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育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80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播种育秧机,底土箱、种子箱和表土箱依次地安装在车架的中部,且分别于其各自的出料口处安装有用于输送出底土的皮带输送机A、用于输送出种子的皮带输送机B和用于输送出表土的皮带输送机C,皮带输送机A和皮带输送机C均与安装在车架上的铺土及覆土马达连接,皮带输送机B与安装在车架上的播种驱动马达连接;车架上部四周安装水平支板,水平支板的上部安装的转向电机驱动下部设置的行走支架,行走支架的底部均安装有行走轮和行走马达;底土箱中的搅土辊A、种子箱中的搅种辊和表土箱中的搅土辊B均与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连接。该育秧机采用液压传动方式,其转向方式灵活,转向过程中秧床破坏程度小,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播种育秧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机械
,具体是一种播种育秧机。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现阶段,机械插秧是大面积水稻的的主要种植方式,而现有技术中的水稻机械插秧大多采用毯状秧苗,随着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育秧呈现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的发展趋势。现有的自走式育秧播种装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在秧池作业尤其是换行作业过程时,转向不灵活,转弯掉头困难;(2)使用机械传动,作业参数不易调整,智能化程度较低;(3)采用履带作为行走机构,转弯过程中对秧床破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播种育秧机,该育秧机采用液压传动方式,其转向方式灵活,转向过程中秧床破坏程度小,且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播种育秧机,包括车架、表土箱、种子箱、底土箱、导秧板、同步马达、发动机、操作手柄、控制器;所述底土箱、种子箱和表土箱沿车架长度方向由前到后依次地安装在车架的中部,底土箱、种子箱和表土箱的腔体均为由上到下尺寸逐渐变小的箱体结构,其进料口均位于箱体的上端,其出料口均位于箱体的下端,底土箱、种子箱和表土箱分别于其各自的出料口处安装有用于输送出底土的皮带输送机A、用于输送出种子的皮带输送机B和用于输送出表土的皮带输送机C,皮带输送机A和皮带输送机C均与安装在车架上的铺土及覆土马达连接,皮带输送机B与安装在车架上的播种驱动马达连接;所述底土箱的内部设置有沿车架宽度方向延伸的搅土辊A,搅土辊A通过其左右两端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土箱的底部,且其中一端的转轴可转动地穿出底土箱与安装在车架上的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种子箱的内部设置有沿车架宽度方向延伸的搅种辊,搅种辊通过其左右两端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种子箱的底部,且其中一端的转轴可转动地穿出种子箱与安装在车架上的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连接;所述表土箱的内部设置有沿车架宽度方向延伸的搅土辊B,搅土辊B通过其左右两端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表土箱的底部,且其中一端的转轴可转动地穿出表土箱与安装在车架上的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连接;所述车架上部于其前端的左右两侧、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水平支板,四个水平支板的高度相一致,且四个水平支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四个水平支板的下方对应地设置有四个行走支架,四个行走支架的上端中心均固定连接有竖直的驱动轴,四个行走支架的下端中心对应地安装有四个行走轮,四个行走支架上的驱动轴的上部固定安装于对应的四个水平支板的安装孔中;四个行走轮分别由安装在四个行走支架上的行走马达一、行走马达二、行走马达三和行走马达四驱动,且行走马达通过减速机与对应行走轮连接,行走马达一和行走马达二位于车架前端的左右两侧,行走马达三和行走马达四位于车架后端的左右两侧;行走马达一和行走马达二上分别安装有编码器一和编码器二;编码器一和编码器二分别用于采集车架左侧行走轮和右侧行