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生产用造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897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肥生产用造粒设备,包括机座、电控箱和控制面板,机座的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缸,搅拌缸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电机配合座,第一电机配合座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位于搅拌缸内,搅拌杆的外侧设置有侧搅拌机构,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支撑架,气缸支撑架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设置有下料板,下料板延伸至搅拌缸下方的固定架内,下料板下方的固定架内设置有隔板,隔板下方的固定架内设置有下料口,下料口下方的机座表面上设置有送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对有机肥料进行搅拌混合后再进行造粒加工的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肥生产用造粒设备
本技术涉及有机肥料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有机肥生产用造粒设备。
技术介绍
有机肥料是指由动物的排泄物或动植物残体等富含有机质的副产品资源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腐熟后而成的肥料;有机肥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养分活力、净化土壤生态环境、保障蔬菜优质高产高效益等特点,是设施蔬菜栽培不可替代的肥料;为方便生产销售,有些生产商利用一些造粒设备对有机肥料进行造粒加工,使有机肥料使用更为方便快捷,但现有的有机肥料造粒设备的工作效率仍然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因此,需要用于有机肥生产的造粒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对有机肥料进行搅拌混合后再进行造粒加工的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有机肥生产用造粒设备,包括机座、电控箱和控制面板,所述电控箱设置在机座的前端,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电控箱的顶部,所述控制面板与电控箱电性连接,所述机座的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缸,所述搅拌缸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电机配合座,所述第一电机配合座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搅拌缸内,所述搅拌杆的外侧设置有侧搅拌机构,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支撑架,所述气缸支撑架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设置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延伸至搅拌缸下方的固定架内,所述下料板下方的固定架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下方的固定架内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下方的机座表面上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上方的固定架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送料机构后方的机座上设置有存料箱,所述电控箱分别与第一电机、气缸和风机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搅拌杆的外壁上环形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若干个所述搅拌叶在竖直方向上呈直线排列设置。进一步,所述侧搅拌机构包括连接杆、固定柱、框架和刮片,所述搅拌杆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固定柱设置在连接杆的外侧端上,所述框架设置在固定柱的底部上,所述刮片设置在框架内。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机配合座两侧的顶盖的表面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机门,所述机门上设置有把手。进一步,所述下料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锥形孔。进一步,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传送辊和传送带,所述下料口下方的机座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传送辊固定座,所述传送辊的两端通过转轴配合在传送辊固定座上,所述传送带套设在传送辊上,其中一个所述传送辊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电控箱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搅拌杆上的搅拌叶对搅拌缸中部的有机肥料进行搅拌,通过侧搅拌机构对搅拌缸内边沿部分的有机肥料进行搅拌,使有机肥料充分混合后,通过气缸带动下料板作往复运动,下料板上的锥形孔将有机肥料加工成粒状,通过送料机构对粒状的有机肥料传送至风机下方进行风干冷却,再通过送料机构将粒状的有机肥料传送至存料箱内,提高粒状有机肥料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机座1、电控箱2、控制面板3、固定架4、搅拌缸5、顶盖6、第一电机配合座7、第一电机8、搅拌杆9、气缸支撑架10、气缸11、下料板12、隔板13、下料口14、风机15、存料箱16、搅拌叶17、连接杆18、固定柱19、框架20、刮片21、进料口22、机门23、把手24、锥形孔25、第二电机26、传送辊27、传送带28、传送辊固定座29、第一皮带轮30、第二皮带轮31、传动带3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结合所示,有机肥生产用造粒设备,包括机座1、电控箱2和控制面板3,所述电控箱2设置在机座1的前端,所述控制面板3设置在电控箱2的顶部,所述控制面板3与电控箱2电性连接,所述机座1的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缸5,所述搅拌缸5的顶部设置有顶盖6,所述顶盖6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电机配合座7,所述第一电机配合座7内设置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连接有搅拌杆9,所述搅拌杆9位于搅拌缸5内,所述搅拌杆9的外侧设置有侧搅拌机构,所述固定架4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支撑架10,所述气缸支撑架10上设置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设置有下料板12,所述下料板12延伸至搅拌缸5下方的固定架4内,所述下料板12下方的固定架4内设置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下方的固定架4内设置有下料口14,所述下料口14下方的机座1表面上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上方的固定架4内设置有风机15,所述送料机构后方的机座1上设置有存料箱16,所述电控箱2分别与第一电机8、气缸11和风机15电性连接。