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皮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087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柚皮制品及其制备方法。该柚皮制品的制备原料包括柚皮、药食同源组合物以及水;以质量份计,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小茴香8‑72份,甘草8‑72份,乌梅4‑36份,干姜2‑18份,以及丁香或者砂仁1‑9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包含有适量的小茴香、甘草、乌梅、干姜以及丁香或者砂仁的药食同源组合物作为调味剂制备柚皮制品时,能有效降低所得柚皮制品的麻舌感。并且,发明专利技术人发现,所得柚皮制品的苦味也得以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柚皮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食品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柚皮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柚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四川等地。柚的品种繁多,常见的有沙田柚、蜜柚、文旦柚、化州柚、梁平柚、坪山柚、大红抛、四季抛等。柚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其果肉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多糖等多种营养成分,肉厚汁多,酸甜味美,以鲜食为主;柚皮则含有膳食纤维、果胶、精油、黄酮、多糖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化痰、止咳、消食、解酒等功效,但因柚皮有较重的苦味和明显的麻舌感,口感差,不能直接鲜食,多被丢弃。成熟柚子的果皮质量约占整个柚子质量的30%-40%,我国是产柚大国,种植面积及产量居世界首位,年产量达400万吨以上,以此推算每年产生超过120万吨废弃柚皮,导致柚皮资源浪费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为了提高柚皮资源利用率,人们把柚皮加工成柚皮蜜饯、柚皮干、柚皮糖等各种柚皮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往往用到大量糖和人工调味剂,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等。例如:一种柚皮腌制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清洗柚子后剥取柚皮并切成小块再晒干,再将柚皮放入水中煮沸,捞起晾干后添加食醋、白砂糖及蜂蜜,其重量份配比为:柚皮5000-6000、食醋300-500、白砂糖30-80、蜂蜜10-30,将柚皮浸泡在白砂糖、蜂蜜及食醋形成的溶液中并密封储存7天后即得到腌制柚皮产品。虽然这些加工工序能通过甜味来掩盖柚皮部分苦味,然而却不能有效地降低柚皮的麻舌感,致使口感不佳,也不符合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食品追求。目前,如何降低柚皮的麻舌感,是将柚皮加工为食品进行资源再利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药食同源组合物在制备柚皮制品中的应用,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采用包含有小茴香、甘草、乌梅、干姜以及丁香或者砂仁的药食同源组合物作为调味剂制备柚皮制品时,能有效降低所得柚皮制品的麻舌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在制备柚皮制品中的应用,以质量份计,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小茴香8-72份,甘草8-72份,乌梅4-36份,干姜2-18份,以及丁香或者砂仁1-9份。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以质量份计,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小茴香18-35份,甘草18-35份,乌梅7-20份,干姜4-10份,以及丁香或者砂仁2-6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柚皮制品,所述柚皮制品的制备原料主要包括柚皮、药食同源组合物以及水;以质量份计,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小茴香8-72份,甘草8-72份,乌梅4-36份,干姜2-18份,以及丁香或者砂仁1-9份。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以质量份计,所述柚皮制品的制备原料主要包括:柚皮100份,小茴香8-72份,甘草8-72份,乌梅4-36份,干姜2-18份,丁香或者砂仁1-9份,以及水500-2500份。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以质量份计,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小茴香18-35份,甘草18-35份,乌梅7-20份,干姜4-10份,以及丁香或者砂仁2-6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如上所述的柚皮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用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以及所述的水将柚皮制备成柚皮制品。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所述柚皮以及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加入所述水,煎煮,制备浸料柚皮;干燥。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所述柚皮以及部分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加入所述水,煎煮,制备浸料柚皮;取所述浸料柚皮,加入剩余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混合;干燥。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部分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部分所述的小茴香、甘草、乌梅、干姜以及部分所述的丁香或者砂仁。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部分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所述的小茴香、甘草、干姜、所述的丁香或者砂仁以及部分所述的乌梅。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柚皮经如下步骤的前处理:取鲜柚皮,清洗,切制,杀青,加入食盐,退盐,干燥。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柚皮经如下步骤的前处理:取鲜柚皮,清洗,切制,杀青,干燥;所述柚皮制品的制备过程中还向所述水中加入食盐。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7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采用包含有适量的小茴香、甘草、乌梅、干姜以及丁香或者砂仁的药食同源组合物作为调味剂制备柚皮制品时,能有效降低所得柚皮制品的麻舌感。并且,专利技术人发现,所得柚皮制品的苦味也得以降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药食同源组合物在制备柚皮制品中的应用,以质量份计,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小茴香8-72份,甘草8-72份,乌梅4-36份,干姜2-18份,以及丁香或者砂仁1-9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vulgare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或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或烈性。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Sieb.)Sieb.etZuce.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j-jicinaleRosc.的干燥根茎,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nvillosumLour.、绿壳砂AmomunvillosumLour.var.xanthioidesT.L.WuetSenjen或海南砂Amomunlongiligulare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脘脾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本专利技术采用包含有适量的小茴香、甘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药食同源组合物在制备柚皮制品中的应用,以质量份计,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小茴香8-72份,甘草8-72份,乌梅4-36份,干姜2-18份,以及丁香或者砂仁1-9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药食同源组合物在制备柚皮制品中的应用,以质量份计,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小茴香8-72份,甘草8-72份,乌梅4-36份,干姜2-18份,以及丁香或者砂仁1-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小茴香18-35份,甘草18-35份,乌梅7-20份,干姜4-10份,以及丁香或者砂仁2-6份。


3.一种柚皮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柚皮制品的制备原料包括柚皮、药食同源组合物以及水;以质量份计,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小茴香8-72份,甘草8-72份,乌梅4-36份,干姜2-18份,以及丁香或者砂仁1-9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柚皮制品,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所述柚皮制品的制备原料包括:柚皮100份,小茴香8-72份,甘草8-72份,乌梅4-36份,干姜2-18份,丁香或者砂仁1-9份,以及水500-2500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柚皮制品,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所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小茴香18-35份,甘草18-35份,乌梅7-20份,干姜4-10份,以及丁香或者砂仁2-6份。


6.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柚皮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慧黄洁文吴舒楹秦群英杨丽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化州中药厂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