走轮的速度信号一和速度信号二;所述导秧板前高后低倾斜地固定在车架的前端,并且导秧板与底土箱前侧板之间留有供秧盘下落的过流通道,导秧板的后侧面形成秧盘下落的导料斜面,导秧板的宽度与车架的宽度相一致,且其底端靠近车架底端地设置;所述同步马达由通过一根轴连接的四个旋转液压马达组成;所述发动机通过分动箱分别与定量泵和变量泵连接,定量泵和变量泵的吸油口均与油箱连接,发动机、定量泵、变量泵、油箱均安装在车架上;变量泵的出油口与同步马达的进油口连接,同步马达的出油口分别与电磁换向阀一的P口、电磁换向阀二的P口、电磁换向阀三的P口、电磁换向阀四的P口连接,电磁换向阀一的T口、电磁换向阀二的T口、电磁换向阀三的T口、电磁换向阀四的T口均通过冷却器一与油箱连接,电磁换向阀一的A口和B口分别与行走马达一的A口和B口连接,电磁换向阀二的A口和B口分别与行走马达二的A口和B口连接,电磁换向阀三的A口和B口分别与行走马达三的A口和B口连接,电磁换向阀四的A口和B口分别与行走马达四的A口和B口连接;所述定量泵的出油口分别与调速阀一的进油口、调速阀二的进油口和电磁换向阀五的A口连接,调速阀一的出油口、调速阀二的出油口和电磁换向阀五的B口分别与播种驱动马达的A口、铺土及覆土马达的A口和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的A口连接,播种驱动马达的B口、铺土及覆土马达的B口和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的B口均通过冷却器二与油箱连接;所述操纵手柄用于根据操作人员的控制向控制器发出加速信号、减速信号、转向信号、直线行走信号;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操纵手柄、变量泵、电磁换向阀一、电磁换向阀二、电磁换向阀三、电磁换向阀四、电磁换向阀五、调速阀一、调速阀二、编码器一和编码器二连接;用于通过控制调速阀一和调速阀二的阀口开度大小来分别控制播种驱动马达和铺土及覆土马达的转速;用于根据速度信号一和速度信号二获得车架左侧行走轮和右侧行走轮的行走速度一和行走速度二,并在速度信号一和速度信号二为同向或反向时判定车架为直线行走状态或转向状态,且在直线行走状态下控制行走轮的行走速度与播种驱动马达的转速、铺土及覆土马达的转速保持线性比例关系,在转向状态下控制调速阀一关闭、电磁换向阀五断电、调速阀二关闭,以停止播种驱动马达、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和铺土及覆土马达的动作;用于在接收到加速信号时控制变量泵的排量变大,在接收到减速信号时控制变量泵的排量变小;用于在接收到转向信号时控制电磁换向阀一和电磁换向阀三均工作在左位、控制电磁换向阀二和电磁换向阀四均工作在右位,以使车架左右两侧的行走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便于实现原地转向;用于在接收到直线行走信号时同时电磁换向阀一、电磁换向阀三、电磁换向阀二和电磁换向阀四均工作在左位,控制调速阀一和调速阀二均打开,并控制电磁换向阀五得电,以实现直线行走并进行播种作业的状态。所述种子箱两侧的底部各安装一个电动激振器,所述电动激振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根据控制器的控制自身的振幅和振频,蓄电池组还用于对电动激振器进行用电的供应。进一步,所述变量泵为负载敏感泵;所述定量泵为内啮合齿轮泵或摆线泵;所述行走马达一、行走马达二、行走马达三和行走马达四均为同等排量的定量马达。采用负载敏感泵作为行走驱动回路的动力元件,有效的提高了系统效率。进一步,为了避免避免油液污染,并可以提高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所述变量泵的吸油口通过过滤器与油箱连接;为了使液压系统可以工作在安全的压力范围内,变量泵的出油口通过安全阀一与油箱连接;定量泵的出油口通过安全阀二与油箱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电磁换向阀一、电磁换向阀二、电磁换向阀三和电磁换向阀四均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工作在左位时,其P口与A口之间的油路连通,其T口和B口之间的油路连通;其工作在中位时,其P口、T口、A口和B口均截止;其工作在右位时,其P口和B口之间的油路连通,其T口和A口之间的油路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五为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其得电时工作在左位,其A口和B口之间的油路连通,其失电时工作在右位,其A口和B口之间的油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播种育秧机,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表土箱(2)、种子箱(3)、底土箱(4)、导秧板(5)、同步马达(30)、发动机(23)、操作手柄、控制器;/n所述底土箱(4)、种子箱