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强度铝合金精密铸造设备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铸造
,具体为一种用于高强度铝合金精密铸造设备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现今的铸造模式都是人手工将熔融状态的金属液体浇注入铸型内,一般盛装熔融状态的金属液体的器皿都比较重,手动操作其倾倒容易造成原料倾撒,倾撒的熔融的铝合金原料容易烫伤工作人员,同时也造成原料浪费。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高强度铝合金精密铸造设备及工作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强度铝合金精密铸造设备及工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手动倾倒熔融状态的金属液体容易造成原料倾撒,倾撒的熔融的铝合金原料容易烫伤工作人员,同时也造成原料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强度铝合金精密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铸造模组、传动支架以及用于对铸造模组精准上料的上料机构,所述铸造模组和传动支架均安装在底板(100)顶面上,且铸造模组位于传动支架中部,所述上料机构装配在传动支架和铸造模组上;/n所述铸造模组包括底模(200)和顶模(201),所述顶模(201)位于底模(200)正上方,顶模(201)顶部对称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浇注口(202),顶模(201)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底部固定在底板(100)顶面上的U型支架(203),所述底模(200)底面中部设有顶端与其固定的液压气缸(204),所述液压气缸(204)底部固定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强度铝合金精密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铸造模组、传动支架以及用于对铸造模组精准上料的上料机构,所述铸造模组和传动支架均安装在底板(100)顶面上,且铸造模组位于传动支架中部,所述上料机构装配在传动支架和铸造模组上;
所述铸造模组包括底模(200)和顶模(201),所述顶模(201)位于底模(200)正上方,顶模(201)顶部对称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浇注口(202),顶模(201)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底部固定在底板(100)顶面上的U型支架(203),所述底模(200)底面中部设有顶端与其固定的液压气缸(204),所述液压气缸(204)底部固定在底板(100)顶面上;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斗(300),所述料斗(300)底部开设有连通其内腔的方形出料口(301),所述方形出料口(301)侧面贯穿有工字型挡料板(302),所述工字型挡料板(302)顶部设有出料通孔(303),所述出料通孔(303)两侧均水平设有直杆(304),所述直杆(304)一端固定在料斗(300)底部侧面上,直杆(304)另一端贯穿工字型挡料板(302)端部且与其滑动装配,每个所述直杆(304)上均套装有第一复位弹簧(305),所述料斗(300)底部通过移动座连接有左半导料斗(306)和右半导料斗(307),所述左半导料斗(306)和右半导料斗(307)密封对接贴合且左半导料斗(306)和右半导料斗(307)形状和大小均相同,左半导料斗(306)和右半导料斗(307)侧面中部均固定有T型卡杆(308),每个所述T型卡杆(308)均滑动装配有异形导轨,所述异形导轨包括前直杆段(309)、外倾斜段(310)和后直杆段(311),所述前直杆段(309)通过外倾斜段(310)与后直杆段(311)固定连接,所述前直杆段(309)与顶模(201)顶面固定连接,且工字型挡料板(302)正前方设有固定在顶模(201)顶面的限位挡板(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强度铝合金精密铸造设备及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导料斗(306)和右半导料斗(307)与底板(100)共同设有自清洁机构,所述自清洁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贯穿孔(400)和两个第二贯穿孔(401),两个所述第一贯穿孔(400)分别设置在左半导料斗(306)和右半导料斗(307)顶部,两个所述第二贯穿孔(401)分别设置在左半导料斗(306)和右半导料斗(307)底部,两个所述第一贯穿孔(400)和两个第二贯穿孔(401)内均插装有与其内壁固定连接的套筒(402),位于所述第一贯穿孔(400)内的套筒(402)均插装有第一推杆(403),位于所述第二贯穿孔(401)内的套筒(402)均插装有第二推杆(404),每根所述第一推杆(403)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顶卡块(405),所述第一弧顶卡块(405)顶部弧度与左半导料斗(306)顶部的内壁弧度相同,每根所述第二推杆(404)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弧顶卡块(406),所述第二弧顶卡块(406)与左半导料斗(306)底部的内壁弧度相同,所述第一推杆(403)和第二推杆(404)上均套装有第二复位弹簧(407),且第一推杆(403)和第二推杆(404)后端均固定有弧顶对接块(408),所述底板(100)上对称固定有用于与左半导料斗(306)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毕升创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