两侧凸起(3124)分别安装有一对单向拨片(314),两个簧片(313)分别安装在复合滑槽(312)的中心凸起(3123)上,每个复合滑槽(312)外侧分别安装有一对侧面滑块(32),侧面滑块(32)分别与侧面导轨(33)相配合连接,内壁活动支架(35)顶部分别与复合滑槽(312)的前端底部相固定连接,内壁复合支架(37)前端孔为槽孔,与内壁活动支架(35)相连接,后端孔为圆孔,与内壁固定支架(34)相连接,滑轨(36)分别与内壁复合支架(37)相固定连接,置膜架(39)可以在相对安装的滑轨(36)内前后滑动,压膜架(38)可以另外安装在置膜架(39)上的任意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薄膜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门部件(10)、主体部件(20)以及烘架部件(30);
所述箱门部件(10)包括箱门(11)、箱门支架(12)、合页(13)、顶部滑块(14),两个箱门支架(12)分别安装在箱门(11)两侧,合页(13)的一侧安装在顶部滑块(14),另一侧安装在箱门(11)的连接部(113),箱门(11)装有双层隔热玻璃(111)和配合锁闩(214)使用的箱门把手(112);
所述主体部件(20),其包括主体外壳(21)、通风装置(22)、顶部导轨(23)、密封胶条(24)、温度控制仪表(25)、外壳脚撑(26)、底部支架(27)和电热管(28),主体外壳(21)顶部设有一个合适大小圆孔(211)安装通风装置(22),主体外壳(21)顶部开有两个直线槽(212),所述顶部导轨(23)分布在直线槽(212)两侧,主体外壳(21)设有一个合适大小方孔(215)安装温度控制仪表(25),主体外壳(21)底部安装有四个外壳脚撑(26),主体外壳(21)内部为工作室内腔,工作室内腔底部安装有电热管(28)以及底部支架(27),工作室内腔下侧设有锁闩(214),工作室内腔外侧装有密封胶条(24),两个顶部滑块(14)分别与两组顶部导轨(23)相配合连接;
所述烘架部件(30),其包括升降装置(31)、侧面导轨(33)、侧面滑块(32)、内壁固定支架(34)、内壁活动支架(35)、内壁复合支架(37)、滑轨(36)、压膜架(38)和置膜架(39),升降装置(31)包括滑杆(311)、复合滑槽(312)、单向拨片(314)、簧片(313),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泽安鞠萍华张晨熊琴余涛陈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