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电感模压成型用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36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体成型电感模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型电感模压成型用成型模具,包括设备下板和设备上板,设备上板下设有上冲板,上冲板下方设有上冲棒,设备下板上方固定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下冲板,下冲板上设有下冲棒,连接板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盖板气缸,所述盖板气缸顶部连接型腔盖板;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丝杠,丝杠与托板螺接,所述托板上方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连接型腔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结构简化,省去需要更换不同长度套筒螺丝的过程,能有效控制型腔的下降速度,进而保证线圈的放置位置可控,用于生产薄型电感,能大大提高良品率,使产品特性保持稳定并有一定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型电感模压成型用成型模具
本技术属于一体成型电感模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薄型电感模压成型用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一体成型电感相对于传统的贴片电感,具有耐大电流、耐高温等优点,在电路中的稳定性较好,因此常被用于高新
,一体成型电感成型时采用全封闭压铸而成,对成型技术要求较高,如成型机的压力过大会损坏线圈,产品易开裂,压力过小则会使产品不够饱满;现有成型机的成型模具(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上冲棒、下冲棒、型腔模,在生产过程中在型腔模中放入线圈,填上适量的金属磁性粉末,通过控制液压机使上、下冲棒对压,使产品模压成型;但在放入线圈时需要将线圈控制在产品本体中心的位置,目前主要使用弹簧和套筒螺丝对线圈位置进行限定,但这种限定方式很不准确,由于弹簧作用,无法有效控制型腔在成型过程中的下降速度,导致线圈可能会被粉末带着下压产生位移,误差达到0.1mm左右,对于总厚度为3-7mm的产品,0.1mm的误差尚可接受,但对于总厚度只有1.0mm甚至0.8mm的产品,这种误差会对产品特性及外观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对如何提高线圈放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弹簧和套筒螺丝的配合在成型过程中,会因为下降速度无法确定影响线圈位置,进而使产品存在误差问题,提供了一种薄型电感模压成型用成型模具。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薄型电感模压成型用成型模具,包括设备下板和设备上板,所述设备上板下设有上冲板,上冲板下方设有上冲棒,设备下板上方固定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连接多个垫块,垫块上设有水平设置的下冲板,下冲板上设置与上冲棒对应的下冲棒,所述连接板上位于垫块外周的部分设有竖直设置的盖板气缸,所述盖板气缸通过连杆顶部连接型腔盖板;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垂直设置的丝杠,伺服电机控制丝杠转动;丝杠与水平设置的托板螺接,位于托板底部的丝杆上设有滚珠螺母,所述托板上方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顶部连接型腔底部;所述丝杠的精度级别不低于P5级;还包括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控制伺服电机的工作状态,并记录伺服电机的行程、速度数据信息。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将现有的下拉油缸更换为伺服电机配合高精度丝杠,取消弹簧和套筒螺丝配合结构,利用支撑杆连接型腔与托板,配合滚珠螺母与丝杠连接,进而实现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型腔的位置;相比现有装置结构简化,省去需要更换不同长度套筒螺丝的过程,能有效控制型腔的下降速度,进而保证线圈的放置位置可控,用于生产薄型电感,能大大提高良品率,使产品特性保持稳定并有一定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所示,现有成型模具包括设备下板2和设备上板1,所述设备上板1下设有上冲板11,上冲板11下方设有上冲棒12,设备下板2上方固定设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上固定连接多个垫块23,垫块23上设有水平设置的下冲板21,下冲板21上设有与上冲棒12对应设置的下冲棒22;所述连接板24上位于垫块23外周的部分设有竖直设置的盖板气缸25,所述盖板气缸25通过连杆顶部连接型腔盖板26,所述下冲板21通过模具弹簧41与型腔4底部连接;所述型腔盖板26上设有通孔(为普通圆通孔,能够穿过套筒螺丝,图中未画出),下冲板21上设置与通孔对应、且垂直设置的套筒螺丝27,所述套筒螺丝27正好穿过型腔盖板,在竖直方向上起到导向作用;还包括下拉油缸3,所述下拉油缸3上设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拉杆31,所述连接拉杆31穿过设备下2板和连接板24的顶部设有型腔拉板32,所述型腔拉板32上设有垂直设置的型腔拉杆33,所述型腔拉杆33穿过下冲板21连接型腔4底部;所述型腔4位于下冲棒22的上方为填粉位置6,所述型腔4表面中心位置设有放置线圈的置放槽5。