所述搅拌杆9的外壁上环形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17,若干个所述搅拌叶17在竖直方向上呈直线排列设置。所述侧搅拌机构包括连接杆18、固定柱19、框架20和刮片21,所述搅拌杆9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杆18,所述固定柱19设置在连接杆18的外侧端上,所述框架20设置在固定柱19的底部上,所述刮片21设置在框架20内。所述第一电机配合座7两侧的顶盖6的表面上设置有进料口22,所述进料口22处设置有机门23,所述机门23上设置有把手24。所述下料板12上开设有若干个锥形孔25。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26、传送辊27和传送带28,所述下料口14下方的机座1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传送辊固定座29,所述传送辊27的两端通过转轴配合在传送辊固定座29上,所述传送带28套设在传送辊27上,其中一个所述传送辊27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30,所述第二电机26的驱动端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31,所述第一皮带轮30和第二皮带轮31之间通过传动带32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6与电控箱2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在使用时需要与PLC系统配备使用,通过把手24打开机门23后,将有机肥料的原料从进料口22倒入到搅拌缸5中;通过控制面板3传输指令到电控箱2控制第一电机8启动,第一电机8带动搅拌杆9转动,搅拌杆9上的搅拌叶17对搅拌缸5中部的有机肥料进行搅拌,在搅拌杆9转动时,搅拌杆9会带动连接杆18转动,连接杆18带动框架20转动,从而使刮片21以搅拌杆9为旋转轴心在搅拌缸5的内边沿运动,通过刮片21对搅拌缸5内边沿部分的有机肥料进行搅拌;通过控制面板3传输指令到电控箱2控制气缸11启动,气缸11带动下料板12作往复运动,将隔板13从固定架4内抽出,有机肥料从锥形孔25上落下,因下料板12作往复运动,所以有机肥料从锥形孔25落下时会被切断,从而形成粒状;粒状的有机肥料从出料口处落下后,落到传送带28上,通过控制面板3传输指令到电控箱2控制第二电机26和风机15启动,通过传送带28将粒状的有机肥料传送至风机15的下方,通过风机15对粒状的有机肥料进行风干冷却,再由传送带28将粒状的有机肥料传送至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有机肥生产用造粒设备,包括机座、电控箱和控制面板,所述电控箱设置在机座的前端,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电控箱的顶部,所述控制面板与电控箱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的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缸,所述搅拌缸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电机配合座,所述第一电机配合座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搅拌缸内,所述搅拌杆的外侧设置有侧搅拌机构,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支撑架,所述气缸支撑架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设置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延伸至搅拌缸下方的固定架内,所述下料板下方的固定架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下方的固定架内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下方的机座表面上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上方的固定架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送料机构后方的机座上设置有存料箱,所述电控箱分别与第一电机、气缸和风机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机肥生产用造粒设备,包括机座、电控箱和控制面板,所述电控箱设置在机座的前端,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电控箱的顶部,所述控制面板与电控箱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的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缸,所述搅拌缸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电机配合座,所述第一电机配合座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搅拌缸内,所述搅拌杆的外侧设置有侧搅拌机构,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支撑架,所述气缸支撑架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上通过接头设置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延伸至搅拌缸下方的固定架内,所述下料板下方的固定架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下方的固定架内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下方的机座表面上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上方的固定架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送料机构后方的机座上设置有存料箱,所述电控箱分别与第一电机、气缸和风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生产用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的外壁上环形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若干个所述搅拌叶在竖直方向上呈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朝明陆富海雷声波彭燕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多得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