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生态桑修复消落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0808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桑修复消落带的方法,其包括获取流域处消落带过去连续设定年中平均淹没时长,若是年平均淹没时长大于设定阈值,则进入计算最大宽度步骤,否则,直接在消落带上等间距种植生态桑;计算出消落带的最大宽度和最大面积;计算得到在消落带上需要布置的植被种植框数量;计算阻碍植被种植框移动的拉力;确定出支撑柱的总数量;在消落带内安装上支撑柱;在消落带上铺上植被种植框,并在每个植被种植框的四周通过柔性连接绳连接上浮筒;将相邻的植被种植框通过柔性连接绳连接,及将临近支撑柱的植被种植框通过柔性连接绳与支撑柱连接;种植上观赏植物、观赏花卉和生态桑;定期对更换观赏植物、观赏花卉及修剪生态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生态桑修复消落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修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态桑修复消落带的方法。
技术介绍
流域消落带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水位周期性涨落、人为控制性较强,是一类特殊的季节性湿地生态系统。流域的库岸山地和边坡地带是消落带的外延,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地域资源,不仅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地域空间和资源,而且是维系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并保护库区环境安全的“生态屏障”。然而,消落带也呈现出一定的脆弱性、边缘性与过渡性,面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长期水淹造成消落带地表植被退化,生态屏障功能受到影响;对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采用在消落带种植耐水淹的植物,以改善消落带的生态环境;虽然采用种植耐水淹植物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善生态环境,但是:①在消落带出露时,地面同时也会生长大量杂草,水位再次上涨时,不耐水淹的杂草在水中会缺氧死亡腐烂,污染水体;②用于生态修复的植物水淹后,伴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叶片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枯萎、脱落,造成水体“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生态桑修复消落带的方法能够解决消落带的植物被水淹没腐烂污染水体与淹没深度高淹没时间长区域修复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利用生态桑修复消落带的方法,其包括:S1、获取流域处消落带在过去连续设定年中每年被水淹没的时间,计算平均得到每年平均淹没时长,并判断平均淹没时长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S2、在消落带种植等间距地种植生态桑,并对生态桑实行草本化种植与管理,定期对生态桑进行修剪和疏芽,并控制生态桑的株高不超过1m,枝干3~4层;S3、获取流域水位最高时和最低时的水位线,并根据两个水位线计算出消落带的最大宽度和最大面积;S4、根据消落带的最大面积及植被种植框面积和相邻植被种植框的间隔距离,计算得到在消落带上需要布置的植被种植框数量;S5、根据统计资料,获取流域水位最高时的最大流速;获取每个植被种植框最大承重量,并基于最大流速和最大承重量,计算阻碍植被种植框移动的拉力;S6、计算阻碍所有植被种植框移动的总拉力,并获取单根支撑柱所承载的最大桩拉力,并基于最大桩拉力和总拉力,确定出支撑柱的总数量;S7、根据消落带的最大宽度,确定支撑柱的排数和每排支撑柱的安装数量;并在流域水位降至最低水位时,在消落带内安装上支撑柱;S8、在消落带上铺上采用塑料制成的植被种植框,并在每个植被种植框的四周通过柔性连接绳连接上浮筒,相邻植被种植框的间隔距离大于浮筒的宽度;S9、将相邻的植被种植框通过柔性连接绳连接,及将临近支撑柱的植被种植框通过柔性连接绳与支撑柱连接;S10、在远离流域的1/3区域植被种植框的种植槽内交替种植上观赏植物和观赏花卉,在余下植被种植框的种植槽内种植上生态桑;S11、根据城市规划,定期更换观赏植物和观赏花卉,对生态桑实行草本化种植与管理,定期对生态桑进行修剪和疏芽,并控制生态桑的株高不超过1m,枝干3~4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在消落带上铺设采用塑料材质制成的植被种植框,并配以浮筒,这样在水位上涨时,种植的生态桑、观赏植物和观赏花卉能够浮于水面上,以解决植物茎叶被水浸泡腐烂污染水质的问题。在水位上涨期间,浮于水面上的植物种植框通过支撑柱和柔性连接绳的配合,可以防止植物种植框被快速流动的流水带走,以造成消落带生态系统被破坏。本方案的支撑柱数量是基于植物种植框的最大承重量及流域水位最高时的最大水流速度进行确定的,所有支撑柱的相互配合可以给植物种植框提供足够大的拉力,以避免洪水季节冲毁支撑柱,带走植物种植框,损坏消落带修复系统,给城市生态修复工程造成损失。本方案将生态桑种植在临水侧,由于其具有耐水淹的优点,即便其处于相对较潮湿的环境,其仍能正常生长;观赏植物和观赏花卉种植在临岸侧可以达到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又可以方便管理人员定期对植物进行更换。本方案在消落带上种植的植物不仅可以达到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还可以保证流域的生态平衡。附图说明图1为利用生态桑修复消落带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消落带的俯视图(未示出植物种植框)。图3为植物种植框的俯视图(未示出种植槽)。图4为环形支架和环形种植架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植物种植框倾斜位于消落带上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部的放大图。