(3)和表土箱(2)沿车架(1)长度方向由前到后依次地安装在车架(1)的中部,底土箱(4)、种子箱(3)和表土箱(2)的腔体均为由上到下尺寸逐渐变小的箱体结构,其进料口均位于箱体的上端,其出料口均位于箱体的下端,底土箱(4)、种子箱(3)和表土箱(2)分别于其各自的出料口处安装有用于输送出底土的皮带输送机A(6)、用于输送出种子的皮带输送机B(7)和用于输送出表土的皮带输送机C(8),皮带输送机A(6)和皮带输送机C(8)均与安装在车架(1)上的铺土及覆土马达(16)连接,皮带输送机B(7)与安装在车架(1)上的播种驱动马达(15)连接;所述底土箱(4)的内部设置有沿车架(1)宽度方向延伸的搅土辊A(9),搅土辊A(9)通过其左右两端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土箱(4)的底部,且其中一端的转轴可转动地穿出底土箱(4)与安装在车架(1)上的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1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种子箱(3)的内部设置有沿车架(1)宽度方向延伸的搅种辊(10),搅种辊(10)通过其左右两端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种子箱(3)的底部,且其中一端的转轴可转动地穿出种子箱(3)与安装在车架(1)上的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14)连接;所述表土箱(2)的内部设置有沿车架(1)宽度方向延伸的搅土辊B(11),搅土辊B(11)通过其左右两端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表土箱(2)的底部,且其中一端的转轴可转动地穿出表土箱(2)与安装在车架(1)上的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14)连接;/n所述车架(1)上部于其前端的左右两侧、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水平支板(18),四个水平支板(18)的高度相一致,且四个水平支板(18)上均开设有安装孔,四个水平支板(18)的下方对应地设置有四个行走支架(21),四个行走支架(21)的上端中心均固定连接有竖直的驱动轴(20),四个行走支架(21)的下端中心对应地安装有四个行走轮(22),四个行走支架(21)上的驱动轴(20)的上部固定安装于对应的四个水平支板(18)的安装孔中;四个行走轮(22)分别由安装在四个行走支架(21)上的行走马达一(36)、行走马达二(37)、行走马达三(38)和行走马达四(39)驱动,且行走马达通过减速机与对应行走轮连接(22),行走马达一(36)和行走马达二(37)位于车架(1)前端的左右两侧,行走马达三(38)和行走马达四(39)位于车架(1)后端的左右两侧;行走马达一(36)和行走马达二(37)上分别安装有编码器一和编码器二;编码器一和编码器二分别用于采集车架(1)左侧行走轮(22)和右侧行走轮(22)的速度信号一和速度信号二;/n所述导秧板(5)前高后低倾斜地固定在车架(1)的前端,并且导秧板(5)与底土箱(4)前侧板之间留有供秧盘下落的过流通道(24),导秧板(5)的后侧面形成秧盘下落的导料斜面,导秧板(5)的宽度与车架(1)的宽度相一致,且其底端靠近车架(1)底端地设置;/n所述同步马达(30)由通过一根轴连接的四个旋转液压马达组成;所述发动机(23)通过分动箱分别与定量泵(25)和变量泵(26)连接,定量泵(25)和变量泵(26)的吸油口均与油箱(27)连接,发动机(23)、定量泵(25)、变量泵(26)、油箱(27)均安装在车架(1)上;变量泵(26)的出油口与同步马达(30)的进油口连接,同步马达(30)的出油口分别与电磁换向阀一(31)的P口、电磁换向阀二(32)的P口、电磁换向阀三(33)的P口、电磁换向阀四(34)的P口连接,电磁换向阀一(31)的T口、电磁换向阀二(32)的T口、电磁换向阀三(33)的T口、电磁换向阀四(34)的T口均通过冷却器一(35)与油箱(27)连接,电磁换向阀一(31)的A口和B口分别与行走马达一(36)的A口和B口连接,电磁换向阀二(32)的A口和B口分别与行走马达二(37)的A口和B口连接,电磁换向阀三(33)的A口和B口分别与行走马达三(38)的A口和B口连接,电磁换向阀四(34)的A口和B口分别与行走马达四(39)的A口和B口连接;所述定量泵(25)的出油口分别与调速阀一(19)的进油口、调速阀二(17)的进油口和电磁换向阀五(13)的A口连接,调速阀一(19)的出油口、调速阀二(17)的出油口和电磁换向阀五(13)的B口分别与播种驱动马达(15)的A口、铺土及覆土马达(16)的A口和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14)的A口连接,播种驱动马达(15)的B口、铺土及覆土马达(16)的B口和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14)的B口均通过冷却器二(12)与油箱(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育秧机,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表土箱(2)、种子箱(3)、底土箱(4)、导秧板(5)、同步马达(30)、发动机(23)、操作手柄、控制器;
