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婴幼儿的多功能气道打开垫枕,包括肩部支撑件、头部支撑件和气囊,气囊粘贴在肩部支持架的下表面,肩部支撑件和头部支撑件转动连接,并且在肩部支撑件和头部支撑件的转动连接处设有显示肩部支撑件和头部支撑件之间角度的指针槽和角度刻度线,头部支撑件上设有微调组件。本装置简单实用,通过向气囊内充气来抬高婴幼儿的肩部,使头部自然垂落以打开呼吸道,指针槽和角度刻度线能更直观地展现婴幼儿头部与肩部之间的夹角,减小医护人员的误差,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婴幼儿的多功能气道打开垫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婴幼儿的多功能气道打开垫枕。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婴幼儿气道打开绝大多数为在婴幼儿的肩部垫上毛巾、枕巾等自制垫枕的方式,用于将婴幼儿的肩部向上抬起,头部自然下垂,从而让气道打开,由于垫枕的规格不一、折叠形态不规则、厚度的差异较大以及个体差异等诸多客观因素,容易造成伸展过度和屈曲状态,使气道不畅;并且在调节高度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将婴幼儿的肩部抬起,操作繁琐,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医护人员无法获取头部与肩部之间准确的角度,只能凭借感觉和经验进行操作,误差较大,所以现在需要设计一种用于婴幼儿的多功能气道打开垫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用于婴幼儿的多功能气道打开垫枕,包括肩部支撑件、头部支撑件和气囊,气囊粘贴在肩部支持架的下表面,在气囊的一侧设有用于为气囊充放气的气阀,向气囊内注入气体使气囊抬高从而使婴幼儿肩部抬高,头部自然垂落,将呼吸道打开,肩部支撑件和头部支撑件转动连接,并且在肩部支撑件和头部支撑件的转动连接处显示肩部支撑件和头部支撑件之间的角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肩部支撑件包括肩部支撑架和乳胶垫,肩部支撑架与头部支撑件转动连接,在肩部支撑架与头部支撑件的连接边上间隔设置两段轴套,在轴套的外端面上开设有将圆周方向360度均分成36份每份为10度的角度刻度线,肩部支撑架上与连接边相对的外边上开设有弧形槽,肩部支撑架的上表面为弧形面,乳胶垫粘贴在弧形面上,乳胶垫上在弧形槽处延伸设有为婴幼儿背部抬起的部位和未抬起的部位之间提供缓冲的缓冲凸台,在婴幼儿的肩膀被抬起时,在抬起部分与被抬起部分之间利用弧形槽和缓冲凸台形成缓冲层,避免对婴幼儿造成不适。所述头部支撑件包括头部支撑架和海绵垫层,头部支撑架与肩部支撑件内的肩部支撑架转动连接,头部支撑架的连接边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位于两段轴套之间,连接柱两端轴线方向开设有方形槽,在头部支撑架靠近连接柱的两侧边上对称设有头部保护台,保护婴幼儿头部免受意外的伤害,在头部支撑架的中心位置设有头部定位孔,能够快速定位婴幼儿头部位置,海绵垫层粘贴在头部支撑架的上表面和头部保护台的内壁上,海绵垫层外表面采用亲肤透气的材质包覆,有效提高儿童头部的舒适性,在头部支撑架上与连接柱相对的一边设有连接凸台。肩部支撑件和头部支撑件之间通过两根空心转轴转动连接,空心转轴插入轴套并伸入连接柱的方形槽内,空心转轴与轴套之间间隙配合,空心转轴能够在轴套内转动,空心转轴的一端设有转盘,在转盘圆周方向上开设有指向角度刻度线的指针槽,在空心转轴的另一端的轴线上与方形槽配合设有空心方形轴,空心方形轴插入方形槽中,头部支撑件转动时,带动空心方形轴、空心转轴和转盘转动,指针槽指向角度刻度线不同的刻度,医护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婴幼儿头部和肩部之间角度的变化,提高工作效率,在通孔内套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与连接柱螺纹连接,位于空心转动轴内的锁紧螺栓为光杆,锁紧螺栓压紧转盘将空心转轴固定在连接柱上。适用于婴幼儿的可调节角度气道打开垫枕还包括微调组件,微调组件包括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和底座,调节螺杆套在连接凸台中,连接凸台设置在头部支撑架上,连接凸台位于头部支撑架与连接柱相对的边上;在调节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抵住头部支撑件的底面,通过转动调节螺母带动头部支撑件运动,从而对头部与肩部之间的角度进行微调,调节螺杆铰接在底座的耳座上,微调组件能对头部支撑件和肩部支撑件之间的角度进行微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向气囊内充气,使婴幼儿肩部抬高,使头部自然垂落,以打开婴幼儿的呼吸道,指针槽与角度刻度线配合指示肩部支撑件与头部支撑件之间的角度,使医护人员的操作更加直观,减小误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轴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轴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肩部支撑架的轴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