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080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0
本申请涉及建筑立体绿化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雨水收集模块、外立面绿化模块和浇灌模块,雨水收集模块包括设置于屋顶的集水池、储水箱、连通于集水池与储水箱之间的雨水存储运输管,雨水存储运输管连通有集水泵;集水池顶部设置有雨水导流斜面,雨水导流斜面朝向集水池内倾斜设置,位于雨水导流斜面的中部开设有与集水池连通的集水孔;雨水收集模块还包括增压输水泵,增压输水泵的出水口设有回流输水管,回流输水管与集水池连通;在浇灌总管的底部均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排水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自动收集雨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系统
本申请涉及建筑立体绿化
,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高层建筑的持续扩张不断挤压人与自然的接触空间,同时也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因此,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的外立面空间建造垂直立体化的绿化模块,能够有效增加建筑物的绿化面积,在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净化高层绿色生活环境、提升建筑特色观景效果等方面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授权公告号为CN2044090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立体绿化种植构造系统,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夹层底板、轻质种植土、夹层顶板,以及种植在轻质种植土中,位于夹层顶板上的植物层,夹层底板、轻质种植土、夹层顶板构成的复合体系的外侧设置有护栏。这种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较为简单的结构将建筑与立体绿化模块结合起来,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绿化模块无法自动收集雨水并充分利用雨水进行植物浇灌,自动集水功能较弱。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自动收集雨水对建筑物绿化模块进行浇灌养护,提高雨水利用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系统,具有可自动收集雨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的优点。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模块、外立面绿化模块和浇灌模块,所述雨水收集模块包括设置于屋顶的集水池、储水箱、连通于集水池与储水箱之间的雨水存储运输管,所述雨水存储运输管靠近集水池方向的一侧管接有可将集水池内雨水泵入储水箱的集水泵;所述集水池顶部设置有雨水导流斜面,所述雨水导流斜面朝向集水池内倾斜设置,位于所述雨水导流斜面的中部开设有与集水池连通的集水孔;所述建筑物顶部设置有与建筑物供水管路连通的补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导流斜面可以快速将雨水引流至集水孔,雨水由集水孔进入集水池内部被收集,当雨量充沛时,启动集水泵将集水池内的雨水泵入储水箱,从而进一步收集更多的雨水备用;当需要对外立面绿化模块进行浇灌时,启动浇灌模块将集水池内的雨水浇灌至外立面绿化模块,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自动收集的雨水对外立面绿化模块浇灌的效果,提高了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储水箱和蓄水池内的集水用完时,打开屋顶补水管通过建筑物供水管路向集水池补水,从而能够确保对种植箱内的植物进行日常浇灌养护。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模块还包括设置于屋顶用于将储水箱内的水回流泵送至集水池的增压输水泵,所述增压输水泵的出水口设置有回流输水管,所述回流输水管与集水池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水池内水量不够时,启动增压输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及时泵送回流至集水池以供浇灌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浇灌模块包括与集水池连通的灌溉输水泵、与灌溉输水泵出水口连通的顶部输水管,所述顶部输水管沿建筑物顶部边缘排布,所述顶部输水管沿其对应的建筑物外立面分别竖直设置有一对用于浇灌外立面绿化模块的浇灌总管,所述浇灌总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浇灌支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灌溉输水泵将集水池内的雨水通过顶部输水管分别泵送至与之连通的浇灌总管,水流经浇灌总管分别进入各浇灌支管,从而实现对外立面绿化模块的灌溉。进一步的,所述外立面绿化模块包括固定连接于建筑物外立面的种植架、设置于种植架的若干种植单元,所述种植架包括沿一对平行设置的支撑竖框、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于一对支撑竖框之间的水平支撑板,所述水平支撑板开设有用于放置种植单元的固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单元通过固定槽固定设置于水平支撑板,可以实现种植单元便捷稳定地固定,支撑竖框与水平支撑板可以形成沿建筑物外立面竖直设置的种植架,从而方便种植单元的布设,有助于提高建筑物外立面的绿化覆盖率。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撑板靠近支撑竖框方向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竖框朝向水平支撑板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端板,所述支撑端板顶壁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孔适配的支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平支撑板两端的固定孔分别对应套设至支撑端板上表面的支撑杆外侧壁,从而实现水平支撑板的快速安装,同时也便于后期对水平支撑板进行拆卸更换。