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酸水输送的安全型真空冷却罐,其包括罐体和用于支撑罐体的支撑架,罐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罐体的周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罐体变形的加强圈,加强圈的内侧与罐体的外侧固定连接,加强圈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罐体通过支撑架支撑固定,使用者可通过进料口进行投料。加强圈固定于罐体的外侧,对罐体起到加固的作用,防止罐体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变形,避免罐体支撑不稳固或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酸水输送的安全型真空冷却罐
本技术涉及冷却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酸水输送的安全型真空冷却罐。
技术介绍
在珠宝首饰加工行业的产生中,沾金废料中会留有贵金属(Au、Ag、Pt、Pd),包括粘金的磨打粉、手套、布轮、地毯等。因此需要对废料中的金属进行提取和回收。在贵金属回收的方式中,通常需要在反应釜中使用酸性溶液对贵金属和杂质进行溶解。在溶解的过程中,通常会进行加热。溶解完成后,使用者可将溶液需要输送到另外的冷却罐中进行降温冷却,随着温度的改变可析出相应的贵金属,从而进行贵金属提纯。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CN202538766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冷却反应釜,该专利中包括有釜体,釜体的内部设置有呈螺旋状设置的冷却盘管,釜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以上专利可通过冷却盘管使釜体内的溶液进行快速降温,但也存在一定过的缺陷。如这种实验需要改变温度和压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釜体可能会发生变形,导致支撑不稳固或损坏,降低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酸水输送的安全型真空冷却罐,其具有安全性好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酸水输送的安全型真空冷却罐,包括罐体和用于支撑所述罐体的支撑架,所述罐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周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罐体变形的加强圈,所述加强圈的内侧与所述罐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圈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通过支撑架支撑固定,使用者可通过进料口进行投料。加强圈固定于罐体的外侧,对罐体起到加固的作用,防止罐体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变形,避免罐体支撑不稳固或损坏,从而提高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罐体包括罐身、固定于所述罐身顶端的罐盖和固定于所述罐身底端的罐座,所述加强圈的数量为四,各所述加强圈沿所述罐身间隔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加强圈对罐身的多个位置进行加固,从而使罐身更加牢固。作为优选,定义高度最高的所述加强圈为第一圈,所述第一圈的上表面与所述罐身的顶端平齐,所述罐盖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圈相对应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与所述第一圈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安装或拆卸定位圈,来完成罐盖的安装或拆卸,方便使用者对罐体内部的结构进行操作。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圈的上表面与所述罐盖的外侧之间设置有上加强板,所述上加强板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加强板对罐盖及定位圈起到加固的作用,防止罐盖发生变形。作为优选,定义高度最低的所述加强圈为第四圈,所述第四圈的下表面与所述罐座的外侧之间设置有下加强板,所述下加强板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加强板对罐座及第四圈起到加固的作用,防止罐座发生变形。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四圈的承托板和安装在所述承托板下表面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三,所述承托板上开设用于容纳所述下加强板的固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通过承托板对第四圈进行承托,并通过固定槽及下加强板对第四圈进行限位,使罐体相对稳定。作为优选,所述第四圈的上表面与所述罐身的侧壁之间设置有支撑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筋可对第四圈进行加固,防止第四圈倾斜,使第四圈与罐身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使罐体不易晃动,更加稳定。作为优选,所述承托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支撑柱与承托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作为优选,各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的外侧与各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环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环可防止支撑柱发生倾斜,使罐体更加稳定。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设置有用于与反应釜连接的输料管,所述罐盖设置有用于抽走所述罐体内空气的真空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反应釜内的溶液需要转移到罐体内时,使用者可通过输料管连通罐体的进料口与反应釜的出料口,然后通过通过真空泵抽走罐体内的气体,使罐体内部的压强变大,利用罐体与反应釜之间的压强差,使反应釜内的溶液通过输料管进入罐体中。这种方式噪音较小,可使反应釜内的所有溶液完全通过输料管,从而提高提取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防止罐体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变形,避免罐体支撑不稳固或损坏,从而提高安全性;2.本技术同时防止罐身、罐盖及罐座变形;3.本技术利用压强差,使反应釜内的溶液运输进罐体中,噪音较小,且可使反应釜内的所有溶液完全通过输料管,提高提取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用于酸水输送的安全型真空冷却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罐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11、输料管;2、罐盖;21、进料口;22、连通管;221、抽气管;23、真空泵;24、定位圈;251、第一圈;254、第四圈;2541、支撑筋;25、上加强板;3、罐身;31、加强圈;4、罐座;41、下加强板;5、支撑架;51、承托板;52、支撑柱;521、第一加强筋;53、加强环;531、第二加强筋;9、反应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酸水输送的安全型真空冷却罐,包括有罐体1,罐体1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罐体1包括有罐盖2、罐身3和罐座4。罐身3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5。参照图2和图3,罐盖2的上表面焊接有进料口21,且进料口21与罐盖2的内侧连通。罐盖2与反应釜9之间设置有输料管11。输料管11的一端与罐盖2上的进料口21连接,另一端与反应釜9的出料口连接。罐盖2的上表面焊接有连通管22,连通管22连通罐盖2的内侧。连通管22的顶端焊接有抽气管221,抽气管221远离连通管22的一端与真空泵23连接,使罐身3的内部与真空泵23连通。当使用者启动真空泵23后,随着真空泵23通过抽气管221抽走罐身3内的空气,罐身3的内部与反应釜9之间形成压强差,从而使反应釜9内部的酸性溶液输送到罐身3内。罐身3的外侧焊接有四个加强圈31,加强圈31的内侧与罐身3的外侧相匹配。加强圈31呈水平方向设置,各加强圈31以竖直方向间隔分布,且相邻加强圈31之间的距离相等。四个加强圈31可对罐身3的四个位置进行加固,防止罐体1高温的状态下或抽真空的状态下发生变形。参照图2和图3,定义高度最高的加强圈31为第一圈251,第一圈251的上表面与罐身3的上表面平齐。定义高度最低的加强圈31为第四圈254,第四圈254的下表面与罐身3的下表面平齐。罐盖2的下部焊接有定位圈24,定位圈24的内侧与罐盖2的外侧相匹配,且定位圈24与第一圈251相匹配。定位圈24的下表面抵接于第一圈251的上表面,且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酸水输送的安全型真空冷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和用于支撑所述罐体(1)的支撑架(5),所述罐体(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21),所述罐体(1)的周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罐体(1)变形的加强圈(31),所述加强圈(31)的内侧与所述罐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圈(3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酸水输送的安全型真空冷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和用于支撑所述罐体(1)的支撑架(5),所述罐体(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21),所述罐体(1)的周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罐体(1)变形的加强圈(31),所述加强圈(31)的内侧与所述罐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圈(3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酸水输送的安全型真空冷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罐身(3)、固定于所述罐身(3)顶端的罐盖(2)和固定于所述罐身(3)底端的罐座(4),所述加强圈(31)的数量为四,各所述加强圈(31)沿所述罐身(3)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酸水输送的安全型真空冷却罐,其特征在于:定义高度最高的所述加强圈(31)为第一圈(251),所述第一圈(251)的上表面与所述罐身(3)的顶端平齐,所述罐盖(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圈(251)相对应的定位圈(24),所述定位圈(24)与所述第一圈(25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酸水输送的安全型真空冷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24)的上表面与所述罐盖(2)的外侧之间设置有上加强板(25),所述上加强板(25)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酸水输送的安全型真空冷却罐,其特征在于:定义高度最低的所述加强圈(31)为第四圈(25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许廷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正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