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缓释动物角膜基质透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0998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眼部缓释给药的难题,提供了一种药物缓释动物角膜及其制备方法,动物角膜经去免疫原性处理具体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透光性、透氧性等优点,结合缓释技术以及药物,可以做到药物的长时持续释放,一种药物缓释动物角膜基质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物角膜基质透镜取自:人、猪、牛、羊,所述的缓释试剂是维生素E,所述的药物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噻吗洛尔、地塞米松磷酸盐、氟康唑、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半胱胺、左氧氟沙星、洗必泰、多佐胺,所述的药物与所述的缓释试剂负载在所述的动物角膜基质透镜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物缓释动物角膜基质透镜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缓释动物角膜基质透镜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人类对世界的感知90%是由眼部从外界获得信息来完成的,所以眼睛承载着重要的作用。眼部疾病的常规给药方式为滴眼液点眼。由于眼部特殊的生理结构,角膜组织等药物屏障的阻碍,使约95%的活性药物流失,只有约5%的药物被吸收到角膜中,其余的被吸收到结膜中,或者通过上下尿道流入泪囊。药物眼表停留时间短、经泪道进入鼻腔、角膜渗透性差、代谢降解等因素导致传统用药模式下药物的眼部生物利用度低,因而需频繁滴眼,舒适性不佳,患者依从性较差。同时,由于眼内药物浓度的波动,药液的全身吸收,还会引起眼部或全身的毒性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对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在角膜接触镜上装载药物。角膜接触镜与角膜之间存在泪膜,这部分泪膜与其他泪液的充分混合约需要30min,与滴眼液点眼的给药方式相比,载药型角膜接触镜能大大提高药物的眼表停留时间,将药物的眼部生物利用度从滴眼液的1%~5%提高到50%,并减少药液的全身吸收,降低毒性不良反应,是较为理想的给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物缓释动物角膜基质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物角膜基质透镜取自:人、猪、牛、羊,所述的缓释试剂是维生素E,所述的药物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噻吗洛尔、地塞米松磷酸盐、氟康唑、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半胱胺、左氧氟沙星、洗必泰、多佐胺,所述的药物与所述的缓释试剂负载在所述的动物角膜基质透镜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缓释动物角膜基质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物角膜基质透镜取自:人、猪、牛、羊,所述的缓释试剂是维生素E,所述的药物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噻吗洛尔、地塞米松磷酸盐、氟康唑、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半胱胺、左氧氟沙星、洗必泰、多佐胺,所述的药物与所述的缓释试剂负载在所述的动物角膜基质透镜上。


2.一种药物缓释动物角膜基质透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负载缓释试剂,将干燥的角膜基质透镜浸泡在0.1-0.3mg/mL的维生素E-乙醇溶液中15~30h,吸干表面多余溶液后风干;
负载药物,将负载缓释试剂的角膜基质透镜浸泡在含有0.5-1mg/mL药物的0.9%生理盐水溶液中24-48h;
所述的药物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噻吗洛尔、地塞米松磷酸盐、氟康唑、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半胱胺、左氧氟沙星、洗必泰、多佐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缓释动物角膜基质透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如陈诗浩杨习锋曾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