所述底土箱(4)、种子箱(3)和表土箱(2)沿车架(1)长度方向由前到后依次地安装在车架(1)的中部,底土箱(4)、种子箱(3)和表土箱(2)的腔体均为由上到下尺寸逐渐变小的箱体结构,其进料口均位于箱体的上端,其出料口均位于箱体的下端,底土箱(4)、种子箱(3)和表土箱(2)分别于其各自的出料口处安装有用于输送出底土的皮带输送机A(6)、用于输送出种子的皮带输送机B(7)和用于输送出表土的皮带输送机C(8),皮带输送机A(6)和皮带输送机C(8)均与安装在车架(1)上的铺土及覆土马达(16)连接,皮带输送机B(7)与安装在车架(1)上的播种驱动马达(15)连接;所述底土箱(4)的内部设置有沿车架(1)宽度方向延伸的搅土辊A(9),搅土辊A(9)通过其左右两端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土箱(4)的底部,且其中一端的转轴可转动地穿出底土箱(4)与安装在车架(1)上的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1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种子箱(3)的内部设置有沿车架(1)宽度方向延伸的搅种辊(10),搅种辊(10)通过其左右两端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种子箱(3)的底部,且其中一端的转轴可转动地穿出种子箱(3)与安装在车架(1)上的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14)连接;所述表土箱(2)的内部设置有沿车架(1)宽度方向延伸的搅土辊B(11),搅土辊B(11)通过其左右两端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表土箱(2)的底部,且其中一端的转轴可转动地穿出表土箱(2)与安装在车架(1)上的播种辊及搅土辊驱动马达(14)连接;
所述车架(1)上部于其前端的左右两侧、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水平支板(18),四个水平支板(18)的高度相一致,且四个水平支板(18)上均开设有安装孔,四个水平支板(18)的下方对应地设置有四个行走支架(21),四个行走支架(21)的上端中心均固定连接有竖直的驱动轴(20),四个行走支架(21)的下端中心对应地安装有四个行走轮(22),四个行走支架(21)上的驱动轴(20)的上部固定安装于对应的四个水平支板(18)的安装孔中;四个行走轮(22)分别由安装在四个行走支架(21)上的行走马达一(36)、行走马达二(37)、行走马达三(38)和行走马达四(39)驱动,且行走马达通过减速机与对应行走轮连接(22),行走马达一(36)和行走马达二(37)位于车架(1)前端的左右两侧,行走马达三(38)和行走马达四(39)位于车架(1)后端的左右两侧;行走马达一(36)和行走马达二(37)上分别安装有编码器一和编码器二;编码器一和编码器二分别用于采集车架(1)左侧行走轮(22)和右侧行走轮(22)的速度信号一和速度信号二;
所述导秧板(5)前高后低倾斜地固定在车架(1)的前端,并且导秧板(5)与底土箱(4)前侧板之间留有供秧盘下落的过流通道(24),导秧板(5)的后侧面形成秧盘下落的导料斜面,导秧板(5)的宽度与车架(1)的宽度相一致,且其底端靠近车架(1)底端地设置;
所述同步马达(30)由通过一根轴连接的四个旋转液压马达组成;所述发动机(23)通过分动箱分别与定量泵(25)和变量泵(26)连接,定量泵(25)和变量泵(26)的吸油口均与油箱(27)连接,发动机(23)、定量泵(25)、变量泵(26)、油箱(27)均安装在车架(1)上;变量泵(26)的出油口与同步马达(30)的进油口连接,同步马达(30)的出油口分别与电磁换向阀一(31)的P口、电磁换向阀二(32)的P口、电磁换向阀三(33)的P口、电磁换向阀四(34)的P口连接,电磁换向阀一(31)的T口、电磁换向阀二(32)的T口、电磁换向阀三(33)的T口、电磁换向阀四(34)的T口均通过冷却器一(35)与油箱(27)连接,电磁换向阀一(31)的A口和B口分别与行走马达一(36)的A口和B口连接,电磁换向阀二(32)的A口和B口分别与行走马达二(37)的A口和B口连接,电磁换向阀三(33)的A口和B口分别与行走马达三(38)的A口和B口连接,电磁换向阀四(34)的A口和B口分别与行走马达四(39)的A口和B口连接;所述定量泵(25)的出油口分别与调速阀一(19)的进油口、调速阀二(17)的进油口和电磁换向阀五(13)的A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扈凯张文毅祁兵纪要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