图7为支撑柱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消落带;11、步行梯;12、拦截柱;13、截污网;2、支撑柱;3、安装槽;31、宾格笼;32、钢筋;33、碎石层;34、混凝土层;4、植被种植框;41、隔板;42、横杆;43、环形支架;44、环形种植架;45、种植槽;451、种植盆;452、渗水孔;453、凸缘;454、卡槽;5、浮筒;6、柔性连接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应该清楚,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参考图1,图1示出了利用生态桑修复消落带1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S包括步骤S1至步骤S11。在步骤S1中,获取流域处消落带在过去连续设定年中每年被水淹没的时间,计算平均得到每年平均淹没时长,并判断平均淹没时长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在步骤S2中,在消落带种植等间距地种植生态桑,并对生态桑实行草本化种植与管理,定期对生态桑进行修剪和疏芽,并控制生态桑的株高不超过1m,枝干3~4层;在步骤S3中,获取流域水位最高时和最低时的水位线,并根据两个水位线计算出消落带1的最大宽度和最大面积。此处流域水位最高时和最低时的水位线的获取方法为:读取当前流域过去10年的水位最高时和最低时的水位线,并分别计算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对应水位线的平均,作为最终的水位线。当知道水位线后就可以估算出消落带1的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基于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等到消落带的最大面积。在步骤S4中,根据消落带1的最大面积及植被种植框4面积和相邻植被种植框4的间隔距离,计算得到在消落带1上需要布置的植被种植框4数量:植被种植框数量=消落带的最大面积/(植被种植框面积+2倍间隔距离)。本方案采用上述方式得到植被种植框数量,能够确保在流域水位处于最低时,整个消落带1上平铺有植被种植框4,以达到对消落带1的最大化利用,以增大城市的绿化面积,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在步骤S5中,根据统计资料(统计资料优选采用过去10年的水位统计数据和水流统计数据),获取流域水位最高时的最大流速;获取每个植被种植框4最大承重量,并基于最大流速和最大承重量,计算阻碍植被种植框4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生态桑修复消落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获取流域处消落带在过去连续设定年中每年被水淹没的时间,计算平均得到每年平均淹没时长,并判断平均淹没时长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nS2、在消落带种植等间距地种植生态桑,并对生态桑实行草本化种植与管理,定期对生态桑进行修剪和疏芽,并控制生态桑的株高不超过1m,枝干3~4层;/nS3、获取流域水位最高时和最低时的水位线,并根据两个水位线计算出消落带的最大宽度和最大面积;/nS4、根据消落带的最大面积及植被种植框面积和相邻植被种植框的间隔距离,计算得到在消落带上需要布置的植被种植框数量;/nS5、根据统计资料,获取流域水位最高时的最大流速;获取每个植被种植框最大承重量,并基于最大流速和最大承重量,计算阻碍植被种植框移动的拉力;/nS6、计算阻碍所有植被种植框移动的总拉力,并获取单根支撑柱所承载的最大桩拉力,并基于最大桩拉力和总拉力,确定出支撑柱的总数量;/nS7、根据消落带的最大宽度,确定支撑柱的排数和每排支撑柱的安装数量;并在流域水位降至最低水位时,在消落带内安装上支撑柱;/nS8、在消落带上铺上采用塑料制成的植被种植框,并在每个植被种植框的四周通过柔性连接绳连接上浮筒,相邻植被种植框的间隔距离大于浮筒的宽度;/nS9、将相邻的植被种植框通过柔性连接绳连接,及将临近支撑柱的植被种植框通过柔性连接绳与支撑柱连接;/nS10、在远离流域的1/3区域植被种植框的种植槽内交替种植上观赏植物和观赏花卉,在余下植被种植框的种植槽内种植上生态桑;/nS11、根据城市规划,定期更换观赏植物和观赏花卉,对生态桑实行草本化种植与管理,定期对生态桑进行修剪和疏芽,并控制生态桑的株高不超过1m,枝干3~4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生态桑修复消落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流域处消落带在过去连续设定年中每年被水淹没的时间,计算平均得到每年平均淹没时长,并判断平均淹没时长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进入步骤S2,否则进入步骤S3;
S2、在消落带种植等间距地种植生态桑,并对生态桑实行草本化种植与管理,定期对生态桑进行修剪和疏芽,并控制生态桑的株高不超过1m,枝干3~4层;
S3、获取流域水位最高时和最低时的水位线,并根据两个水位线计算出消落带的最大宽度和最大面积;
S4、根据消落带的最大面积及植被种植框面积和相邻植被种植框的间隔距离,计算得到在消落带上需要布置的植被种植框数量;
S5、根据统计资料,获取流域水位最高时的最大流速;获取每个植被种植框最大承重量,并基于最大流速和最大承重量,计算阻碍植被种植框移动的拉力;
S6、计算阻碍所有植被种植框移动的总拉力,并获取单根支撑柱所承载的最大桩拉力,并基于最大桩拉力和总拉力,确定出支撑柱的总数量;
S7、根据消落带的最大宽度,确定支撑柱的排数和每排支撑柱的安装数量;并在流域水位降至最低水位时,在消落带内安装上支撑柱;
S8、在消落带上铺上采用塑料制成的植被种植框,并在每个植被种植框的四周通过柔性连接绳连接上浮筒,相邻植被种植框的间隔距离大于浮筒的宽度;
S9、将相邻的植被种植框通过柔性连接绳连接,及将临近支撑柱的植被种植框通过柔性连接绳与支撑柱连接;
S10、在远离流域的1/3区域植被种植框的种植槽内交替种植上观赏植物和观赏花卉,在余下植被种植框的种植槽内种植上生态桑;
S11、根据城市规划,定期更换观赏植物和观赏花卉,对生态桑实行草本化种植与管理,定期对生态桑进行修剪和疏芽,并控制生态桑的株高不超过1m,枝干3~4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态桑修复消落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种植框包括多根隔板和多根横杆,所述隔板上等间距地开设有若干供所述横杆穿过的安装孔,所有横杆和隔板组装在一起后形成多个正方形框;
在每个正方形框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英刘晓志王鲁海卢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