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首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92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包括灯墙,所述灯墙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灯墙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所述转杆与灯墙之间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挂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安装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端部外壁上套设有与不完全齿轮相啮合的齿板,所述齿板远离不完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灯墙外壁相接触的刷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行走机构带动刷板在灯墙的外侧进行移动,以及刷板自身的来回移动,实现灯墙表面的多范围多位置的清洁工作,实现灯墙的自动清洁,避免了人工清理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高楼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进入人们的视野,高楼即高层建筑,按传统来说,一般9层以上,带电梯的楼宇即可以被称为高楼。但在现代社会,由于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高度也越来越高,对高楼又增加了新的定义,一般18层以上被称为高层建筑,100米或30层以上可以被称为超高层建筑或摩天大楼。在中国大陆,建筑规范规定100米以上高度的属于超高层建筑,人们认为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必然选择,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城市中,只能寻求向上发展,但是一些高楼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使用价值,高楼的建设始于美国,但是早期的美国,最高建筑是尖顶的教堂。19世纪中期,各州的议会等建筑开始增高,超越了教堂的高度。19世纪90年代,高楼不断出现,不过当时15层高已算极高。渐渐地,十几层的建筑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欲望,随着钢结构、玻璃、混凝土、电梯等技术不断成熟,建筑物不断攀升。钢结构代替强化石墙,减轻了重量,混凝土提高了加固性能,使得高楼可以建得更高、更轻、更坚固。为了使建筑高楼更加美观,高楼的外壁上会嵌设有灯带进行装饰,在夜晚使高楼看起来更加美观震撼,但由于装饰灯的高度,常见的人工清理很不实际,目前一般通过由上至下的建筑表面洒水式的方式进行清洗,清洗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在地面设置升降机械带动清洁机构对灯墙表面清洁的方式又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包括灯墙,所述灯墙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灯墙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所述转杆与灯墙之间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挂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安装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端部外壁上套设有与不完全齿轮相啮合的齿板,所述齿板远离不完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灯墙外壁相接触的刷板。优选地,所述刷板靠近灯墙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毛刷辊,所述刷板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所述卡紧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卡块。优选地,所述齿板的端部开设有滑槽,所述U型杆的端部插设有在滑槽内,且U型杆的端部与滑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转杆端部的吸盘,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与吸盘连接的气泵,所述齿板的端部与其中一个转杆之间固定有拉绳,所述刷板靠近齿板的一侧安装有开关一,所述开关一的驱动端连接有拨杆一,所述齿板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位于拨杆一外侧的拨杆二,所述不完全齿轮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固定有开关二,所述开关二的驱动端固定有推杆,所述推杆的端部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壁与开关二的外壁之间固定有套设在推杆外壁上的伸缩弹簧,所述开关一和开关二分别与其中一个气泵连接。优选地,所述毛刷辊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弧形卡块相匹配的弧形卡口。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转杆端部与灯墙外壁滑动接触的磁铁块,所述灯墙的内壁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与磁铁块磁性相反的磁铁板。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的优点在于:1、设置行走机构,通过行走机构带动装置在灯墙的外侧进行移动,实现清洁位置的变化,并通过刷板的来回移动,实现灯墙表面的多范围多位置的清洁工作;2、设置卡紧弹簧和弧形卡块,在卡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弧形卡块弹出卡入弧形卡口内完成毛刷辊的固定,当进行毛刷辊的拆除清洗更换时,往外侧转动连接管使弧形卡块脱离弧形卡口即可,方便毛刷辊的更换;3、设置不完全齿轮、齿板和刷板,通过不完全齿轮与齿板的间歇啮合,实现齿板的往复运动,齿板移动时通过支杆带动刷板进行移动,通过刷板的移动以及与灯墙外壁的接触对灯墙的外壁进行清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行走机构带动刷板在灯墙的外侧进行移动,以及刷板自身的来回移动,实现灯墙表面的多范围多位置的清洁工作,实现灯墙的自动清洁,避免了人工清理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中刷板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中U型杆与齿板连接处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灯墙、2安装板、3转杆、4吸盘、5气泵、6U型杆、7齿板、8不完全齿轮、9支杆、10刷板、11开关一、12拨杆一、13拨杆二、14连杆、15开关二、16弧形板、17伸缩弹簧、18安装槽、19连接管、20卡紧弹簧、21弧形卡块、22复位弹簧、23伸缩杆、24磁铁板、25拉绳、26磁铁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5,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包括灯墙1,灯墙1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板2,安装板2靠近灯墙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3,转杆3与灯墙1之间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转杆3端部的吸盘4,安装板2上固定有与吸盘4连接的气泵5,气泵5工作时在吸盘4处形成负压使吸盘4与灯墙1的外壁吸紧,齿板7的端部与其中一个转杆3之间固定有拉绳25,刷板10靠近齿板7的一侧安装有开关一11,开关一11的驱动端连接有拨杆一12,齿板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位于拨杆一12外侧的拨杆二13,不完全齿轮8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杆14,连杆14的端部固定有开关二15,开关二15的驱动端固定有推杆,推杆的端部固定有弧形板16,弧形板16的外壁与开关二15的外壁之间固定有套设在推杆外壁上的伸缩弹簧17,开关一11和开关二15分别与其中一个气泵5连接,齿板7往一侧移动时,通过拉绳25拉动转杆3往内侧摆动,同时齿板7上的拨杆二13拨动拨杆一12,使开关一11关闭,其中一个气泵5停止工作,与连接绳15连接的转杆3上的吸盘4停止吸附,拉绳25继续拉动转杆3,转杆3往内侧移动,当不完全齿轮8不与齿板7啮合时,齿板7回移,此时拨杆二13再次拨动拨杆一12,开关一11打开,此时气泵5恢复工作,与连接绳15连接的转杆3上的吸盘4再次吸紧在灯墙1上,不完全齿轮8继续转动,当转动至弧形板16与另一个转杆3接触时,进行开关二15的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包括灯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墙(1)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靠近灯墙(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3),所述转杆(3)与灯墙(1)之间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安装板(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挂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8),所述安装板(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U型杆(6),所述U型杆(6)的端部外壁上套设有与不完全齿轮(8)相啮合的齿板(7),所述齿板(7)远离不完全齿轮(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杆(9),所述支杆(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灯墙(1)外壁相接触的刷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包括灯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墙(1)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靠近灯墙(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3),所述转杆(3)与灯墙(1)之间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安装板(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挂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8),所述安装板(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U型杆(6),所述U型杆(6)的端部外壁上套设有与不完全齿轮(8)相啮合的齿板(7),所述齿板(7)远离不完全齿轮(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杆(9),所述支杆(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灯墙(1)外壁相接触的刷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板(10)靠近灯墙(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8),所述安装槽(18)内设有毛刷辊,所述刷板(10)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管(19),所述连接管(19)内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20),所述卡紧弹簧(2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卡块(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高楼用自清洁装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7)的端部开设有滑槽,所述U型杆(6)的端部插设有在滑槽内,且U型杆(6)的端部与滑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2)。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首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首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