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绿地行道树种植土壤的铺设结构,包括种植土层和上层的有机物覆盖层,在树木土球四周的种植土层中设有地下支撑机构,所述地下支撑机构包括上顶板、支撑柱和下底板,通过所述支撑柱支撑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的空间,对位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的土壤层形成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下支撑机构对行道树周围的土壤能形成有效保护,防止城市人流、车流对土壤的压实,保证了土壤团粒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绿地行道树种植土壤的铺设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土壤改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绿地行道树种植土壤的铺设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城市的绿化事业蓬勃发展,城市绿地越来越成为现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大量的广场、街道实行标准化建设,人行步道实施硬铺装,引起植物生长所依赖的土壤结构、层次发生改变,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特性恶变。针对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由于受人流、车流影响而压实度高、易板结、透气性差的特点,且目前的行道树树池覆盖结构不存在下部支撑机构,没有能够有效防止树木周围土壤被压实的技术措施,本技术提出一种城市绿地行道树种植土壤的铺设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土壤压实的城市绿地行道树种植土壤的铺设结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绿地行道树种植土壤的铺设结构,包括种植土层和上层的有机物覆盖层,在树木土球四周的种植土层中设有地下支撑机构,所述地下支撑机构包括上顶板、支撑柱和下底板,通过所述支撑柱支撑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的空间。进一步地,上顶板和下底板均为透水混凝土板材,支撑柱为实心柱,支撑柱位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进一步地,上顶板下侧面和下底板上侧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柱位置对应的定位卡环,用于卡接固定所述支撑柱。进一步地,上顶板和下底板的上下底面均为60-80cm边长的正方形,厚度为5-7cm,支撑柱直径为10-15cm,高度100~120cm。进一步地,在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还设有透气营养管,上顶板留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孔径略大于透气营养管的外径,透气营养管从透气孔穿过,上端露出上顶板,下端与下底板抵接,上端口与地表齐平。进一步地,所述透气营养管内填装具有渗透性、透气性的多孔材料,以及缓释肥料。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材料为海绵、多孔蛭石、陶粒、火山岩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种城市绿地行道树种植土壤的铺设结构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挖种植穴,种植穴四周每侧挖出预留空间,在种植穴四周铺设地下支撑机构的下底板并安装支撑柱,种植穴中间位置预留树木土球位置不设下底板;步骤二将树木土球放置到种植穴中间位置,回填种植土并适当压实后安装上顶板;步骤三上顶板位于树池内的部分在其上铺设有机物覆盖层,上顶板位于树池外的部分进行路面铺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地下支撑机构对行道树周围的土壤能形成有效保护,防止城市人流、车流对土壤的压实,保证了土壤团粒结构的稳定性。2、在本技术中透气营养管的应用,既可以保证底层土壤的透气性,又能向土壤层缓慢释放营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树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种植土壤铺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上顶板铺设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单个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有机物覆盖层,2-道路铺装,31-上顶板,311-透气孔,32-支撑柱,33-下底板,331-定位卡环,34-透气营养管,4-种植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结构图及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绿地行道树种植土壤的铺设结构,包括种植土层4和上层的有机物覆盖层1,在树木土球四周的种植土层中设有地下支撑机构,地下支撑机构包括上顶板31、支撑柱32和下底板33,通过支撑柱支撑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的空间。下底板和上顶板一一对应,大小形状相同,位于树木土球四周,在树木土球正下方不设下底板。由于受支撑机构的保护,能有效避免城市人流、附近车流对土壤的压实作用,保证了土壤团粒结构的稳定性。优选地,上顶板和下底板均为透水混凝土板材,支撑柱为实心柱,支撑柱位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上顶板在铺设时根据种植树木的位置可以改变板材的拼接方式。如图4所示,上顶板下侧面和下底板上侧面分别设置有与支撑柱位置对应的定位卡环331,用于卡接固定支撑柱。上底板和下底板上下底面均为60-80cm边长的正方形,厚度为5-7cm,支撑柱直径为10-15cm,高度100~120cm。在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还设有透气营养管34,上顶板留有若干透气孔311,透气孔孔径略大于透气营养管的外径,透气营养管从透气孔穿过,上端露出上顶板,下端与下底板抵接,上端口与地表齐平。透气营养管内填装具有渗透性、透气性的多孔材料,以及缓释肥料。多孔材料为海绵、多孔蛭石、陶粒、火山岩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从管口向土壤定向施加营养液,并且透气营养管老化后可方便地进行更换。透气营养管的应用,既可以保证底层土壤的透气性,又能向土壤层缓慢释放营养。实施例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铺设结构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挖种植穴,种植穴四周每侧挖出预留空间,在种植穴四周铺设地下支撑机构的下底板并安装支撑柱,种植穴中间位置预留树木土球位置不设下底板;步骤二将树木土球放置到种植穴中间位置,回填种植土并适当压实后安装上顶板;步骤三上顶板位于树池内的部分在其上铺设有机物覆盖层,上顶板位于树池外的部分进行路面铺装。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绿地行道树种植土壤的铺设结构,包括种植土层和上层的有机物覆盖层,其特征在于,在树木土球四周的种植土层中设有地下支撑机构,所述地下支撑机构包括上顶板、支撑柱和下底板,通过所述支撑柱支撑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绿地行道树种植土壤的铺设结构,包括种植土层和上层的有机物覆盖层,其特征在于,在树木土球四周的种植土层中设有地下支撑机构,所述地下支撑机构包括上顶板、支撑柱和下底板,通过所述支撑柱支撑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绿地行道树种植土壤的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顶板和下底板均为透水混凝土板材,支撑柱为实心柱,支撑柱位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绿地行道树种植土壤的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顶板下侧面和下底板上侧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柱位置对应的定位卡环,用于卡接固定所述支撑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绿地行道树种植土壤的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顶板和下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丽娜,邢萌萌,李泽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顺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