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模内切的手机壳免喷涂注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140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式模内切的手机壳免喷涂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材料由以下元素组分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包括1.3%~2.5%的铝粉、0.04%炭黑、0.15%抗氧剂、0.15%分散剂和0.8%高光色粉,硬度改性剂4%~10%,其余为ABS塑料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随后按相应比例配比,对各材料进行加热融合,随后使用螺旋挤压机对融合后的材料进行制粒处理,以形成注塑颗粒待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铝粉、炭黑和玻璃纤维的合理搭配混合,使生产出的手机壳具有良好的金属质感,较好的色泽均匀度,有效避免出现降低缩痕、流痕和熔接线的现象,而通过对玻璃纤维的合理使用,使得生产的手机壳具有较高的硬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模内切的手机壳免喷涂注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壳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模内切的手机壳免喷涂注塑方法。
技术介绍
手机壳是对手机外观进行保护或装饰的装饰品。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手机壳也呈多样化,根据手机壳的质地可分为皮革、硅胶、布料、硬塑、软塑料等,手机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让手机成为一道风景,更可以防摔、防水和防震,而免喷涂塑料是在塑料原料(PP、ABS、AS、PC等)中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加入具有不同显示效果的金属粉、珠光粉、陶瓷粉、高光色粉等,使其自带特殊色彩效果,对于消费者来说,免喷涂产品更加健康、环保,符合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趋势;对于家电以及塑料加工企业来说,免喷涂技术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加简便环保的产品制造方式,有效避免对工作人员产生身体健康影响,因此,使用免喷涂塑料进行手机壳的制作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由于免喷涂塑料更加美观,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免喷涂手机壳注塑方法中,所选用的原料在实际生产后,硬度较低,因此在手机壳后期的使用时,其光滑的表面很容易被划伤,且不便于修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模内切的手机壳免喷涂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注塑颗粒制备,原材料由以下元素组分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包括1.3%~2.5%的铝粉、0.04%炭黑、0.15%抗氧剂、0.15%分散剂和0.8%高光色粉,硬度改性剂4%~10%,其余为ABS塑料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随后按相应比例配比,对各材料进行加热融合,随后使用螺旋挤压机对融合后的材料进行制粒处理,以形成注塑颗粒待用;/n步骤(2)、注塑颗粒烘干,将制得的注塑颗粒放入烘箱中烘干处理,干燥温度设定为70℃~85℃,干燥4-5小时,将注塑颗粒中的水分控制在0.05以下;/n步骤(3)、注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模内切的手机壳免喷涂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塑颗粒制备,原材料由以下元素组分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包括1.3%~2.5%的铝粉、0.04%炭黑、0.15%抗氧剂、0.15%分散剂和0.8%高光色粉,硬度改性剂4%~10%,其余为ABS塑料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随后按相应比例配比,对各材料进行加热融合,随后使用螺旋挤压机对融合后的材料进行制粒处理,以形成注塑颗粒待用;
步骤(2)、注塑颗粒烘干,将制得的注塑颗粒放入烘箱中烘干处理,干燥温度设定为70℃~85℃,干燥4-5小时,将注塑颗粒中的水分控制在0.05以下;
步骤(3)、注塑成型,将原材料加热熔融,且加工温度设置在210℃~230℃,随后利用机械式模内切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待材料冷却成型后取出成型的手机壳,并进行初步检验,随后将检验合格的手机壳保留,进行后续加工;
步骤(4)、初次去毛刺,采用抛光砂纸对手机壳进行打磨,去除注塑成型时模具分界面以及相机孔位处的注塑毛刺;
步骤(5)、孔位加工,利用可输送夹具对手机壳进行夹持输送,并在相应工位钻出或铣出手机壳体不便于注塑成型的孔位,并对所加工孔位进行检验,随后将检验合格的手机壳保留,进行后续加工;
步骤(6)、二次去毛刺,采用抛光砂纸对手机壳后续加工出的可控为进行打磨处理,去除孔位加工时产生的毛刺;
步骤(7)、退火处理,将孔位加工完成的手机壳,放置在加热炉中,设定温度为70℃~85℃,对手机壳进行加热,待手机壳完全加热至7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丽修立煌沈强王文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耀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