头部支撑架的轴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空心转轴的轴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肩部支撑件与头部支撑件连接处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微调组件的轴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气囊未充气时的主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气囊充气时的主视图;其中:100-肩部支撑件、101-肩部支撑架、102-乳胶垫、103-轴套、104-弧形槽、105-弧形面、106-缓冲凸台、107-角度刻度线、200-头部支撑件、201-头部支撑架、202-海绵垫层、203-连接柱、204-方形槽、205-头部保护台、206-头部定位孔、207-连接凸台、300-气囊、301-气阀、400-空心转轴、401-转盘、402-指针槽、403-空心方形轴、404-通孔、405-锁紧螺栓、500-微调组件、501-调节螺杆、502-调节螺母、503-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婴幼儿的多功能气道打开垫枕,包括肩部支撑件100、头部支撑件200和气囊300,气囊300粘贴在肩部支持架100的下表面,在气囊300的一侧设有用于为气囊充放气的气阀301,向气囊300内注入气体使气囊300抬高从而使婴幼儿肩部抬高,头部自然垂落,将呼吸道打开,避免在调节肩部高度时反复将婴幼儿的肩部抬起,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肩部支撑件100和头部支撑件200转动连接,并且在肩部支撑件100和头部支撑件200的转动连接处显示肩部支撑件100和头部支撑件200之间的角度,可以使医护人员直观地看出头部与肩部之间的角度。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肩部支撑件100包括肩部支撑架101和乳胶垫102,肩部支撑架101与头部支撑件200转动连接,在肩部支撑架101与头部支撑件200的连接边上间隔设置两段轴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婴幼儿的多功能气道打开垫枕,其特征在于: 包括肩部支撑件(100)、头部支撑件(200)和气囊(300),气囊(300)粘贴在肩部支持架(100)的下表面,在气囊(300)的一侧设有用于为气囊充放气的气阀(301),向气囊(300)内注入气体使气囊(300)抬高从而使婴幼儿肩部抬高,头部自然垂落,将呼吸道打开,肩部支撑件(100)和头部支撑件(200)转动连接,并且在肩部支撑件(100)和头部支撑件(200)的转动连接处显示肩部支撑件(100)和头部支撑件(200)之间的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婴幼儿的多功能气道打开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肩部支撑件(100)、头部支撑件(200)和气囊(300),气囊(300)粘贴在肩部支持架(100)的下表面,在气囊(300)的一侧设有用于为气囊充放气的气阀(301),向气囊(300)内注入气体使气囊(300)抬高从而使婴幼儿肩部抬高,头部自然垂落,将呼吸道打开,肩部支撑件(100)和头部支撑件(200)转动连接,并且在肩部支撑件(100)和头部支撑件(200)的转动连接处显示肩部支撑件(100)和头部支撑件(200)之间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婴幼儿的多功能气道打开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支撑件(100)包括肩部支撑架(101)和乳胶垫(102),肩部支撑架(101)与头部支撑件(200)转动连接,在肩部支撑架(101)与头部支撑件(200)的连接边上间隔设置两段轴套(103),在轴套(103)的外端面上开设有将圆周方向360度均分成36份每份为10度的角度刻度线(107),肩部支撑架(101)上与连接边相对的外边上开设有弧形槽(104),肩部支撑架(101)的上表面为弧形面(105),乳胶垫(102)粘贴在弧形面(105)上,乳胶垫(102)上在弧形槽(104)处延伸设有为婴幼儿背部抬起的部位和未抬起的部位之间提供缓冲的缓冲凸台(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婴幼儿的多功能气道打开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件(200)包括头部支撑架(201)和海绵垫层(202),头部支撑架(201)与肩部支撑件(100)内的肩部支撑架(101)转动连接,头部支撑架(201)的连接边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连接柱(203),连接柱(203)位于两段轴套(103)之间,连接柱(203)两端轴线方向开设有方形槽(204),在头部支撑架(201)靠近连接柱(203)的两侧边上对称设有头部保护台(205),在头部支撑架(201)的中心位置设有头部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景,刘龙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