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单元包括设置于固定槽内的种植箱、设置于种植箱内的栽培基质层以及设置于栽培基质层下方且与浇灌支管连通的储水层,所述种植箱的顶部位于种植基层的上方设置有种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灌支管将水流输送至储水层储存,种植箱内的植物根系可以穿过栽培基质层从储水层吸收所需水分;种植板可以减少种植箱内的水分蒸发,提高种植箱的保水性能,同时种植板也便于后期对种植箱内的植物进行更换。进一步的,所述储水层内设置有隔水罩,所述隔水罩内设置有喷灌水泵,所述喷灌水泵的进水管与储水层连通,所述喷灌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喷灌竖管,所述喷灌竖管的顶端连接有喷灌支管,所述喷灌支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喷灌水泵,将储水层内的集水泵送至喷灌支管,并通过喷灌支管上的喷头对种植箱内的植物进行喷灌,起到更好地灌溉养护植物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种植箱朝向水平支撑板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槽插接配合的插接板,所述支撑竖框朝向水平支撑板方向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支撑种植箱底壁的侧边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板直接插设固定于插接槽内,可以实现水平支撑板的快速安装固定;侧边撑板可以实现对种植箱底壁的进一步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种植箱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栽培基质层包括设于储水层上方的支撑孔板、铺设与支撑孔板顶面的碎石层、铺设于碎石层顶面的细沙层以及铺设于细沙层上表面的种植土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孔板起到对栽培基质层支撑的作用;碎石层、细沙层可以对储水层的挥发的水分进行渗析传导,提高植物根系吸水的效率,同时碎石层与细沙层也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延伸;种植土层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架与建筑物外立面之间设置有可供植物攀爬依附的立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箱内的植物向上生长时可以借助立网作为攀爬的着力点,一方面,提高植物的附着力,提高植物的抗风能力,有助于外立面绿化模块的绿化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植物生长过程中沿建筑物墙面附着攀爬而导致墙面破损的几率。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建筑物屋顶设置集水池、储水箱,在集水池与储水箱之间设置雨水存储运输管,在雨水存储运输管靠近集水池方向的一侧设置集水泵,通过集水泵可以将集水池内的雨水泵入储水罐,达到充分收集雨水的效果;2.在建筑物顶面设置与储水箱连通的增压输水泵,增压输水泵的出水口设置与集水池连通的回流输水管,在集水池内水量不够时,启动增压输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泵送回流至集水池以供灌溉使用;3.在屋顶设置于集水池连通的灌溉输水泵,灌溉输水泵的出水口连接顶部输水管,顶部输水管沿其对应建筑物外立面分别竖直设置一对浇灌总管,浇灌总管沿竖直方向设置若干浇灌支管,浇灌支管与种植箱内的储水层连通,浇灌支管将水输送至储水层供种植箱内的植物吸收;在储水层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模块(1)、外立面绿化模块(6)和浇灌模块(3),所述雨水收集模块(1)包括设置于屋顶的集水池(101)、储水箱(102)、连通于集水池(101)与储水箱(102)之间的雨水存储运输管(103),所述雨水存储运输管(103)靠近集水池(101)方向的一侧管接有可将集水池(101)内的雨水泵入储水箱(102)的集水泵(2);所述集水池(101)顶部设置有雨水导流斜面(1011),所述雨水导流斜面(1011)朝向集水池(101)内倾斜设置,位于所述雨水导流斜面(1011)的中部开设有与集水池(101)连通的集水孔(1012);所述建筑物顶部设置有与建筑物供水管路连通的补水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模块(1)、外立面绿化模块(6)和浇灌模块(3),所述雨水收集模块(1)包括设置于屋顶的集水池(101)、储水箱(102)、连通于集水池(101)与储水箱(102)之间的雨水存储运输管(103),所述雨水存储运输管(103)靠近集水池(101)方向的一侧管接有可将集水池(101)内的雨水泵入储水箱(102)的集水泵(2);所述集水池(101)顶部设置有雨水导流斜面(1011),所述雨水导流斜面(1011)朝向集水池(101)内倾斜设置,位于所述雨水导流斜面(1011)的中部开设有与集水池(101)连通的集水孔(1012);所述建筑物顶部设置有与建筑物供水管路连通的补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模块(1)还包括设置于屋顶用于将储水箱(102)内的水回流泵送至集水池(101)的增压输水泵(104),所述增压输水泵(104)的出水口设置有回流输水管(105),所述回流输水管(105)与集水池(10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模块(3)包括与集水池(101)连通的灌溉输水泵(31)、与灌溉输水泵(31)出水口连通的顶部输水管(32),所述顶部输水管(32)沿建筑物顶部边缘排布,所述顶部输水管(32)沿其对应的建筑物外立面分别竖直设置有一对用于浇灌外立面绿化模块(6)的浇灌总管(4),所述浇灌总管(4)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浇灌支管(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集水的建筑立体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立面绿化模块(6)包括固定连接于建筑物外立面的种植架(61)、设置于种植架(61)的若干种植单元(62),所述种植架(61)包括沿一对平行设置的支撑竖框(611)、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于一对支撑竖框(611)之间的水平支撑板(612),所述水平支撑板(612)开设有用于固定种植单元(62)的固定槽(6121)。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褚姗姗刘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筑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