在现有成型模具的基础上,本技术做了以下改进,如图2中所示,一种薄型电感模压成型用成型模具,包括设备下板2和设备上板1,所述设备上板1下设有上冲板11,上冲板11下方设有上冲棒12,设备下板2上方固定设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上固定连接多个垫块23,垫块23上设有水平设置的下冲板21,下冲板21上设置与上冲棒12对应的下冲棒22,所述连接板24上位于垫块外周的部分设有竖直设置的盖板气缸25,所述盖板气缸25通过连杆顶部连接型腔盖板26;还包括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连接垂直设置的丝杠71,伺服电机7控制丝杠71转动;丝杠71与水平设置的托板螺接72,位于托板72底部的丝杆71上设有滚珠螺母73,所述托板72上方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74,支撑杆74顶部连接型腔4底部;所述丝杠71的精度级别不低于P5级;还包括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控制伺服电机7的工作状态,并记录伺服电机7的行程、速度数据信息;所述型腔4位于下冲棒22的上方为填粉位置6,所述型腔4表面中心位置设有放置线圈的置放槽5(由于是现有常规结构,未具体画出)。使用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由盖板气缸25将型腔盖板26顶起;(2)在型腔的置放槽5中放入电焊好的线圈集成件,然后通过盖板气缸25合紧型腔盖板26,填入适量铁粉;(3)通过控制伺服电机7调整线圈在粉末中的位置,使线圈位于合适的高度,并将初始位置数据输入到自动程序中;(4)开启油压机,利用上冲棒12、下冲棒22配合型腔4将产品压成成品,通过观察压制后线圈在成品中的位置偏向,调整伺服电机7的形成,并计算压制的时间调整平均速度,最后将初始位置、行程和速度数据输入到自动程序中;(5)根据设定好的伺服电机的初始位置,联动行程及速度后能实现同规格产品的自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良品率。本装置将现有的下拉油缸更换为伺服电机配合高精度丝杠,取消弹簧和套筒螺丝配合结构,利用支撑杆连接型腔与托板,配合滚珠螺母与丝杠连接,进而实现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型腔的位置;相比现有装置结构简化,省去需要更换不同长度套筒螺丝的过程,能有效控制型腔的下降速度,进而保证线圈的放置位置可控,用于生产薄型(厚度为0.8mm)电感,将位置误差降低到0.02mm以下,能大大提高良品率,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电感模压成型用成型模具,包括设备下板和设备上板,所述设备上板下设有上冲板,上冲板下方设有上冲棒,设备下板上方固定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连接多个垫块,垫块上设有水平设置的下冲板,下冲板上设置与上冲棒对应的下冲棒,所述连接板上位于垫块外周的部分设有竖直设置的盖板气缸,所述盖板气缸通过连杆顶部连接型腔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垂直设置的丝杠,伺服电机控制丝杠转动;丝杠与水平设置的托板螺接,位于托板底部的丝杆上设有滚珠螺母,所述托板上方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顶部连接型腔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电感模压成型用成型模具,包括设备下板和设备上板,所述设备上板下设有上冲板,上冲板下方设有上冲棒,设备下板上方固定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连接多个垫块,垫块上设有水平设置的下冲板,下冲板上设置与上冲棒对应的下冲棒,所述连接板上位于垫块外周的部分设有竖直设置的盖板气缸,所述盖板气缸通过连杆顶部连接型腔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垂直设置的丝杠,伺服电机控制丝杠转动;丝杠与水平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喜陶根勇孙臣斌孙磊胡志远王治林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双环电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